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防控社会实践心得(2)

关键词: 2021年疫情防控社会实践心得,疫情防控心得,疫情防控个人心
阿祖0 分享 时间:

世贸组织发布报告称,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累计有80个国家禁止或者限制口罩、手套等医疗防护设备出口。但中国即便是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出台过这样的限令。4月份以来,中国出口防疫物资呈明显增长态势,日均出口额从上旬的约10亿元,增至近期日均30亿元以上,一个月内持续增长超过三倍。“抗疫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快速上扬的曲线背后,是中国人民对命运与共的深刻理解,是中国企业对全球抗疫的勇毅担当。

战疫火急,容不得半点耽搁。自今年2月份驰援武汉后,近日,中国的大型运输机运—20再次“鲲鹏展翅”,首次飞出国门,向巴基斯坦运送紧急抗疫物资。国之重器,千里驰援,将紧缺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足可见中国助力全球抗疫的决心和行动。这样的行动,也体现在中国全力畅通防疫物资采购渠道的种.种努力上。近段时间,中国政府通过鼓励航空公司“客改货”、增加中欧班列班次密度、开辟国际快船运输渠道等,不断打通防疫物资“补给线”;多个城市开启出口防疫物资绿色通道,即到、即报、即查、即放,实现“零等待”。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每天都以最快速度输往急需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防疫物资已出口到194个国家和地区,为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巨大支持和坚强保障。

人命关天,容不得丝毫疏忽。中国严把产品质量关口,标准更高,检测更严。事件调查表明,此前西方一些人炒作的所谓“中国防疫物资的质量问题”,很多是中外标准不同、使用习惯差异甚至操作不当所致。即便如此,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等部门本着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出台政策,从生产、流通、出口等重点环节,加强对医用和非医用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确保以高质量的中国产品更安全、更有效地为各国人民提供助力。

全球抗疫,既是一场科研攻关战,也是一场物资保障战。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制造”正在以战时状态和效率,提升全球抗疫装备,充实救治应急储备,为打赢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不舍昼夜、竭尽全力。

#6607422021年疫情防控社会实践心得4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组织有号召,党员有响应,广大医护工作者特别是其中的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来自全国各省一波又一波的支援医疗队紧急集结,签下“生死状”,在除夕夜举家团圆之时义无反顾赴鄂。很多党员一直是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他们虽然不在医院,却早早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统计人员,记录名单,精确数据,把握疫情,有的组工人把自己的婚期延后,“疫情不退他们不退”;有的放弃了春节假期一直坚守在岗位,看着视频对面的孩子偷偷落泪。党员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我愿意,我报名,我带头!”党员干部事必躬亲,带头示范,普通党员整装待发,请缨出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从严重的疫区到偏远的山村,从预警排查到联防联控,从交通管理到社区防疫,在热火朝天的工地建筑上、在昼夜不停的车间运行中,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党员站在了最前线,这样防线才会坚不可摧。犹记得革命战争年代,众多共产党员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坚定信念,视死如归,而如今在和平静好岁月,我们共产党员更要切记当初入党的铮铮誓言,薪火相传前辈优秀的精神传统,以党心见天地!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相比于“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市前卫健委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的话经网络传播,赢得网友一致点赞,“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表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挺身而出,越要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才越能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我们的战斗碉堡作用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是要赋予行动中。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9000多万党员同志们,这场疫情就是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试金石,也更是检验大家在关键时候初心使命的一张时代的考卷,我们广大党员是答卷人,历史和人民是阅卷人,请让党心无愧于天地,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疫情防控体会相关文章:

2021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心得体会5篇

疫情防控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5篇

中国防控疫情的感悟心得5篇

疫情防控的实践心得5篇

暑假疫情防控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5篇

防控疫情社会实践心得体会5篇

疫情写社会实践心得500字6篇

疫情防控实践心得1000字5篇

疫情防控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5篇

疫情防控社会实践报告心得5篇

100749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