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一勋章”提名人选个人事迹范文(2)

关键词: 八一勋章提名人选个人事迹,事迹,八一勋章
金梅0 分享 时间:
2022“八一勋章”提名人选个人事迹范文3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三个多月,最终上海陷落。与上海毗邻的江苏昆山彼时也被战火包围,老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就在这一年10月,钱七虎出生于昆山淀山湖镇一艘逃难的乌篷船上,因排行老七,父亲给他取名“七虎”。

钱七虎七岁时,父亲病逝,全家老小就靠母亲一人摆鱼摊勉强维持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钱七虎从小对生活的艰难深有体会,更切身感受到国家贫弱必受欺凌。他清楚记得,每到傍晚时分,日本人就会开着兵船进村抢粮食。这种船配备的是柴油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所以又被称为“啪啪船”。每当这时,村里每家每户的门被肆意砸开,到处是乱飞的鸡鸭、狂叫的家狗。日本兵用刺刀把村民从土屋中赶出来,把粮食全部抢走,整个村子鸡犬不宁,一片狼藉。钱七虎上小学时,还目睹过日本兵将杀死的游击队队员的尸体放在操场上示众,逼迫镇上的理发店师傅下跪磕头,不从就砍头。这些童年时期铭肌镂骨的悲惨经历,让钱七虎深刻地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也使他从小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助学金的支持下,钱七虎进入著名的上海中学学习。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成绩十分优异,六门课中有四门考出了一百分。1954年,钱七虎高中毕业。作为上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他本可以公派前往苏联深造,但此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钱七虎毅然选择了后者。

哈军工设置有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程兵等五个系,其中工程兵系被认为“整天与黄土打交道”,最不受学生欢迎。当时每个人需填报三个专业意向,钱七虎填报了空军系、海军系和工程兵系,最后被工程兵系录取。他坚决服从组织分配,从此与防护工程结缘。

2022“八一勋章”提名人选个人事迹范文4

刚进工程兵系学习时,钱七虎对防护工程并没有太多了解,直到他了解了上甘岭战役背后的故事,才对防护工程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1952年,____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驻守在南北朝鲜边界的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狂轰滥炸,双方激战四十三昼夜。中国人民志愿军构筑了坚固的坑道防御阵地,经受住了敌军近二百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虽然山头土石被炸松了两米,但坑道内的人员安全地活了下来。最终上甘岭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全面防守胜利而告结束,上甘岭坑道因此被誉为“攻不破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在武器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防护工程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在哈军工,钱七虎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毕业时又被保送至苏联深造。

1965年,钱七虎在苏联取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当时,我国正面临核打击的现实威胁。美国企图通过核打击遏制我国核武器的研发进程,苏联则希望通过核袭击来打击我国的国防力量。面对美苏的核威胁,我国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地下核弹防护工程。钱七虎一头扎进了防护工程的研究,并受命对空军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进行改进。

这是钱七虎科研生涯的第一项挑战。飞机洞库防护门的设计并不简单,需要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的冲击。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钱七虎决定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核爆试验现场。

当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发现,核爆后飞机洞库门没有被炸毁,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出现了严重的变形,无法开启。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精确地计算变形,而原本的计算都靠人,计算精度差,效率很低。

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全力攻关,决定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以确保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当时我国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国内甚至找不到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就连晶体管计算机也只有中科院计算机所等少数几家科研院所有。钱七虎辗转协调借到了设备,但摆在他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一是他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语言,要从头学起;二是这些科研机构自身的研究任务也很重,设备使用率很高,钱七虎只能利用别人吃饭和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

当时钱七虎手里只有一本上机手册,初看像天书,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天资把它啃下来了,还学会了计算机编程。钱七虎带领同事圆满完成了艰巨的计算任务。1975年,在钱七虎的主持设计下,我国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库防护门全面竣工。他出版的防护工程专著,获得了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钱七虎经常提到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把安逸和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标,那不过是猪圈里的理想”。他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2022“八一勋章”提名人选个人事迹范文5

富国,男,汉族,贵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现任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一级上士。

他是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2015年6月,主动请缨参加中越边境扫雷任务,刻苦训练掌握10余种排雷方法,3年多累计进出雷场1000余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排雷作业时,面对一枚局部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他对同组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生死瞬间他扑向战友一侧,遮挡住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永远失去双手双眼。受伤后杜富国做了多次手术,全身留下近70处伤疤,但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和昂扬状态,坚持每天练习播音、成为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播音员,担任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辅导员,先后赴北京大学等军地单位宣讲30余次,讲述强军故事,激励更多新时代追梦人奋勇前行。荣立一等功1次,被评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自强模范。201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178400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