历史名人事迹10篇(2)

关键词: 历史名人事迹,历史,名人
泽璇0 分享 时间:

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十分惊讶,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性死了以后,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像对待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孩子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历史名人事迹篇6

晋代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十分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先,那是大雪映出来的,能够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之后,他当了一个大官。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带给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剩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齐,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样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之后最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历史名人事迹篇7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齐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常常谈到深更半夜。

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

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样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它在催我们起床了。”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剑来。

就这样,他们一齐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最后都成为有名的将军。

历史名人事迹篇8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之后,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最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历史名人事迹篇9

马援(前14-后49)是汉代一位有名的将领。他幼年父母双亡,由其兄马况抚养成人。他从小胸怀大志,眼光高远,深为其兄器重。王莽时期,马援在军队里当个小军官。一次上司派他率队押送一些犯人,在途中,马援看到犯人们哭得挺悲哀,不由动了侧隐之心,便把犯人们都放了。私放犯人是大罪,马援只得逃亡到北方的边境上,躲避朝廷的追捕。

碰巧时间没多长,赶上朝廷大赦,马援也得以免罪。之后,他就在那里经营畜牧业和农业。他心胸宽广,乐于助人,为人忠厚而有远见,没几年功夫,来归附他的人竟有好几百。他常对身边的人们说:做人不能因为贫穷潦倒而丧失志气,不能因为年纪老迈而颓唐,"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不几年,马援有了几千头牛、羊和马匹,几万斛粮食,家产多得花不完用不尽,但他不为物累,仍旧和从前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曾感慨地对人说:财产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够帮忙人;要不然,做个守财奴有什么意思呢"之后,怀着高远志向的马援果然把财产分给了他的本家和亲友,自己空身外出投军谋事,后归附了汉光武帝刘秀,为国家立了很多功劳。

历史名人事迹篇10

孙子死后,过了100多年又出了一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那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拜当时有名的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庞涓学成出师,来到魏国,得到了魏惠王的信任,当上了魏国的将军。但是庞涓非常清楚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深怕有一天孙膑超过或战胜自己,就秘密派人把孙胶找来。孙膑虽然得到老师的真传,学得精妙的兵法,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师兄会对自己不利,因此高高兴兴地到了魏国。庞涓热情地欢迎师弟的到来,接风洗尘之后,师兄弟一番长谈。庞涓了解到孙摈果然高明,自己所学远远不及,非常嫉妒。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庞涓便设下毒计,找了个罪名砍掉了孙膑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还把他囚禁起来,不让别人知道。

齐国的使臣来到魏国,孙膑得知,觉得脱离魏国的时机来了。他偷偷地拜见了齐国使者,详细地向他讲述了白己的情况及在魏国的遭遇,并且请求使者把自己带回齐国。因为孙膑是齐国人,齐国使臣听完他的讲述,十分同情。在交谈中,这位使者还发现孙膑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奇人,便决定带他到齐国去。通过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布置,孙膑终于离开了魏国,也摆脱了庞涓的控制与迫害。孙膑到了齐国以后,在将军田忌手下当门客,田忌非常赏识他。

田忌经常和齐国的贵族公子们赛马,而且下非常大的赌约。孙膑发现那些马的脚力都差不多,而那些马又可以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比赛的时候,一般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于是,孙胶就对田忌说:“将军您尽管下大的赌约,我保证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了他的话,就和齐王以及其他的贵族公子们比赛,而且下了一千两黄金的赌约。快到比赛的时候,孙胶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再用您的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马。”3次比赛结束以后,田忌的马输了一场,赢了两场,结果赢得了齐王一千两黄金的赌约。田忌看到孙膑有过人的才能,就把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听后十分满意,就让他担任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庞涓统领大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急忙派人向齐国求救。接到赵国的求救信后,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让他带领军队去援救赵国。孙腆没有答应齐威王,他推辞说:“我孙膑是一个受过酷刑的人,不适合担任部队的主将。”齐威王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孙膑因为被挖掉膝盖,不能行走,只能坐在一辆有帐篷的车里面,暗中替田忌出谋划策。一接到命令,田忌就想要带着齐国的军队,直奔赵国,孙胶劝阻他说:“想要解开乱成一团,缠成一片的丝线,不能够生拉硬拽。想劝解两个正在打架的人,不能也卷进去和他们打在一起。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现在魏国和赵国两国正在交战,那么魏国全部的精锐部队必然在赵国全力进攻,而留在魏国国内的,肯定只是一些老弱病残。将军您不如率领齐国军队,马上向魏国都城进攻,占据魏国的交通要道,攻打魏国空虚的地方。到时候,魏国军队就只能放弃攻打赵国,撤回魏国,以求自保。这样的话,我们一下子就解救了赵国被围困的危险,又可以轻松破敌。”这个策略极其高明,田忌听了,十分赞赏,马上传令下去,吩咐按照孙膑的计策办。齐国大军掉转方向,向魏国进军,直捣魏国都城。魏国告急,魏王立即派人传令,让正在攻打赵国的魏军回师。魏军统帅庞涓得到消息,马上放弃攻打赵国,撤回魏国。为了解救国都的危机,魏军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田忌和孙膑探知魏军的行动,便留下一支部队继续进攻,选派精锐部队在桂陵设下埋伏。桂陵是魏军从赵国回到国都的必经之路。当人困马乏的魏国军队到达桂陵的时候,正好钻进了孙殡设下的埋伏圈,几乎全军覆没,魏国的大将军庞捐也成了孙膜的俘虏。

115868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