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关羽英雄事迹
在关羽尚未斩杀颜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为了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以私人感情来询问关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中关羽英雄事迹,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国中关羽英雄事迹1
三国,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时代,《三国演义》,一本讲述战略、人格的书。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它时,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那里面,我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爱才如命的曹操;聪明机智的周公瑾还有武艺高强的赵云。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关羽关云长了。
我喜欢关羽的忠义。当曹操为了让它降曹,封官赐宝,还把最心爱的赤兔马赐给了他,但是关羽却始终忠于刘备,没有丝毫降曹之意。最后,关羽得知刘备所在之处,丢下曹操所赐的高官厚禄,金银珠宝,毅然弃曹而寻刘备。从这个举动中,让我感受到了关羽忠于蜀国,重义轻利的好品质。
我喜欢关羽的勇猛。当董卓的大将华雄出战时,连斩袁绍两员大将,袁绍问众将:“谁敢出战?”众将无言。这时,只听关羽在大喊:“我能斩华雄,如不能斩了华雄,甘当军法!”曹操斟了一杯热酒,请关羽饮下,关羽说:“待我割下华雄的头,再饮酒。”说罢,冲了出去。袁绍和曹操只听鼓声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关羽手里拿着华雄的头颅,朝大殿一扔。众将震惊,曹操连忙捧起那杯热酒,关羽一饮而尽,那酒还热着呢!从这个举动中,我感受到了关羽的勇猛。
从关羽身上,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我懂得在名利面前,不能心动,在危险之际,要挺身而出,总之,要时刻忠于祖国。
三国中关羽英雄事迹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听到这首歌,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得意之作,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战争纷起。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三方势力崛起,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作者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雄才大略的诸葛孔明,有心胸狭窄、才华横溢的周公瑾,有求贤若渴、奸诈无比的曹阿瞒,有仁德宽厚、礼贤下士的刘玄德……
其中,我最钦佩的还是“美髯公”——关羽。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当他在曹营时,一心想着兄长刘备。他一听到兄长的消息,不顾曹操的再三挽留,就立刻动身,“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来到了河北袁绍处,与刘备团聚,并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直至葬身于麦城。关羽的义,义重如山。他为了报答曹操的礼遇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为代价,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真乃义绝也。关羽的勇,惊世骇俗。“单刀赴会”,只身入敌深境,无人敢言,无人敢害。“温酒斩华雄”更使关羽一战成名,闻名于世。
我钦佩关羽,他是忠、义、勇的化身,但这英雄人物也有致命的弱点,比如骄傲自负轻视吕蒙,好大喜功眼高过顶……而这些都导致了他败走麦城死于非命。
悲哉,壮哉!这就是我所钦佩的英雄,虽然他并非完人,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国中关羽英雄事迹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显英雄。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荡气回肠的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