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最新(2)
该风景区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二百一十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一千零六十六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整个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水热同季,气候温暖湿润,素有舞阳明珠之称。属_带湿润季风气侯区,气候具有季风性、高原性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湿润,太阳辐射弱,日照时数少,年总辐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日照时数1197小时年平均气温14℃16℃.来到云台山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爬山,那石梯子简直就是成直角,上坡不容易,下坡更困难,腿直接就是抖着下来的。
云台山受人为破坏较少,因而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群峰鼎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怪石崛起,加之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已被列为贵州省的风景名胜区。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山上植被完整,现存木本植物58种、143属、340科。其中,红脉械、穗花杉、红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保护植物。具有观赏价的奇花异卉,种类繁多,随处可见。野生动物有猕猴、野牛、锦鸡、麝、麂、飞虎等,飞虎毛如金丝,双目炯炯,红宝石。
云台山薄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山体底部优势种为灯台树,灌木有,香叶树,川钓樟,楼梯草,冷水花,劲草,苎麻,合欢,朴树,响叶杨,野扇花,刺秋,秋海棠,楠酸树,鹅掌材,黄精,中上部以鹅耳枥,匙叶栎为主要种,山顶部土薄,山顶部还有松树,金发草,云贵鹅叶栎毛黄栌。属喀斯特地形风貌,主峰海拔为1064m。独峰突兀云霄,四面悬崖峭壁,而山顶平坦,古柏环抱如云,云雾缭绕,故名云台。云台山的植被以森林植被为主。总体上分为针叶林、常绿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林主要分布在山顶。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山腰以及附近邻山上。常绿落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山脚。在林下有莺尾群丛、冷水花群丛等。云台山地区的针叶林,马尾松一油茶一铁芒箕群落分布在施秉县白垛乡大庆付对面的马尾松林。该群落,其地海拔980多m,属于黑冲风景区。其外貌呈翠绿色,林冠疏散,层次个性分明,明显地划分为三层,乔木层该层主要以马尾松,为建全优势种。
2)植物种类及测量方法
主要观察植被
植物分类依据:花、果实、叶互生还是对生。
①樱桃花:蔷薇科,叶子边缘有锯齿,单叶,有典型的横型皮孔。(蔷薇科:多具托叶、萼片、花瓣均五数,雄蕊多数,聚合果,核果或梨果。常见有蔷薇、月季、悬钩子、草莓、梨、苹果、桃、杏、李、梅、樱桃、绣线菊等)
②天门冬:百合科,单子叶植物,中草药,花瓣是3的倍数。(百合科:多为草本,花3的倍数,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如贝母、葱、天门冬、铃黄精、百合、麦冬等。)
③香叶树:樟科,叶互生,搓有香味。(樟科:木本,具芳香,叶互生,花瓣6裂,裂片两轮排列,花药瓣裂,果内含1枚种子。常见树种有樟树、山胡椒、肉桂等。)
④楼梯草:茎肉质,叶互生。
⑤苎麻:苎麻属,属荨麻科植物。其中苎麻分成白叶种及绿叶种.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茎构成麻兜,可活数十年,茎丛生,背有茸毛,叶广卵形或近圆形叶,背面密生白茸毛为白叶种,而无白茸毛称绿叶种,单性花,雌雄同株,复穗状花序.
1.测量方法:样方法
2.样地选取的方法:选取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资料具体选取。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4.样地面积
规格:20m_20m
分为5_5共8个小样方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状况可选取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地形条件山地土壤条件黄壤
气候条件_带季风气候
种类组成:乔木灌木草本大明松种常绿阔叶林。在这一区域内,调查植物类型和组成结构,并量取各类植物的树高、枝下高、胸径、冠幅。
树高指树从地面到最顶端间的垂直距离。枝下高指树第一棵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冠幅指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一个圆面积记录3.14r2形式,单位㎡。
胸径指树离地1.3m处的直径,单位cm.采用围尺测量。
由于条件限制,树高、冠幅均采用目测方法,枝下高部分目测,部分实测,误差在所难免。最后详细记录所得数据,并处理所得数据,求出其平均值,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是极其重要的特征。一般优势层能较好地反映外界环境,其他层则更多地表现出群落内部环境。层是群落的结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外貌特征和群落类型位置。群落调查一般均以层为单位分别进行,森林群落一般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小灌木)层、地被层四个基本层。每层内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态特征的物种构成时,通常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亚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层外植物(或称层间植物),单做记载。
结果统计与分析
(1)分析群落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数量特征,比较不同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差异。
(2)计算群落各层中不同植物种的重要值,根据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种类在该层及群落中的重要性及构成原因。
(3)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五、实习心得体会
这一路的实习,白云山之游,如今还一幕幕得印入眼睑。到实地进行考察,确实能将我们从书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来。我们对云台山的自然植被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当地植被的覆盖状况状况中了解环境人们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当然,我们还能透过调查过程,对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有了必须的了解,懂得了一些植物调查的专业术语,比如:胸径,冠幅,枝下高等等,认识了更多的植物,初步掌握了一些野外植物的一些主要鉴别特征和这对于本科生的我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好处.爬白云山,高九百多米,我们班全部的人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风景;炎炎夏日,我们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实习有了很好的收获;离校在外,我们不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坚持,团结一致,我们的实___结束。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最新4
在这次实习中,我发现植物学并没有我当初想的那么无聊,而是一门只要你去挖掘,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有趣的事物的科目。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又广又杂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因此它是一门性很强的科学。
因此我们这些大一生为了和植物更亲密地接触而踏上了实习之旅。
在五天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1.它扩大、巩固和加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
如前我所说的,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为将来胜任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并不如动物吸引人,因为它们并不会动,令人觉得很没意思。
具有颜色鲜艳或形状奇特等易于吸引人的特点植物并不多,所以,学习植物,需要细心以及耐心。
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及其特征。
这一切为我们以后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最新5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最后一天的野外实习是大觉寺,我们在这里已经很难发现新的植株了,已然没有的第一天的狂热,却也多了几分娴熟。信手拈来一段植株,我故作淡定的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拿出相似的标本对比一下,撕下叶子闻一下,看它是否有乳汁,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将它的主要特征反复在脑海中检索,恰好确认它的身份时心里会蓦地涌出一种成就感。大部分时光我们多听多看多问,不断重复旧的知识,也不停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边看标本边翻阅资料,遇到两种极为相似的植物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乐在其中。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好奇探索,吐故纳新,这就是实习的乐趣吧。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最新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