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英雄事迹和贡献(2)

关键词: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和贡献,邓稼先,英雄事迹
邱妹0 分享 时间:

那年的5月,邓先生做了第三次手术,手术后的他已经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身体羸弱。他在病房里获得此生最后一枚奖章后,激动地说:“争取早日康复,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以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希望”。我们既希望奇迹发生,以便邓先生能有时间去完成他的夙愿,可又心疼被病痛折磨得非常痛苦和衰弱的邓先生。

邓先生骨髓里全有了放射性,所以一做化疗,白血球和血小板跌得很低。就在戴上这枚奖章的第12天,他全身大出血,难以挽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紧紧地抓住妻子的手说:“假如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依然走我走过的这条路,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在场的医生、护士以及邓先生的同事和亲友都泪流满面、唏嘘不已、悲痛万分。

邓先生刻苦钻研勤于探索,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是我们的榜样。他有胆有识,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和贡献篇5

我是一名科研人员,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偶像,他每日勤于研究,刻苦钻研,他用多钟思维用一双手带领我们在研制原子弹这张空白纸上书写了豪迈诗篇,他就是我敬佩的人—邓稼先。

像是水儿载着船,我们已经合力渡过了好几个难关了,可最近几天,我似乎摸不着头脑了,我总感觉这个科研数据似乎无法进行下去了。我略显疲倦地趴在书台上,“唉!”我长叹一声,我望着漆黑的夜空,似乎更迷茫了。第二天,我见到了我的老师邓稼先,他脸上的纹路一道道变得更深,他眼睛里的光也变得暗淡了许多,不过那高挺的腰板脊梁却给了我十足的信心与安全感。

“按照这个思路再进一步核算出这个数据,这个十分重要!”邓稼先老师指挥着,我也打起精神,拼足了劲验算着交给我的每一个数据……

“算出来了,算出来了!数据…数据。”我的眼睛闪着光,我的手默默出着汗染着那些纸,我跑到邓稼先老师身边,兴奋与喜悦使我一时语塞,双手举到老师面前。我清楚地看到老师的瞳孔不只放大了一两倍,干红的嘴唇微微颤抖,“好!赶紧与苏联给的数据核对一下。”他抿着嘴,期待着结果。我赶紧将两个数据对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我努着嘴挤出了两个字:“不对~”

邓稼先猛地奔向前来,抓起数据纸,眼睛盯着那两个数据差,好似一尊雕塑定在了那里…“镇定”地说了一句:”这不可能,重算!”

说是下达命令,可却亲自全心专注地开始重新验算,平整的衣服变得皱皱巴巴,头发也变得十分“亮丽”,口中喘着粗气,身心俱付的忘我验算着。时针已经走了不知多少圈,阳光已经照进了整个房间,邓稼先废寝忘食还在那奋笔疾书,所有的稿纸已经堆上了屋顶,一共算了九遍!所有算过的数据都指明了一件事—苏联的数据错了。

邓稼先紧紧握着那份数据,眼睛中的光变得更加坚定且明亮清晰。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尖端科技力量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我深深地被感染了,我随着邓稼先坚韧的目光极目望去,看见了一面五星红旗,红旗下是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图。崛起的征程一路杨帆。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和贡献篇6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是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邓稼先多次在工作现场昏过去,但之后又马上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在我们多次劝说下,他才利用开会空隙去了医院,本想让医生开点药回去吃,不料邓稼先得了直肠癌,要立即手术,面对死亡的威胁,邓稼先没有害怕,而是十分冷静,他恳求医生:“不行,我不能住院,我还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参加……”但医生没有依从他,坚决地把他留下来做手术。

手术后,邓稼先在亲人的呼唤中睁了睁眼又被立即推进了病房,就这样他被缠在了病床上。手术后他依然坚持工作,术后的剧烈疼痛和长时间的化学治疗使他虚弱不堪。在重病缠身的时候他不吃医院给他的特殊伙食,“这么贵的伙食我不忍心吃”他这样说,他没有吃过医院专门为他安排的伙食,而是吃和普通病人一样的饭菜。

