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600字(2)
一、用情用心做老师,辛勤耕耘第一线。
宋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平凡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她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多年如一日,视使命为生命,严格约束自己,不计名利,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她工作中勇挑重担,一直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并兼任班主任。她倾情付出,把爱心洒向学生。她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宋老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她都会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______________年,她接手的六年级一班,班上有个男生叫王明,以前各科学习成绩较差,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好评。有一次王明和一个同学闹矛盾,经调查是那个男生把他的衣服弄破了,王明既没有还手也没骂人,她在班上表扬了王明,并让那位学生赔偿了王明的损失,她的这一做法让王明从中找到自信,回家后王明把这件事告诉他妈妈。王明的妈妈流着眼泪对宋老师说:“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来没有得到过表扬,都是批评。宋老师你这一做法让我孩子非常感动,晚上回家不让督促就主动做起家庭作业来。宋老师,你能及时发现我们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太感谢你了。”随后,王明的各科学习成绩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宋老师所教毕业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所教过的每一届学生,都和她成了好朋友。
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各种良好习惯
宋老师一贯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她在工作中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长在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多了,对班上的留守孩子,她非常关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出一整套帮扶计划与措施,使这些孩子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班上的留守孩子心理都很健康,很乐观,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她们班有一个叫李青的孩子,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后来改嫁了,年幼的小姑娘只得寄宿在叔婶家,这个孩子性格极为内向,不爱说话,做事总是小心翼翼,深怕得罪叔婶。知道这些情况后,宋老师主动找她亲切谈心。宋老师让这个孩子担任班干部,给她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她还常常买学习用品鼓励这个孩子,告诉她要好好学习,将来做社会有用的人。时间一长,这个孩子变得爱说爱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班上的活动她主动报名参加,渐渐地她把自己融入了这个大集体,大家的关爱和鼓励,让她摆脱了失去父母的阴影。这个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了,她主动帮助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在教师节的时候,这个同学给宋老师写贺卡说道:宋老师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每当看到孩子的改变,宋老师都会激动不已。
宋老师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习惯培养是打实基础的关键。她深知,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成就未来,坏习惯毁人一生,为此,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引领教师成长,关注心理健康
教学相长,宋老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自我。她从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到教研组长,______________年被提升为学校的教务主任,并兼学校的妇委会主任。
她一直在教学的第一线,在带好班的同时,还要组织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她深入到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听课,每学期听课达60多节,并和老师们一道说课、评课。青年老师的课,她就反复听,并给予她们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她们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宋老师时常想,作为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学生,老师的心中是否拥有这片阳光呢?现实中,教师工作压力大,有的教师甚至有焦虑抑郁现象,她就在教
师中开展“心灵阳光”活动,缓解她们的压力,帮她们消除焦虑,一些教师在活动中重拾信心,找回自我,感受了教师工作的幸福。在工作中,她们就能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生。在我们学校这个和谐的环境中,同事之间和睦相处,科任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宋老师不断努力,与时俱进,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她一直用自己那博大无私的爱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把爱洒向孩子的心田;她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新一代“人梯”,为教师的成长默默付出。她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书写着平凡而又光辉的人生;______________、12 她把所有自己的爱洒向了学生,洒向了校园……
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600字五
1982年,随着可爱的儿子的出生,使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儿子9岁那年眼睛突然失明,我和爱人带着孩子跑五莲、去潍坊、到济南,踏上了漫长的求医治病路,这一治,就是整整两年,两年中,我顶着沉重的打击挑起了家务和农活的全部重担,我的爱人则带着孩子走遍了县医院和附近几乎是所有的地、市级医院,可就是看不到明显的疗效,老天不负有心人,最后两次往返北京,才终于治好了孩子的病。为此,我们耗尽了家中的全部积蓄,另外又欠下了5000元的饥荒。面对繁重的债务和一连串沉重的打击,我绝望过,甚至想到了自杀。
当时的老妇代会主任听说我的情况后,多次找我谈心、做思想工作,还组织广大妇女帮助我。是妇代会救了我,我下决心从头干起,这年,我和丈夫承包了村里8亩地,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另外又饲养了1头母猪,我虚心向有养猪经验的农户请教,到县上买了书籍,认真研读,母猪的喂养、防疫、配种都依据科学方法进行,经过精心饲养,母猪第二年就落了一窝10头小猪。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一年我们的生活有了起色,我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于是我又开始尝试发展茶叶、蔬菜等高产高效的作物。
1985年,在村里干部群众的一致推举下,我担任了村里的妇代会主任,为了不辜负群众和广大妇女对我的信任,多年来,我起早贪黑把村计划生育等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得到了镇计生委和村两委的'一致好评。这时,我心里又着急了,因为我们这些村的老少爷们,多年了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伺弄几亩土地,没有一项致富的产业,特别是广大妇女更是小打小闹养点鸡鸭、勾点花什么的,赚个零花钱。
恰在这时,村里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制订了优惠政策,划出了最好的土地,发动群众建冬暖式大棚,并从外地请来了蔬菜技术专家,但当时的群众并不理解,他们认为建冬暖式大棚投资大,万一亏了怕担不起风险,所以尽管干部苦口婆心做工作,细致地讲道理、摆例子,响应者寥寥。
这时候,我看到了一丝希望,“心动不如行动”,主动做好了我丈夫的思想工作,赢得了丈夫的支持,率先报名建起了一个冬暖式大棚。我到外地买来了有关蔬菜种植方面的科技书籍,没白天没黑夜的潜心学习,按照书本上的理论大胆探索实践,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虚心向请来的师傅请教,不到一年时间,不但揭帘、盖帘、喷药、施肥等体力活我干得得心应手,连点花、疏秧、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蔬菜管理技术我也能样样精通,摸透了各种蔬菜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各种病情网适用农药。辛勤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看着我的大棚蔬菜喜人的长势,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就连干活嘴里都哼着歌儿。第一年,我的大棚就换了4000元钱。
有了好的开端,我的干劲更大了。在科技种植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上,我还广泛搜集信息,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换蔬菜品种和种类,既调剂了茬口,又做到了上市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几年下来,我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盖了南屋、装潢了堂屋,购置了农用车,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我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一个妇代会主任,我不能只顾自己致富,看到乡亲们看在眼里馋在心上的样子,我就就瞅准时机就走东门串西门,及时鼓动他们建大棚,在我鼓励和帮助下,全村又有20名妇女建起大棚。到现在,我们村共有190多名妇女从事大棚菜生产,大棚菜生成了我们村里的主要致富项目。
大棚是发展起来了,可是随着蔬菜大棚的不断增多,由于技术等原因,很多种植户的生产效益较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及时与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多次从外地请来老师,办了多期培训班,按照蔬菜生长的不同季节,分期分批地对妇女进行科技培训,我自己抽空就到各家大棚转转,帮助她们提前发现问题,解答她们的技术疑难,对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时提醒,遇到自己也不会的问题就帮他们请来老师。
由于忙于四处传经,我自己家大棚的活大部分都让丈夫干了,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开玩笑的说我“不务正业”,可是我知道我帮助全村妇女致富,务的才是一个妇代会主任真正的正业!
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