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培训心得体会600字
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骨干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你。

骨干培训心得体会600字一
20________年9月21日至28日我很幸运成为惠州市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位成员。为期8天的英语培训已落下帷幕,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8天里,我感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的8位老师的理论指导,也到省实验中学进行了跟岗学习,听了5节推门课,亲身体验了备课组的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7月21日上午的开班典礼上,教育局领导说明了此次培训的目的和纪律,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不近人情,可是现在想想,他们也是用心良苦啊。两位数学系和英语系的主任希望我们这些学员们抓住机会,跟上高人,找名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学会敬业和乐业。同时主任还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培训期间要积极交流,积极发言,构建专业的培训团队,个人要有计划和总结,及时接收和消化。他们的讲话让我对这次培训有了一种期待。
7月21日下午至24日下午的3天半的时间里,共有7位导师给我们上了精彩的讲座。给我印象深的是通过黄志红教师讲的一些教学技能及他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感悟,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注重培养语感和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给英语教师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傅瑞萍老师的主题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她谈到了语言的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外语课程的性质,给我深的认识是英语课堂教学是要注重交际法,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强调词汇和语法知识使教师经常当众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觉得很尴尬,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愿当众用英语交流了。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在安全的语言环境,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通过交际,培养能思(有思想)和能感(有感情)的学生。
9月25日至27日我们进行跟岗学习,我们满怀期待来到了省实验中学。省实验中学确实是一所既重课程又重竞赛;既重精英又重普及;既重分权又重管理的高等学校,该校除了获得20多个国际奖,还在学校开设了43个兴趣班,培养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特长的优秀学生。随后我们听了5节推门课。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每节课我都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在英语方面的一点听课感受:
首先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其次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都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如陈丽丽老师这一点做得特别完美。跟岗学习的我们还参加了初二级的英语备课组活动。他们非常重视备课组活动,他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有:单元教学的进度,确定发言人,考试的范围,还有早读的问题和背诵的问题。每一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开展得井井有条和有效。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非常感谢惠州市教育局领导学校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能给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骨干培训心得体会600字二
小班化骨干教师培训这已是第三次了,但作为学校骨干教师的我却是第一次。这并不是因为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而只是因为自己一向晕车严重,所以向来对这种远距离的外出培训不愿也不敢接受。当校长决定让我参加此次小班化骨干老师培训,我没有拒绝,因为我觉得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有必要参加这种培训,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一直对小班化教育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其然,更不知道其所以然。为了对小班化教育有一定的了解,我欣然接受了此次任务。
此次培训为期4天,队伍庞大,安排紧凑,行程较远,内容丰富,足以可见上级领导对此次培训的重视。
培训的第一天,管局长给我们作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他充分肯定小学阶段的研究呈繁荣趋势,同时也指出我们县的小班化教育推动力度还不够强,并给我们提出希望,希望我们处在当下的比较浮躁的状态下,教师要认真地干好每件事,把小班化教育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下午来自龙游梧村小学的王校长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指出小班化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快乐每一个,他还强调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让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和学校德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除此我们还聆听了来自浪川、左口、鸠坑小学的三位骨干教师的介绍,他们虽不是专家级别的,但从他们的介绍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学校已经实实在在地在践行着小班化理念,把小班化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成了我们县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令人羡慕,更令人佩服。
