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14篇(2)

关键词: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道德模范,人物
奕玲0 分享 时间: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7

“我们这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不会忘记国难当头,蒙受国耻历史教训,不会忘记党的恩情,不会忘记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小立志报国,为国、为民多做贡献,讲敬业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代人的美德。”这是张化文时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张化文是林业电大退休教师,今年七十九岁。一九六五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被留校任教。在学校任教时,真正做到教书先育人,身教胜于严教,把关爱倾注学生心灵中,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六九年知识分子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申请回到家乡牙克石,分到联合厂工会工作。在此期间,带领职工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多次被林管局、呼伦贝尔市评为先进集体。此后,张化文转调技工学校负责教学工作,并被学校推选为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张化文退休后仍不忘发挥余热,坚持为公益事业做点事。

二零零三年,张化文搬到蔬菜小区居住。当时小区的物业管理由蔬菜公司负责,后来因多种原因蔬菜公司退出物业管理,小区处于无物业状态,曾一度垃圾成堆,污水肆意外流,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在市各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和指导下,在业主共同努力下,召开小区第一次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组织机构,全体委员均义务为业主服务。张化文任秘书长,委员均在岗工作,只能用业余时间开会,凡事在会上商定,然后由张化文这位退休老人去做,每件事做完,张化文都会打电话或到委员家汇报。张化文说,这样才能做到沟通及时,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张化文利用节假日时间,走访小区业主六十八户,掌握了解每位业主家中的情况。一号楼三单元高炳山家,孩子看病花了不少钱,要卖楼给孩子看病,张化文得知后,立即向业主委员会反映情况,委员会研究决定,高炳山家免交物业费。为解决居民的污水处理、暖气和自来水主管道更换等问题,不知要跑多少次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此外,张化文还为七十岁老人送新年贺卡,帮助陪读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两年多的时间里,共为业主办理大小实事十九件,业主们深受感动。

张化文总是说,为小区业主做点事是应该的。如今这位老人因年岁不饶人,力不从心,已经向主管部门领导和业主提出辞职。即便如此,张化文仍然坚持表示,只要身体精力允许,还愿意为社会尽微薄之力。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8

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一个偏僻农村的张爱叶,从小喜欢读书,可是贫困的家庭没能让她如愿,从此,“读书”两个字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底。

2007年,为了给两个女儿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张爱叶举家从农村迁到了集宁区,两个孩子就读于收费低补助多的蒙古族小学,夫妻俩分别找了一份收入很低的保洁员工作,全家租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尽管居无定所收入微薄,但在母亲的教育熏陶下,两个女儿成绩优秀,大女儿更是在几年前考上了山东潍坊医学院。

没过多久,张爱叶教女有方的消息在她所打工的蒙古族小学传开了,好多家长慕名前往,以让张爱叶辅导孩子学习的名义,把自家孩子送到了张爱叶家。面对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张爱叶义无反顾地以母亲的胸怀接纳了他们。然而,令张爱叶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将孩子送来后便音讯全无,孩子的吃穿用度、学习生活全压在了张爱叶的'身上。事后张爱叶才得知,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单亲家庭,生活困难无人管教,小小年纪就面临辍学甚至流浪街头的境遇。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听着孩子们对她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张爱叶态度坚定:“大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让你们成才。”

截止目前,52岁的张爱叶在8年间先后收留了21个贫困孩子,最大的即将参加高考,孩子们个个学习用功、阳光开朗,张爱叶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穷孩子的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爱叶的话掷地有声:只要我的身体还像现在这样健康,我会继续收养更多的贫困孩子。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9

涂成章,浏阳市集里街道集里桥社区居民。获得第五届“长沙市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

危难之刻,他不顾自身安危,将困在火海中的陌生人救出。他是涂成章,一位三入火海舍己救人的“平民英雄”。

2018年1月28日上午,涂成章去母亲处拜年。一声巨响后,他在阳台听到楼下有人在呼救。呼喊业主无果后,他奋力踢开发出求救声的住宅铁门。此时,屋内都是火,沙发、窗帘正在熊熊燃烧。他捂鼻随着呼救声走到阳台,发现一位娭毑正躲在那儿,他将老人迅速背离火场。火势不断蔓延,但屋内仍有人在喊“救命”,涂成章第二次冲进火海,用泼水后的棉被一把包住被困住的另一位老人,将其带离险境。安顿好两位老人后,他立即拨打119、120,并再一次返回火场关掉电源,拖出液化气罐。

连续三度冲入火海的涂成章,身上多处被烧伤,精疲力尽的他,事后只是低调安静地返回家中。直到被救者的女儿将一封感谢信送到社区,街坊四邻才知道他当日的英雄义举。面对众人的赞誉,他总是说:“看到发生了火灾,我就只有一个念头:救人、灭火。”

遇难就帮,这样做很值!这是涂成章日常生活中的信条。他的壮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生活点滴修炼的结果。他曾在访友时,机警判断意外失去联系的友人或许遭遇危险,果断破门的他将已经双双一氧化碳中毒的友人夫妻救出;他也曾在回家途中,勇救溺水男童;他还曾慷慨解囊,为重伤邻居送去关爱……这样的日常善举还有很多。面对谢意,他也总是谦逊地回应,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换做任何人,都会像他一样做。

心系大家的同时,涂成章也十分注重小家的建设。在涂家,每年团年饭后,都会举行一次特别的家庭会议,家庭成员之间就各自一年来的综合表现进行互相评分,敬老爱老、奋发向上是每年不变的“评价关键词”。通过这样的年终总结方式,涂成章和家人营造了一种崇德向善的家庭文化,他们家也成为小区里公认的幸福和谐家庭。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10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时代楷模,被誉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

他从事的工作是对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整形及缺陷挖药、修补等,因为工作过程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危险性,而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11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从1953年开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振美矢志不渝跟党走,2017年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1965年患重病死而复生后,从此立下誓言感恩奋进。

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报效乡梓,90余岁高龄时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50万元全部积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12

古运祥,男,李家疃镇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先后6次自费5万余元在常重村、东大姑庙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广场等地举办“我为老人洗洗脚”活动,凡自愿参加活动的,均免费赠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动为载体,在全县鼓励传递孝心和爱心,让广大群众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弘扬家庭美德,传递和谐和睦的文明家风,努力在全县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古运祥曾入围“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并先后被评为“第五届邯郸市道德模范”“邯郸市最美家庭”“成安县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荣誉称号。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13

白彦军,男,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简单普通的话,却是白彦军父母对他精心侍奉双亲的孝心的极大肯定。2015年,他父亲因摔伤,手术后患脑壁性梗塞,经治疗后右手无力,脑梗后遗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来精心侍奉父亲,每天为父亲洗脸,隔一天擦洗一次身体。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对父亲的侍奉从未间断,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护下,他的父亲现在能够做些从高架车转换到轮椅车的简单活动。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亲,不幸又患上白内障,经手术后效果并不明显,为了不让母亲感觉失落,他工作之余经常陪伴老人唠嗑、拉家常,让她消除孤独和寂寞,减轻疾病给她带来的痛苦。白彦军精心赡养老人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父母亲逢人便夸:“孩子不孬!”。

国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篇14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廷俊从医60多年,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

主持研究的5项科研项目,经权威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内制剂八个和数十个特效方剂,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访问交流学习,传播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250981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