有一段时间他的伤口疼痛得难以入睡,夜深了,一阵阵涌出的冷汗浸湿了他的衣衫,我坐在他身边沉沉的睡去,突然,床上有些动静,我并没在意,以为是邓稼先在翻身,过了一会儿,动静越来越大,时不时还有痛苦的呻吟声,“邓院长。”我突然惊醒了,猛的坐起来,看了看周围,这才知道邓稼先不忍心叫醒我,强忍着剧痛挣扎着起来自己上厕所了。“怎么把你吵醒了!”他捂住伤口故作轻松的说。“你睡吧,我自己来,你明天还要上班呢。”看到他这样,我难过地站起来扶着他去厕所。

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依然很虚弱,他还是抓紧一分一秒工作。一天,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气喘吁吁的爬到四楼,他用双手撑起上身,慢慢慢慢的挪动着双脚,先在手的帮助下抬起一条腿,迈上第一节台阶,接着他强忍着疼痛迈出第二步,几步之后,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他缓缓向左挪动双脚,手扶住栏杆,靠在了扶手上,他大口地吸着气,冷汗不断地往外冒,“滴答,滴答”汗水一滴滴落在楼梯上,他紧闭双眼,用力咽一口口水,用手把身体从墙上撑起来,接着向上爬。他爬上四楼后,一位同事打开门,看到邓稼先面色苍白地坐在楼梯上,同事马上把他扶进屋,他“瘫”在椅子上,双手不停地翻看资料,双眼皮目不转睛地查找着。“你病了这样了,打个电话就行了,还要亲自跑来。”同事嗔怪道。之后同事把邓稼先扶下楼,而后他又住进了医院。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他为囯家做出巨大贡献,正如他夫人所说:“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他总是出现在第一线。”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和贡献篇7

作为邓稼先的医生,我是极不赞成他继续研究核武器的。他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因直肠癌的原因不得不从一线退下来。要是他没有得癌症,我敢肯定他一定会一直研究核武器,直到老的再也动不了。

1985年的时候我震惊的发现邓稼先已经患上了癌症,我心情非常沉重,低着头向他的家走去,进了门我发现他正在收拾东西,想要去外地参加会议,我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邓先生您不能再去参加会议了,您的直肠癌已经十分严重不能再拖了。”他没说什么,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时房间外传来呜呜的抽泣声,是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女士,她跑出了房间,我听到她哭泣的声音。

因为他的病情严重我们只能将他带回医院住院,在这期间最伤心痛苦的恐怕就是许鹿希女士了,她行医半生却只能看着丈夫独自承受病痛。鲜血从邓稼先的鼻子里、嘴里甚至耳朵里流出来,像妻子的眼泪一样止也止不住。邓先生对他的妻子说:“我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这么多年,对于这样的结果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我不后悔。”许鹿希泣不成声。

听我的同事说1984年年末时,邓稼先还指挥了中国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最后一次核试验。当时他一连几天拉肚子,大便带血,他却让大家不要担心他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想到这里我不禁湿了眼眶,背过身去悄悄抹了下眼泪。

那天,有几位研究核武器的同志来看望邓先生,他却说:“快回去吧,别让人家把我们落的太远。”他挥了挥布满针眼的胳膊坚定的说。

他虽然每天卧病在床,却从未停下核武器研究。在他重病期间起草了一份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建议书。他半躺在床上,拿着几张涂改很多的稿纸,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和于敏交谈。尽管脸色苍白身体虚弱,他也不顾我的劝阻继续燃烧自己仅存的一点生命。

因为邓先生长期从事核武器研究,身体状况与常人不同,做手术很有可能大出血死亡,我手中紧紧握着笔目送邓先生进了手术室,而他却再也没有出来,邓先生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大出血而亡,享年62岁。

与邓先生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深深地被这位无私的科学家所感动着,他不图金钱-奖金总共20元;他不图名望-在他去世要一个月前才解密了他是中国核武器的理论负责人。他义无反顾不顾生死的为中国和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生。

247710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