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

关键词: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生活,感人
泽璇0 分享 时间:

事迹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篇1

在我们的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无处不在。每一件故事都会让我潸然泪下,但这件事最让我感动。

记得那是在一个星期五,我刚放学回家,便发现有许多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用锤子不停地敲打准备拆迁的旧楼。碰巧,我的爸爸也在那里看。我便径直走到爸爸身旁,说:“爸,怎么这么多人?”我爸说:“那肯定的,这房子马上就拆了,谁不关注,不得过来看看吗!”我却若无其事的说:“我可不这样认为,反正拆得又不是咱家的房子,回家吧!”这时,有一个工人叔叔从脚手架上跳了下来,准备取东西,我说:“爸,那我先回家了!”“好,你先上楼吧!”我刚走,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小男孩就冲了过来,差点撞到了我。我心想:这小孩也真是的,跑这么快,走路也不看着路,差点撞上了。就在我刚要转头的时候,只听“哗啦”一声,我循声望去,只见在拆迁楼上的一块木板要从楼上掉落。这时,小男孩的妈妈大声呼喊:“壮壮,快到妈妈这里来,回头砸到你!”可为时已晚,只见木板从楼上掉了下来。就在那千钧一发只时,刚才那位下来拿东西的叔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小男孩的身旁,把小男孩向旁边一推,小男孩躲过了一劫。可是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木板重重的砸在了工人叔叔的身上。叔叔一下子仰了过去,倒在了地上。大家都被惊呆了,纷纷跑了过去,有的人赶紧拨打120。这时,我也走了过去,只见地上鲜血一团,大家心中不禁为叔叔舍己为人后的离世(或许是昏迷)而深感可惜,我想:这位叔叔舍己为人,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保护孩子而离开了我们,不是太可惜了吗?但是想着想着,我们又为叔叔的舍身救人的品质所感动。不久,救护车来了,叔叔被抬到担架上,我看了一眼叔叔,闭着眼睛,好像是昏迷了过去。我们站在那里,凝望着救护车的远去,心中默默的祈祷:希望英雄叔叔能够平安无事。

这一件感人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篇2

在一小区的楼群里,住着两位很特别的人,33号住着一位年轻人,左邻32号是一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坎坷,多种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在空袭中不幸被炸断;“_”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没能和他同舟共济,并跟他划清了界限,离他而去;不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可是在年轻人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年轻人呢,却常常愁眉苦脸,什么时候都显得很忧郁,当他知道老人的一生经历后,就找了个机会和老人聊聊,并把他自己的愁事都跟老人说了。老人家没说什么,只是笑笑。

年轻人终于忍不住,问:“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你的伤感呢?”老人无言地将年轻人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年轻人的眼前:“你瞧,它像什么?”

“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么……”年轻人答道。老人说,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就是一颗心?年轻人听了,心为之轻轻一颤:这叶子是十分象心形。“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老人继续说道,把手中的树叶交到年轻人手中。年轻人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叶子中间被针扎了很多次似的。

“它在春风中绽放,阳光中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疮百孔,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人最后说:“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更是一部哲学啊。”如今,年轻人仍然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遭到打击时,总能从它那里吸取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篇3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依娃,赶快去!”当依娃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篇4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潜质都没有,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著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著天渊之别。

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向持续著。

“可见他母亲有多邋遢,竟然每一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著。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但是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因此我不好意思拒绝他。

随兄弟姐妹来到了位于汉城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兄弟姐妹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他年迈的母亲出此刻门口。

“我儿子的兄弟姐妹来啦,让我看看。”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著房门外的梁柱。原来她是双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觉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同学的便当菜虽然每一天如常都是豆豉,却是眼睛看不到的母亲,留意翼翼帮他装的便当,那不只是一顿午餐,更是母亲满满的爱心,甚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篇5

撒哈拉是一个男孩,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世界上的沙漠同名,自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就踩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

每当太阳映过沙丘,他都会飞奔向最远的沙凹处,希望看到那两头熟悉的骆驼,可惜,快一年了,这一幕始终没出现。

虽然如此,撒哈拉却并未放弃,他会一整天都守候在那块稍微平坦的地方,翻开一本破旧的书,一字一字地反复阅读,尽管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已经翻阅过无数遍。

可惜,没有人告诉他,那本已经没有封面的书,其实有个很契合心境的名字——《等待戈多》。撒哈拉也是在等待,而他想要的结果同样是迷茫的,犹如初踏撒哈拉沙漠的游客。

部落里的长者从来没有批评过撒哈拉,即便最严厉的父亲也从未阻碍撒哈拉的举动,因为他们和撒哈拉一样,也很怀念曾经的那两头骆驼,而那两头骆驼的主人便是威克里夫·奥利奇——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

那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一大早便停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奥利奇是一个神一般的人,至少在孩子们心中是这样,他要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便可以直接归还,没有人反对,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

可是,因为撒哈拉对书的热爱,有一次,在黑暗已经笼罩大漠,奥利奇赶着骆驼要离开时,撒哈拉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了右手,他要借书,并且发誓,在下周这个时候,一定亲手把书放回骆驼图书馆。

奥利奇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被撒哈拉的真诚所感动了,他从骆驼背上抽出一本书交到撒哈拉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撒哈拉的肩,说:你要知道,骆驼图书馆是撒哈拉部族的希望,很多和你一样的孩子都希望能读书,能通过书本了解世界,走出文化的荒漠。

所以,撒哈拉从未忘记保护好手中的书,尽管这本书连封面都没有,但他却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

然而,世间有许多事都事与愿违,就在撒哈拉借走书的第三天,全部落的人突然搬迁了,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但父亲粗壮的手却没能让他如愿。

很长时间,撒哈拉曾许多次尝试去寻找骆驼图书馆,然而撒哈拉沙漠的距离彻底把他打败了,直到一年后,当全部族的人重新又奇迹般地搬回原地,撒哈拉第一时间便是奔向塔里,那处熟悉的沙凹,他等待了许久,却终未发现骆驼铃响。

他就像《等待戈多》里的主人公一样,带着世人无法理解的想法执著地干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似乎很简单,但简单得让所有人震惊。

当一位旅客把撒哈拉与骆驼图书馆的故事写在美国的《洛杉矶时报》后,瞬间让全世界震动,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撒哈拉的故事,并且还专门组队运送了上千册图书到达塔里,再配上数十头骆驼,一个新的骆驼图书馆瞬间壮大,而那本没有封面的《等待戈多》也几乎成了一座神像,让所有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多年后,撒哈拉已经从一个小读者变成了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每当有人过来借阅图书,他都会虔诚地说一句话,不要让撒哈拉永远是文化的荒漠。

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大全篇6

我蜷缩在沙发的一端,我的儿子蜷缩在沙发的另一端,然后我们一起看电视笑了。我的丈夫说我回到了我的黄金时代,我的青春与卡通片、拼图、遥控飞机无关,我的母亲甚至没有机会在她的头上戴一个蝴蝶结来节省时间。当我八岁的时候,我的阿姨和她的表妹从武汉回来了。表哥的长发被剪掉了,辫子还留着。所以我的阿姨让我和我的表妹轮流用辫子在我们的短头发尽可能多的改变模式,这让我走在街上兴高采烈。但是从那以后,我妈妈看着我扎着辫子在街上跳,还狠狠地骂了我阿姨一顿。我还记得她的话:“你疯了,让孩子跟着疯。”

122933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