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特尔个人事迹

关键词: 廷巴特尔个人事迹,廷巴特尔事迹,廷巴特尔
泽璇0 分享 时间:

廷·巴特尔,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曾任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廷巴特尔个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廷巴特尔个人事迹1

廷巴特尔,蒙古族,1955年6月生,_年11月入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等称号。

6月29日上午,“_”颁授仪式上,身着一袭蓝色蒙古族长袍的,正是被称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扎根牧区,在近_年的时间里,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廷·巴特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牧民”,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这是我的职业荣耀”。

从19岁起,廷·巴特尔就扎根在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那里是一片总面积达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处有着“黄色野马”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

上世纪80年代,针对萨如拉图雅嘎查过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廷·巴特尔提出“围封轮牧”。

_年,廷·巴特尔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休养生息。第二年,300多亩草场打了九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亲眼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

_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地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蹄腿理论”,倡导牧民少养羊、多养牛,并引进西门塔尔优质乳肉兼用牛与本地牛杂交,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嘎查党支部扶持的20多户贫困牧民现在已全部脱贫。

近50年的时间,廷·巴特尔扎根牧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探索出既保护草原生态、又让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态“从白色变回绿色”。同时,也将萨如拉图雅这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廷巴特尔个人事迹2

廷·巴特尔,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区的普通党员,坚守改变这片草原的生态、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_年,一心一意地钻研牧业生产,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的路子,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

在到任初期,他拜牧民为师,学蒙语、学放牧、驯烈马、打草、接羔,很快,他就学会了牧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牧民们对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既敬佩又服气,把他推选为嘎查生产队长。同年,表现优异的廷·巴特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先行先试,用自己的成功经验领着牧民走上了一条既保护生态又能增收的路。

看到牧民在蒙古包里生火,眼睛被熏得通红,他跟镇上的铁匠学会打烟筒、笼屉后免费给牧民做;为改变嘎查封闭、落后的状况,他买回全嘎查第一台收音机、电视机……扎根草原的廷·巴特尔帮起牧民来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但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千百年来,牧民靠天养畜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保护草场、建设草场的意识。20世纪80年代实行草畜双承包后,尤其是_年草场分到牧户后,牧民为了快速致富,开始盲目追求养羊的数量,萨如拉图雅嘎查本就脆弱的草场,沙化、退化日益加重。

_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进行封育。第二年就打下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了划区轮牧的好处,纷纷向他学习。_年,廷·巴特尔把自家的200只羊全部处理掉,专心养起了牛。果然,他家的草场得到了恢复,牛的膘情好,下牛犊的数量也多,收入每年增长。不几年,廷·巴特尔家就由分产到户时全嘎查最穷的变成了最富的。

这是一位勤劳的牧民,也是有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诸多先进称号的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区的普通党员,坚守改变这片草原的生态、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_年,一心一意地钻研牧业生产,不仅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的路子,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是当之无愧的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学习的,从“开国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作为一名党员,廷·巴特尔同志身上闪耀着服务人民的光辉,他的精神、他的热血、他的汗水是他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骄傲!让我们用廷·巴特尔同志的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廷巴特尔个人事迹3

一滴水可以折射夺目的阳光,一位边疆牧民可以反映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新时代。日前,“草原之子”廷·巴特尔获得党内最高荣誉“_”的画面刷爆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朋友圈,一次次激励着我们,在心中燃起了浓浓的钦佩之情。他的一言一行一事,都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和崇高精神: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值得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崇敬与学习。

读懂一言,“继续当一个好牧民!”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是怎样坚定的信念,才能使他毅然放弃返回大城市的机会,留在了边远的边疆草原,从“将军之子”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牧民。“继续当一个好牧民!”当习近平总书记向廷·巴特尔颁授“_”的光荣时刻,他发自内心地向总书记如是表达决心。简短的话语,却反映出一颗强大而坚定执着的心。这是感恩牧民群众当年的温暖,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带领牧民群众保护生态、建设草原、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如此,我们就能够读懂“草原之子”简洁的回答中所蕴含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白他能够战胜种种困难的根本所在,才会不忘初心、不移其志,向获得“_”的英雄们看齐,并紧紧追随。

读懂一行,“让牧民过上好日子!”实干是为民之本。1976年入党时,廷·巴特尔就许下“要用智慧和力量,让身边的农牧民早日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当选为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他通过建立集体“扶贫畜群”,发放给10户贫困户,并跟进技术指导,年底时使一多半儿人脱了贫。在他的带领下,嘎查牧民逐渐实现全部脱贫致富,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嘎查也被评选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牧民对我的好,一定要报答!”他不仅这样说的,更是用扶贫帮困、义务技术指导、无私捐助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与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此,我们一定会像廷·巴特尔一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才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读懂一事,“让草原绿起来!”拼搏是奉献之梯。生活在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的廷·巴特尔,针对超载放牧加剧草原退化的实际,带头在自家牧场实行划区轮牧,并探索总结了保护草原的“蹄腿理论”,第一个引导牧民减羊增牛。“一头牛的收入能顶5只羊,而养一头牛只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只蹄子。养5只羊对草原的破坏远远超过一头牛,所付出的辛苦也大得多。”他常常这样劝导牧民群众,并开办了牧民大讲堂,传授经验技术。这一带头示范的“小事”,他一坚持就是20多年,直到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要让草原绿起来。”一名质朴的牧民党员,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懂得了新时代在边疆草原如何用拼搏奉献去诠释对党和人民无限的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朴实,就是英雄模范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有了如此厚重的朴实,就明白了“草原之子”到底为什么能够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才会引导我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

127524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