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2)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我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孝敬父母感人事迹4
一次聚会,几个老人聚在一齐,嗑着瓜子,说着闲话。不知是谁提到头发的话题,大家的目光瞬间就像探照灯似的,在一圈人里扫射。几乎都是一样的年过古稀,白发苍苍。
突然,大家的目光都定格在一位一头乌发的老者头上。大家对赋闲在家的他仍然坚持染发,持怀疑态度。上班染发是为了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赋闲之人还逆潮流而动,莫非是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乌发老者立刻解释:“是这样的,我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否则,我早就不染头发了。”
一言既出,让其余的人点头称赞。为了母亲,为了尽孝,将白发染上黑颜色,作为古稀之人,几人能够想得到
看着儿子老去,一头白发,会牵扯着长辈的心,还有晚辈催着长辈变老的涟漪似的心理负效应。儿子年轻,老人心理自然也年轻。这位老者的细心,真的让人佩服。
经过头发颜色的改变,到达孝顺老人的目的,它已将孝顺老人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对于孝敬老人,此刻物质条件的满足大多已不成问题,但老人的精神需求有多少人关注乌发老者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孝敬父母感人事迹5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写道,“父母大人金福万安……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略尽人子之孝。
曾国藩之后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些东西当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还是个翰林院编修,是个穷京官,弄到这些东西并不容易。异常是在他的家书中,将阿胶与高丽参并列,并且阿胶位居高丽参之上,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以阿胶为难得的滋补上品,甚至比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还难得。
之后曾国藩的家书中,屡屡出现寄赠阿胶的字句,阿胶成为曾国藩为父母尽孝的最好方式。
那么,阿胶对老年人的滋补功效,在医理上有何依据?
对老年人来说,健康长寿是子女的最大期盼,那么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内经》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能长久”。
很显然,气血虚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缓衰老,就要从气血两字入手。而阿胶味甘,性平,能补血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益气补虚,除风化痰清肺,利小便,润大肠。这些滋补功效确实十分适合老年人滋补。
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