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材料(2)

关键词: 尕布龙先进事迹,尕布龙个人事迹,牧民
金梅0 分享 时间:

两山绿化初期,经过反复策划.他决定成立一个绿化专业队。专业队由他全面负责,并和农工们一起劳动,一起吃中午饭。所不同的是每天都比别人上班早.劳动却比别人多。农工们说,你过去当的是省级大官,现在负责个绿化专业队.连个生产队长都不如。尕布龙回答:那都一样,当过省长的人不见得能当好生产队长,这方面我还要向你学习哩。

那年春天,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尕布龙早上7点就已在山上,等民工们上山时,老人已在那里干了快两个小时.挖树坑、扛树苗……他满身泥土.再加上那顶破草帽和那双旧帆布鞋。俨然是一个老农民。民工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跟着他紧张地劳动起来。中午,他和民工一起用工地上支起的大锅,熬老茯茶喝,吃自带的干粮。一直干到傍晚时分.天快黑的时候,他才站在山坡上用沙哑的声音喊:大家收工吧。喊声刚落,众人只见他那高大的身躯瘫倒在地上。他累倒了.有人为此流了泪,更多的人跑上去把他从山坡上抬了下来……

有一次,他去二十里铺拉云杉苗子.早上6时就出了门,本想中午赶回指挥部吃午饭,可因修路堵车。早过了吃午饭的时候,苗木还没装好。饥饿难耐的他.跑到一个老乡家里想要点洋芋充充饥。可能是他满身泥土的样子令人生疑.竟被老乡没好气地给赶了出来。事后.那个老乡得知来他家讨饭的是原副省长尕布龙时,后悔得捶胸顿足。

高原的春天,寒气仍然逼人.那是二月的一天,山里狂风大作。他本来就有点感冒,干了一天的活,累了,支持不住.就靠在苗圃的地埂上睡着了。收工时.人们才发现他不见了,便到处寻找。等找到时,他快被那大风裹卷而来的黄土给埋掉,身上、脸上、耳朵、鼻孔全是土。第二天,他感冒加重,脸色发青,肺气肿老病又复发了。司机小赵和为他做饭的活巴看他病得不轻,就劝他去住院治疗。他却在医务室打了吊针后,又来到山里带领他的专业队干活。

如今,尕布龙十多年的辛劳已结成硕果:西宁南北两山昔日的荒山秃岭已绿树成荫,造林面积近4万亩.植树达3000多万株,成活率为80%.建成山地苗圃500多亩,旅游景点12处。20____年.尕布龙被授予全国母亲河(波司登)奖,并获得奖金2万元,他将这笔钱悉数捐出。奖给了绿化南北两山的先进个人和单位。

20____年,尕布龙从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副总指挥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但他却不忍心放下那些亲手栽植的林木,每天仍然自带干粮,不要任何报酬.去看护山上的苗圃,仍然去和民工们一起劳动……。

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材料5

尕布龙说,权力来自百姓.只能服务于百姓,而不能以此谋取私利。多年来给他当过司机的杨杰说:尕省长对自己的亲属,对秘书、司机等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太严格了。秘书司机们从没有人借他的名义谋过私利;亲属当中没有一个人因他而沾过光,他也从来不让他们沾光。

他有一个侄儿。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中专,工作后又通过自学考上了大专。由于工作出色,单位领导们研究,决定要提拔他当副处级干部。当他们为此请示时任副省长的尕布龙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就因为他是尕布龙的亲侄子吗?不要提拔,还是让他搞业务.提拔的岗位留给别人。于是侄儿单位的领导就此作罢。

那时,他已担任省级领导了.许多人劝他将家属转为城镇户口.他没表态:后来.当他升任为副省长后.有人提醒他将家里人迁到省城.给仍在老家放羊的女儿安排个工作.他还是没表态。直到现在.老伴已经去世了.女儿仍在老家放牧。

