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心得和感受5篇(2)
带上面具口罩大家都不认识对方,换下之后才发现其中有一位是自己的老师,我们两个都没有想到,毕业的第一次见面会以这种形式相见。不用多说什么,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会感动对方。危难时刻,见精神品质;重要关口,见担当作为。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戮力同心,以铁一般的担当打赢这场不同寻常的“阻击战”,谱写一曲曲动人的英雄战斗曲。
最后希望我们可以尽快的打赢这场保卫战。
疫情防控心得和感受4
当前,每个人都身处疫情中,被实实在在地牵动和影响着。成人的焦虑可以通过搜寻科普资料、交流和思考释放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对不确定的事情敏感度更高,而心理调节机制不成熟,受到认知、表达、情绪调节和经验的限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孩子更需要我们帮助他们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事情,降低他们对于未知变化的焦虑和压力。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在疫情期间做好心理防护,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呢?首先,要关注情绪,让孩子感到安全。这里所指的情绪,一方面是指父母自身的情绪,另一方面是指孩子的情绪。父母紧张焦虑,孩子首先会感受得到,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紧张地谈论疫情。此外,宅在家的时间过长,也容易消耗父母的精力,往往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可以试着在家中锻炼身体,比如瑜伽和健身操。运动是调节情绪激素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的情绪趋于稳定。
孩子的情绪可能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成人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或者他们的精力得不到适度的释放,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表达这些情绪所采用的方式经常是本能的哭闹和发脾气。所以,一方面你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的游戏,特别是一些大笑的游戏,如枕头大战。大笑会激发出内啡肽、催产素等愉悦的荷尔蒙。
其次,要给孩子确定感,增强他的心理预知。很多人困惑这么复杂的疫情该不该告诉孩子?该怎样讲给他?如果孩子听到有人死亡会感到害怕该怎么办?事实上,即使遮掩着不告诉孩子,生活在目前的氛围中,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得到,因为不理解所发生的事,也不具备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很容易让他们经历更多的不确定,从而产生莫名的恐慌和焦虑。
家长可以尝试用客观、中立、淡定的态度和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描述事实,帮助孩子在心理上增强预知感,降低不确定性。此时,给他们播放一些优质的、专供儿童观看的疫情动画,或者用故事或绘本的形式向孩子传递科学知识,做好科学防护。比如告诉孩子这个病的名字,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隐形的小怪物。它会偷偷溜进人的身体,只有专门的人可以打败它,这个人就是医生。小怪物最怕香皂和口罩,只要有了这两样武器,它就不敢靠近。对于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可以通过一些绘本讲给孩子听,告诉他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自己,保证健康,让自己更强壮。
最后,要调整认知,重建积极生活。如果你的孩子在6岁以上,那么对他们讲清楚疫情的发生及进展会相对容易很多。同时,他们的道德感、同理心、逻辑思维都在迅速发展,你可以借此机会和他们探讨有关价值观内容,比如敬畏自然、人类的群体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观念。
疫情防控心得和感受5
时至今日,虽然已经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报名参加的志愿者,但报名那天的事情却记忆犹新,晚上十点多看到表姐在微信上分享江左镇政府发布的志愿者征集令在第一时间就准备一份自己的简历,由于之前没有报名的经验自己就非常草率地将简历发送到了指定邮箱,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被录用又特别打电话询问,原本觉得自己这么晚打电话肯定不会有人接听,但令我感动的是虽然已是深夜将近十一点但仍旧有人接起了我的电话,在我表明了电话的来意后电话那头的大哥当即表示十分欢迎,这也让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感受到了我们江左镇政府抗疫工作的效率与能力,挂断电话后我又开始找家人商量,同样让我惊讶的是父母格外地支持我的想法。
身为共青团员,我将始终以一名团员的职责与使命来严格要求自我、鞭策自我。我相信这次的志愿服务经历是值得我终生铭记的。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为社会做出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最后,我要向奔赴一线疫区最美的逆行者致敬,向所有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致敬。我们要坚信,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激励下,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战胜疫情。抗击疫情冲前线,青年拼搏正当时,让我们一起守望相助,静待国安。河南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防控心得和感受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