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三字经阅读心得5篇
《三字经》相传为宋人王应麟所做,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明末清初。它包含了广博的内容,即讲教与学,又讲礼仪规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生三字经阅读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三字经阅读心得1
篇幅短小,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今年开学我有幸阅读到这部旷世奇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里面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三字经》中还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
其中给我留下印刻印象的是孟母教子的一些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
孟子正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是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及以后能成为有用的人,父母为我们不辞劳苦地奔波却没丝毫怨言,所以懂事后的我们更该为父母着想,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三字经》是古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瑰宝,直到现在也不失为一本好书。《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小学生三字经阅读心得2
中秋节放假的时候,妈妈让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再读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以前背《三字经》的时候,其中很多语句的意思我都不明白,这几天经过妈妈的讲解,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
其中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诗句,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那时条件艰苦,先贤们却没有因为各种困难放弃学习,更是找到各种方法坚持学习,而且都是很自觉的,不需要爸爸妈妈老师来监督。
听了以后,我很羞愧。再想想我们现在学习的情况,许多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说话、有的看小说、有的玩玩具,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课后还经常因为贪玩忘了做作业忘了学习,经常得家长和老师在督促、着急。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校服,书本也是崭新的,坐在明亮的教室、有敬责的老师辅导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勤奋努力学习报答父母与老师们对我们的付出。努力成才,报答祖国报答老师及父母的爱。我要把这些故事分享给同学们,让更多的人向先贤们学习。
小学生三字经阅读心得3
放寒假后,妈妈说中央十套百家讲坛预告寒假将开播由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主讲的《三字经》节目,妈妈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国学经典,你先读读,等开播后,咱们再一起学。
我读了一遍后,觉得读起来虽然琅琅上口,还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终于《三字经》开播了,遗憾的是,因为春节串亲,有两讲没听。听过的几讲中让我最感动的有:融四岁能让梨,虽然孔融让梨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经过教授系列的讲解,我才觉得真是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们平时在家里,吃好的穿好的,从不知礼让父母和他人,不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比起孔融和黄香真是太惭愧了。还有朱熹写“桃”字的故事,朱熹小时候练字,书写“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诗句时,不慎将“桃”字写错,父亲看了后写到:“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也”。朱熹看后自觉地把“桃”字重写了1000遍,正是他这种认真对待错误的态度使得朱熹成了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现在,我已经喜欢上《三字经》了,我希望在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我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读一读《三字经》,吸取中华民族古文化的精华,让我们一起努力做祖国的栋梁之材吧!
小学生三字经阅读心得4
在我床头的书架上有一本《三字经》,那是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帮我买的。我经常会拿出来读一读,我知道《三字经》要朗朗呤诵和细细品读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