培训的第二天、第三天我们一行人开始了丽水市景宁县之行。短短的两天,我们在景宁县参观了三所学校,感受了四所学校的小班化特色。这些学校都是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小学校。教学楼简陋,场地面积小,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薄弱,但他们的小班化教育却都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来的第一站是澄照乡中心小学。一走进校门,我们就被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深深地吸引了。教学楼门口展板上的树叶贴画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教学楼墙壁上的绘画作品色彩艳丽,童趣盎然;楼道上的剪纸和瓜子、豆子贴画作品精巧别致,别具一格。这一幅幅出自那些乡村孩子之手的作品虽然没有那些城市小孩之手的作品那样完美,有的还很稚嫩,但着实也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刮目相看,驻足停留。这所学校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我们又坐车来到了东坑镇小。东杭镇小“让每一朵鲜花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让人眼前一亮。此学校从布置花意教室,打造花香校园,美化环境入手,围绕养花、爱花、知花、争花四个环节,通过班班有班花、人人爱班花、个个争班花的教育活动把每个孩子打造成一个仪表花一样端庄,言行花一样优雅,心灵花一样美丽的花样少年。东坑镇小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几堂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我们根据自己学科可以随机进入课堂进行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去年在安吉递铺小学听过的生本课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科学音乐,他们都以导学案为载体,都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小学,都采用“小组捆绑评价”这一模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评价。他们的课堂虽然没有兴趣盎然的教学导入,没有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没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没有丰富的教学评价,但在课堂中,孩子们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地进行交流讨论,能在全班孩子们和听课老师面前大胆地展示交流成果,能自信地对其他小组的发言提出补充意见,也能中肯地作出评价。教师只是站立一旁,掌握着课堂的节奏,把握着课堂的走向,然后在需要时势时地进行引导、点拨、鼓励、评价和纠正。整节课,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课堂中的一个配角而已。因此这样的课堂向我们展示的不是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精湛娴熟的教学技术,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而是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富有个性的发言让人惊叹不已。小组长的领导组织能力,组员们的小组合作精神更让人折服。
骨干培训心得体会600字三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培训,我代表我们承德平泉的初中语文教师向大家问好。欢迎你们到圣地平泉来做客。
感谢省教育厅、教育学院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为我们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说到经验交流,我感觉经过这次培训我原有的那点经验实在是微乎其微,甚至还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我只想谈谈这次学习的一点肤浅体会。
记得培训的第一天,大屏幕上有这样一句话:培训是一种唤起、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 。的确是这样,各位专家的讲座让我耳目一新。他们的思想理念、知识经验、谈吐风度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每天都在不断的思考着,理解着,惊叹着。宋海英主任所讲的鹰的故事记忆犹新,老鹰要在中年时重新更换它的外在,才能再次搏击长空,而教师要自我发展,却要在思想上、精神上脱胎换骨,抛弃狭隘的观念,抛弃追求安逸的懒惰思想,抛弃消极的职业倦怠感。
几日的学习,胜过十几年的盲目工作。感谢培训部为这次培训所做的精心安排,培训涵盖了语文教师所应掌握的各个方面。使我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初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的、更加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同时,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知道了那么多教育名家,教育专著,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反思、读书、交流。
为我们做讲座的专家们有好几位和我的年龄相仿,可他们均已成绩斐然,听他们的讲座是一种享受。感叹之余,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仔细查找,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他们都有写日记、好读书的好习惯。王廷波在他讲座的最后一段写道:“经验型—→学者型。”横线上写着“反思”二字。这句话点醒了我。我想,我每天都在工作着,有着广阔的实践基地,却很少去思考。就如同一头老牛,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向前看”。这样的工作是盲目的,更是徒劳的。即使知道“抬头向前看”,却很少“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的。不善于总结反思,使我们即使发现问题,也懒得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长时间以来我们只能是原地踏步。一名教师只有善于反思,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由狭隘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理性的学者型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自我发展。 李政涛教授说:“心在哪,智慧就在哪”。
是的,心里想什么,就会注意什么,就会琢磨什么,最近看了一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说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住着两个和尚,他们每天在同一时刻到山下的同一条河里去挑水。日子久了,他们成了朋友。转眼五年过去了。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下山去挑水却没有遇到右边山上的和尚,他想:他一定是睡过头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看见右边山上的和尚。他想:我的老友大概病了,我要去看他。于是他来到右边山上,他惊讶地看见老友正在庙前悠闲地打太极拳,那样子一点也不象一星期没喝水,他很奇怪。老友把他带到院子里的一口井旁,井水清澈甘甜。老友说,五年来他一直在挖这口井,每天做完功课他都要挖一会,即使有时很忙,他也要挖一点,能挖多少就挖多少。这不,终于挖成了,以后就不用下山去挑水了,他可以有时间打他喜欢的太极拳了。我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像打井的和尚那样,打出一口井来,让我的学生,我自己,我周围的人都能喝到甘甜的井水。
读书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只有读书,有选择地读书,才能博识,才能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痛苦时汲取力量,在浮华喧嚣中保持一份宁静。读书是提升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最佳方式,而为师者,更肩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读书,更要读语文教学的相关书籍。我是个爱读闲书的人,所以专业知识才这样匮乏,很是惭愧。我要向孙世梅学习,牢记:忙,不是不读书的理由;读书不能等,就在现在;有书相伴,是幸福,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遨游更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