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心得分享600字5篇(2)
2005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按照新《规定》,如大学生在校期间擅自结婚,应符合新《婚姻法》规定,应作出理性的选择,以完成学业为主。不得不说,这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依据,大学生们都可以结婚了,那发生性行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三、社会环境
受到中国传统性文化思想和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热潮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既不像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完全像西方国家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社会上各种有关性的媒体、文章、影视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搂抱、亲吻、甚至是更为出格的行为,都让大学生想要亲自去尝试、探秘,以至于在恋爱期间,有时主动好奇地提出、不拒绝或迎合对方的性要求,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一时好奇冲动下发生的性行为。
上面的调查显示:当问及青少年婚前性行为与社会环境是否有关?88.8%的人回答“是”!
四、科技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避孕和人流方面的技术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的额发展,再加上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解禁”、对性行为更加宽忍的社会环境,使其不必担心患性病、艾滋病和怀孕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和麻烦。现在很多大学校园里,甚至都主动安装避孕工具自动售卖机等。这就难怪大学生们就放开手脚“大干”了!
五、恋爱观念
有些大学生笃信:由爱生性,所以既然是爱着对方的,发生性关系就是情理之中的,甚至不少女生担心如果不满足对方的性需求,就担心对方会因此认为自己不爱他,而选择放弃自己。也有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就是拥抱、亲吻、爱抚,而这些行为很容易就激发起处于生理旺盛期的大学生的强烈的性冲动。因此,这就很容易导致不少人为了追求感官怡悦而一时冲动发生婚前性行为,特别是男生!
当然,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或是伤风败俗的恶行,关键在于大学生们自己要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生理和情感冲动,尽量避免日后会发生的各种遗憾与后悔!
性心理心得分享600字四
前几天听了一位中国性心理学界大咖的课,只有两天,却能把中国人向来讳莫如深的“性”剖析的如此透彻,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在我的认知中,性总是游离在善恶之间,一方面它是美好的,因为它是人类自然的行为和延续的保障;另一方面它又是令人避忌的,因为过度的强调它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而过于忽视它也会造成一系列的麻烦。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少年们的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迅速成熟,但性心理上往往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这很大成分上是由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对“性”的回避,所以很多时候少年们缺乏正规、有效及足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这也导致两很多悲剧的发生。
拿我自己举例,我是85后,家在一个小镇上。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都没有上过关于性知识的课,甚至在初中生物课上老师讲男性女性的第二性征的发育时,都是采取自习的方式,从没有仔细地讲过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或者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甚至我在上高中时还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出生的···在上了大学之后,才从舍友们的讨论中知悉一二,直到上老师的课为止,我才知道,原来有些东西我理解的还是不正确·····幸运的是,在我小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在这方面受到过伤害,悲哀的事,最近我听到在家乡高中当老师的同学说起,现在中学的学生依然缺乏对“性”的正确认识,还是没有相应的课程,许多孩子获得性知识的渠道都是来源于限制级的视频和书籍,这些东西并不是对性的正确理解和诠释,有的甚至会过分渲染暴力和色情,许多学生看完之后往往容易走上歪路。在他任教的这几年就有好几个女生在高考体检中被查出怀孕自己还不知道的,生活和学习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在网上查阅到的资料说,性犯罪的未成年犯,大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家庭的约束力不强,未成年人很可能会由单纯的好奇心发展到以身一试,从而过早地体验性而一发不可收拾。调查发现,未成年人从性罪错意识的萌动到具体实施的间隔时间极短。最短的一个案例是在录像厅连续观看三个小时的黄色录像后,便寻机对路过的幼女进行奸淫。生理上性的早熟,更是大大的反衬了心理上性的滞后。由此可见,加强未成年人青春期性知识的普及是多么重要。
在我看来,我们的性教育之所以这么滞后,一方面时受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谈“性”色变,认为很羞耻,更有甚者觉得这是肮脏、下流的东西,谈这些的人都不是正经人;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并不够,我们国家在近代曾经经历过一段屈辱的历史,经济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好几十年,积贫积弱。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首先需要让人民填饱肚子,再谈其它,及至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富强,但经济发展却有过热的嫌疑,不仅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缺失,也造成了对民众精神和心理卫生健康的忽视;再有就是家长和学校,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心理健康,在我小时候,经常有主科老师占思想品德和卫生课;家长也不愿意跟孩子提及这方面的知识,甚至有时候还闹到学校,不让老师给孩子讲课的,认为老师“不正经”,所以许多老师也非常抵触,久而久之,这门课要么不上,要么就演变成了我前面说的自习的形式。
性心理心得分享600字五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明白性教育的含义。“性”并不一定就是色情,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并不能简简单单的局限在性生理的教育上,而是应该更多的放在心理的层面,比如性道德和性法律,以及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更重要是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及科学的认识性;
其次,我们要明白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像我前面提到的,很多家长觉得学校开设性教育课是不道德的,对孩子不利的,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普及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少年学会保护自己,防止被他人侵犯还不自知;或者对性知识一知半解,而导致对自己身心的伤害。在最初接触心理学的时候,就有老师讲过一句话叫做“堵不如疏”,家长们与其严防死守,保证青少年所谓的“纯洁”,以致于孩子们从不正当渠道获取不正确的性知识,还不如大大方方的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教育。现在对于青少性教育还是由学校来完成,一般是男生女生分别上生理卫生课,其实我觉得学校还可以设立类似于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室,让青少年接受“一对一”的教育,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在家中,家长也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与孩子交流时,不必太过于郑重其事,气氛可以轻松一些,有利于孩子接受知识。
希望以后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我们可以谈的堂堂正正,大大方方,也希望像这位老师这样的大咖能够向社会呼吁普及青少年的性教育,及时的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保护他们不受侵害。
性心理心得分享600字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