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德模范龚全珍优秀事迹材料(2)

关键词: 道德模范龚全珍事迹,龚全珍,道德模范
金梅0 分享 时间:

翻开跨度近半个世纪的龚全珍日记,在娓娓道来的生活细节中,处处熔铸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和赤子情怀。“我做的还很不够”“我能干点什么呢”是日记中最常出现的字眼。

“你们家有学校吗?你们那里的学校缺老师吗?”1957年,在得知甘祖昌要回农村生活时,龚全珍问了丈夫这样两个问题。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毅然跟随丈夫回到了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那一年,她34岁。

“只要有书教,再苦再累我都乐意。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只要是对人民有益就应当全力以赴并且永远不后悔地向前走。”龚全珍在日记中写道。她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克服种种困难,把大半辈子献给了教育事业,用无私的爱点亮了无数平凡的梦想。

在三女儿甘公荣的记忆中,温和而坚定的母亲从不以将军夫人自居,更喜欢别人叫她“龚老师”。近半个世纪教书生涯中,龚全珍以校为家,关心学生胜过关心子女,俨然一位“周末妈妈”。甘公荣笑称,“学生们有什么事妈妈都会立刻解决,有时甚至感觉妈妈是学生们的妈妈,而不是我们的妈妈。”

离休后,龚全珍也没有闲着,“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她给自己定下规矩,只要走得动,就去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做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报告。对她来说,这是一份“特殊的责任”。数年累积下来,这些报告达到了1000多场。

深受父母的影响,甘家7个子女没人沾过“将军后代”的光。每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学干农活,放牛、插秧、拔草,“出工走前面,收工走后面”,还得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苦活累活。

工作后,尽管身处平凡的岗位,但甘家子女个个品行端正、爱岗敬业。甘公荣在县工商银行当储蓄员16年间,经手数亿元人民币,没出过丝毫差错,没从中牟取一点私利。孙女甘红梅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大专毕业后在深圳打工多年,现在萍乡开了一家花店,多次拒绝市里领导为她安排工作,宁可自力更生创业。曾孙女甘迪放弃城市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沿背村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讲解员,讲述着祖辈的红色故事。“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享清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勤恳踏实。”甘公荣说。

不仅如此,二女儿甘仁荣和哥哥妹妹们,都曾在母亲的动员下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而失去了当兵或上学的机会。“父母一直要求我们,别人要的东西我们不要,别人不要的东西我们要,说白了就是只能吃亏。”

正是父母的严格要求,培养了子女自立、自强、向善的品格。在甘祖昌故居二楼,角落里有一间不起眼的屋子。步入其中,悬挂四周的满是甘家子女及后辈所获得的奖状、荣誉证书:女儿甘仁荣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甘公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外孙金峰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外孙女李艺被评为省银监局知识型职工标兵……在言传身教中成长,“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观念早已在子孙后代心中扎下了根,各行业、各领域的一张张荣誉证书,就是对甘祖昌龚全珍精神的最好传承与诠释。

最新道德模范龚全珍优秀事迹材料篇5

龚全珍,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江西省萍乡市南陂小学原校长。

1957年8月,龚全珍随甘祖昌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务农并一直从事乡村教师工作。离休后,又扶贫助学,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群众。著有纪实作品《我和老伴甘祖昌》 。国家领导先后两次亲切接见龚全珍,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 。

2013年9月,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4年2月,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同年10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龚全珍当选江西省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 ;12月,龚全珍家庭被表彰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2017年11月,龚全珍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奖项 。2019年7月26日,龚全珍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

24024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