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事迹(2)
崔钧副校长发挥自身特长,指导班级制作各类宣传视频,以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感染身边的人。她参与制作录制云游沈阳故宫视频,4天时间浏览量近9000人次;在她的影响下,61名师生提交视频参与云游讲解,满足了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与艺术文化之间的距离。在做好防疫工作同时,推出体卫艺专题工作信息11条,视频号上传200条,累计浏览量15万余次,40余条信息荣登学习强国,逐步扩大宣传辐射面,打造校园体卫艺工作新风尚。
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事迹篇6
有一群人,他们冲锋在前,直面危险,坚守在抗疫前线的岗位上;有一群人,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他们,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疫情来势汹汹,在抗疫战场上,于洪小学的教师志愿者们集结出征,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拧成一股绳,用奉献彰显了师者担当,扛起了守护于洪守护家乡的重任。
2022年3月14日,教育系统招募自愿者,于洪小学15位优秀教师挺身而出,风雪无阻。
本次核酸检测在五位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有序,共克时艰!
组长团队:孙洋、赵英环、杜丰弛、陈阳、杨洪君。
天气虽然寒冷,依旧透出你内心的炽热;厚重的防护服,掩盖不住你灿烂的笑容;还有,来不及用手机记录的身影……
于洪小学叶魁武校长、赵丽明书记一同来到核酸采样点,为教师们送来温暖!
初心明如炬,使命重于山。于洪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束温暖的光,在叶校长的领导下彰显着大爱与担当。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
他们的名字叫“于小人”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疫情当前,于小的志愿者们在行动!
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事迹篇7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身先士卒,他们是义无反顾的教师志愿者。 疫情突起,号令下发,招之则战,战必有我。随着武清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南蔡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全心加入到抗疫工作中。用他们的行动展示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清晨6点多,南蔡村镇中心小学所有志愿者全部就位,消毒做好准备工作,有了前六次的核酸检测工作经验,从引导排队到身份证信息录入、扫码登记信息、核酸采样清点......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努力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纰漏,保障此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的推进。
“您好,请保持一米五间距,保护您自己,也是在保护别人;““您好,请您正确佩戴好口罩;”您好,请您把身份证准备好,正面朝上,没有身份证的请您扫码进行登记,谢谢您的配合;“一句句叮嘱,一声声提示,几个小时的时间,不间断的工作,不间断的重复着。
看似并非核心内容的工作,但有了他们,我们至亲至爱的教师志愿者们,防控疫情的工作才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忙碌的工作,让他们忽略了疲惫,不停滞的脚步,使他们忘记了时间。怕去厕所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工作,志愿者教师们几个小时不喝一口水,不去厕所;怕耽误录入身份证影响进度,手酸了马上用力甩甩,继续进入工作中;这就是我们南蔡村镇中心小学教师志愿者们!
从三尺讲台到抗“疫”前线,他们化身“抗疫战士”,对工作全心投入,对挑战迎难而上,对风险毫不畏惧,我们的教师把责任扛在双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常在,不负韶华,疫情当前,责无旁贷”的教育精神。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师者大爱,善者仁心,南蔡村镇中心小学教师志愿者用自己的付出,守护一群人幸福,守望人民健康,最美教师志愿者,在奉献中飞扬! 全民抗疫,志在你我,“疫”路有我,师者同心!愿山河无恙,愿人民安康,愿疫情早日结束!