尕蒙生.是尕布龙在上世纪60年代初担任河南县县委书记时领养的一个孤儿,并在他的呵护下上小学、读中学。____时让尕蒙生上山下乡.后来在互助县一个偏远藏族乡参加工作。在尕布龙担任常务副省长期间.身边工作人员专门提出,不用他操心,帮助将尕蒙生调到省城工作。但他始终没答应。

1985年前.每年春节期间.如无特殊情况.他总要回到 金银滩草原的老家去过-个特殊的年.将直系亲属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已参加工作的晚辈召集在一起,自带干粮.为村上的乡亲们放牧一天,让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过个好年.还自备年货到贫困人家去拜年。每年每次当赶着羊群走向昔日曾放过牧的山坡时.他总会觉得心灵又得到了一次净化。

但是,1985年之后.他却再也不能到牧区老家去放羊了。因为那年.青南高原遭受了特大雪灾.他作为全省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在唐古拉山指挥部前线海拔5300米的高地上整整忙碌了一个星期.等他从山上撤下来时.脸色已变成紫色.呼吸极度困难.感冒引起的肺气肿险些要了他的命,他由此而落下了肺气肿的后遗症。此后只要到高海拔地区.他的肺气肿就会发作,就会使他面临生命危险。这些年他感到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他却很少去住院治疗.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就去 医院开点药,到机关医务室打吊针.打针时宁可自己坐在凳子上,却总会把病床让给别人。

不知百姓疾苦的人不配做人民公仆。他曾反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强调。多少年来,不论处在什么位置.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在他心中。放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普通百姓,关心群众疾苦是他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凡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为了那些来自农牧区的贫困群众.他的住宅几乎变成了患者的"住院部"和"招箱所"。他的家里没有沙发.没有象样的家具,只是在各屋里摆了十几张简易板床.每天都要接待少则七八位,多则几十个来自边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他们大多是因为贫困而住不起 医院或无钱看病的患者.而其中好多人都与他素不相识。但是几十年来,他始终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侍候他们,为他们管吃管住,甚至负担医药费。据曾给他当过他多年司机的杨杰、崔生满等介绍,30多年来,仅他们从尕省长家护送到 医院就诊的贫困农牧民患者就有7000多人,其中相当一些人在病重期间,尕省长曾亲自在他们病床前守护过。

有一次,海南州一个藏族牧民的孩子患了急性脑膜炎,情急之下,这个牧民先把孩子干脆送到了尕布龙家里。因为在他心目中,尕布龙救不了孩子.孩子也就没救了。那天晚上,当孩子在9点被送到尕布龙家时,10分钟后就被送到 医院。在进行抢救的10个小时里,孩子一直昏迷不醒,尕布龙像守护亲孙子一直在抢救室外焦急地等待着,直到孩子转危为安时,他才悄然离去。事后,那个牧民感动得流着眼泪说:省长,是你救了我的孩子的命啊!而尕布龙却淡淡地说:是医生救了你孩子的命。

他的工资虽比别人高出许多.但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农牧民.他对自己生活上的苛刻让人会感到他可怜、他寒碜:平时不敢多吃点肉,不敢多穿一件新衣服,但为了救助那些处于危机中的贫困农牧民群众,他却出手大方。为了他们.他那怕割下自己身上的肉都会舍得。他的工资由此而总不够花.生活极端简朴.直到现在,他仍然抽的是四、五块钱的劣质纸烟,蓝布中山外套已洗得发白.衬衣上打着补丁。

那年,他任省人大副主任。一次到民和县 满坪乡扶贫点去检查工作。看见路边一个破旧的庄廓就走了进去.眼前的一切让他心痛:屋里一贫如洗,土炕上只有几片破旧毡。当他手握陈老汉那只枯干柴般的瘦手时,心里顿觉一阵酸楚。当晚,回到省城的他失眠了。第二天.任别人怎么劝说.他将家里新一点的6床被子全部捆好.放在轿车上,让司机给陈老汉送去。

154038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