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2)
推荐文章
同样被这温柔目光温暖的,还有张帆。工作不久,她就有机会站上市级教学评比的舞台。面对教学界大咖和现场几百位同行,小张老师非常紧张,没想到临开始,吴校长从一旁狭窄的校门里挤了进来,给她加油鼓劲。张帆说,那个身影,就像一粒“定心丸”。而她还发现,遇到有比赛,吴校长在帮老师们一次次润色改稿后,永远是把老师推在前面,让尽可能多的老师获得荣誉和肯定。如今,张帆迅速成长为年级组核心,她也从吴校长身上学会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推功揽过,成人之美”。
“不懂技术的女汉子有点厉害”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卢湾一中心小学《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数宇画像》榜上有名。
智慧校园系统张开双眼全天候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云手表”“云笔”等智能设备忠实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帮助老师读懂学生,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标杆校,这所“云校园”,渐渐呈现出吴蓉瑾期待的样貌。
对同事对学生,吴蓉瑾是公认的温柔。但在一群IT工程师们眼中,这位女校长顶真起来,特别“刚”。从2018年启动建设“云课堂”后,学校会议室的灯几乎每晚都是亮的。作为一名文科生,吴蓉瑾一边讨教专业问题,一边不断用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让对方心悦诚服。她说,想为每个孩子画一张“数字画像”,虽然工作量很大,但这能让老师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她提出,想建立一个教师备课系统,各科老师可以随时记录灵感火花,上传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碰撞。技术人员质疑,是否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做一个平台,上传一些课堂实录,供老师看看,足够了。最终,吴蓉瑾的坚持,换来了一份送给老师们的“大礼”——一个学习大数据库建立起来,教师的备课效率大大提高,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
“没想到,女校长搞IT,可以这么厉害。”吴蓉瑾觉得,这是“IT男”们对他的最高评价。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4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秋在2004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最好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5
一辈子,一颗心,一件事,路生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佳县的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75岁的她,从退休那天起也没有休息下来,一直在为找她寻医问药的人做着义诊,兑现着对佳县人民的新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流不息,一夜沉寂的佳县古城在雾气缭绕中苏醒过来,初冬的晨曦帷幕徐徐拉开,街道上逐渐喧嚣热闹起来。75岁的路生梅像往常一样,上坡下洼,步行穿过整个佳县县城,她要从最南边的家到最北边的医院去。每周有三天时间,她要在佳县的两个医院进行义诊。
一路上,路生梅总能碰到不少熟人,面对大家的.热情寒暄,她用独有的京腔、偶尔夹杂几句佳县方言一一回应着,这个生活了51年的小城,早已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只要病人有需要,路生梅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看到病人痛苦,她比病人还着急;看到病人满意,她和病人一样高兴。就连自己不到20平方米的家也早已变成了她的义务诊所。很多病人多次找她看病都是免费,很是过意不去。
不缺钱,是因为路生梅对于生活要求很低。51年间,她耐得清贫,在佳县没有置办过房产,居住的窑洞还是工作之初县卫生系统分配的家属院。家里的物件都有年头了,最大件的组合衣柜也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这个家极为朴素,却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
对自己的生活,路生梅总是再三节俭做减法;而对病人,她做的更多是加法,千方百计为他们多想一点,让他们的花费节省一点。工作31年、退休义诊20年里,只要是找路生梅看病的,拿到的都是便宜的药、适量的药、管用的药。
路生梅用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赢得了佳县众多父老乡亲的好口碑。这些年,慕名追逐她的人也很多,但即使面对民营医院每年20万元的高薪聘请,她也没有动心过。她对名利看得很轻,这么多年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竭尽所能治病救人。
当年,从路生梅面对着鲜红党旗庄严誓言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就有了信仰。她把信仰深扎心底,为信仰不懈奋斗。
路生梅说:“我们那一级的163名同学,自始至终到祖国分配的那个地方原地不动的,恐怕只有我一个。去年我们佳县县委专门为授予我共产党员标兵开了一次干部群众大会,我觉得是一种鞭策。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所以就这么干吧,如果说没有其他意外的情况,我想我会继续在佳县待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