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事迹篇8
10月19日,贵州省遵义市出现一例新冠感染确诊病例,曾于10月16日到17日在黔江景区旅游。黔江的抗疫形势骤然严峻起来。10月19日,黔江区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先后关停了8个景点,并对重点区域实行临时管控和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为保障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10月25日8点到26日8点对全区未开展核酸检测的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城西小学是这次全员核酸检测的一个点,由城西街道办事处和迎宾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和相应的设施设备,以及确保运行的人力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随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完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10月24日晚上22时许,城西小学相关领导接到区教委紧急通知:各校(园)听从辖区党委政府安排,全力配合(全民核酸检测)。同时,也接到了迎宾社区居委会的通知,将于第二天启动核酸检测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艰巨任务,校长刘国华作了紧急动员安排,副校长冯大庆主动与迎宾社区居委会进行衔接和沟通,并迅疾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于当晚11时50分许向全体教职工发出紧急通知和工作安排。
24日凌晨0时许,学校接到城西街道办事处紧急通知,必须连夜做好场地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准备工作,确保25日早上8点钟正式开始检测。学校立即组织后勤保障组相关人员即刻到位,冯大庆和庞春奎、李玉林等学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配合街道办事处及迎宾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设点的全面工作,并前后接受了区应急救援局、城西街道办事处的检查指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作战,凌晨2点30分准备工作初步就绪。未等大家回家休息,3时许,区卫健委在检查验收时提出整改意见,相关人员继续战斗,按照要求作出相应的整改,直到清晨7时许才整改完成并达到要求,基本满足检测需要。
25日8时,全体教职工全部准时到校,负责检测工作的医务人员、信息检录人员、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其他相关人员也全部就位。全体工作人员被分为后勤保障组、人力资源组、现场调度组、秩序维护组和综合协调组等五个工作组,城西小学全体教职工参与,协调配合落实相应工作,做到了井井有条,确保检测有序有效。随后,教职工的核酸检测工作开始进行,然后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分年级以班为单位顺次参与检测。13时,全校师生检测完毕,开始对居民进行核酸检测。26日凌晨1时,整个检测工作基本告一段落,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意外。也直至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取得完全胜利,所有教职工的心才落了下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们每个人都在战斗中出彩”
在这场抗疫的实战中,城西小学工作领导有力,组织有序,运行有效。“校长刘国华尽管远在重庆师范大学参加培训,但整个工作都是他在通过手机运筹帷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少不了副校长冯大庆的现场统筹,少不了庞春奎、张莉、殷小燕、汪学伦等校领导的`有效组织,少不了中层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少不了优秀教师和工作积极分子的自愿付出,少不了全体班主任的积极落实,少不了教职工们的倾情投入。他们在这场战斗中,都很出彩。”得知真相的学生家长和市民们,无不发出如此感叹。
“我们自由和安宁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总有人在默默的无私付出。在大事面前和最关键时刻,能检验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和精神品质。”冯大庆说,这次设点准备工作是从今年七月底就开始的。从本月19日开始,他和李玉林就全力投入到了抗疫之中,检查战略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及其各个环节的细化堵漏,开启了全天24小时随时待命的工作模式,不分周末和节假日,“23日晚上现场检测调试电源和网络信号,24号下午李玉林副主任到现场组装帐篷,大家都还只以为是战备而已。谁都没有想到竟真的会成为现场,而且来得如此快如此真实。也从来不曾想过,一双双握着粉笔的手,也会接过抗疫的战袍坚守在抗疫的第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冯大庆一直坚守在检测现场,李玉林也是随喊随到,哪里需要上哪里,随时补漏和协调工作;副校长殷小燕以及李茂淑、李正建也一直在现场调度,嗓子都喊哑;汪学伦、庄开阳等一刻也没离开负责组织维持秩序;副校长庞春奎及时解决场地设施设备,组织后勤人员提供必要物资和早中晚餐生活保障;副校长张莉组织教导处冉景红、梁跃胜及时提高学生信息资料,并迅速组织信息检录人员及时到位;班主任们耐心组织学生、积极联系家长、有序组织学生参加核酸检测。“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最值得记住的,还是临危受命的信息检录组的全体老师,中层干部、党员,包括山东日照胡明芳和重庆高新区程文洁、程冬梅三位到我校支教的教师党员和优秀教师,医务人员。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没有怨言,没有叫苦,他们都是提前到岗等待换班,没有迟到和缺席,这是何等的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刘国华说。
老党员干部简孝平同志一马当先,与梁跃胜、伍美芹、李姣、邱梓林、秦建英一道成为第一组志愿者,率先投入到核酸检测信息检录的行列中,像模像样的工作起来;老教师张灵明也不甘示弱,老当益壮,与任瑶尧、冯小林、万琴、胡明芳、庞小祥成为第二组志愿者,接过了信息检录的接力棒,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第三组志愿者阮正会 、刘静、杨雪琴、陈冬梅、程文洁、向宇璐,提前到位积极准备,按时接替上一组的工作;第四组由老领导担纲,韩建中、庄开阳、王凤琼、王秀梅、谢怀武参与,顶着天黑和寒冷,一直坚守在工作平台;第五组来接班换岗是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老大姐”胡章敏老师,和李玉林、冉景红、李茂淑、李正建、陆克素一起提前准备按时换岗,无意感受寒凉,彼此鼓励和温暖着……回想起这些场面,冯大庆至今依然很感动。“26日凌晨1时,我们城西小学检测点接到上级通知,核酸检测可以结束。办事处的现场领导和迎宾居委的干部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安排我们参加信息录入的老师才收兵离场。大家收拾整理之后,离开工作现场都快两点钟了。”冯大庆说。
“园丁光辉”永远耀眼!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正是城西小学全体教职工的座右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坚定信念,并肩作战,牢记使命不负人民,用爱和行动教书育人,用责任和担当贡献力量,诠释了“园丁光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城西小学的所有教职工们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全程高度配合检测工作,圆满完成志愿服务任务,他们用实际行动写出了大爱的篇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力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志愿者,我们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全部,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作为一名教育 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大爱和信仰!”冯大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