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阅读心得八篇(2)
在玛妮雅十岁那年,她的母亲身患重病,不幸离世了,母亲的病故,又激励着玛妮雅报效祖国的念想。
她长大后,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到巴黎求学,玛妮雅当时的住处没火,没灯,甚至连水都没有,这里非常寒冷,她只能把她所有的衣服盖在身上保暖,在这种环境下,玛妮雅仍然刻苦学习。取得了数学和物理两个毕业证书。
她在毕业前不久认识了比埃尔,两人志同道合,最后结为夫妻。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只有一间小屋子和基本的生活用品。夫妻两人废寝忘食地做实验,身体健康也不注意。经历种种失望与兴奋后,终于提炼出一种叫“镭”的元素,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万众瞩目的科学家。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们。几天后,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居里夫人唯一的长辈,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场车祸居里夫人失去了自己至爱的人———比埃尔。这位坚不可催的波兰女科学家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她心中的痛,脑中的愤怒,通通被她化成钻研科学的动力,她那已经被“镭”辐射得变了形的手不停地忙碌着,继续探索“镭”的奥秘。
1911年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1934年她的病情严重,两个女儿带着母亲去看病,高烧已超过40度,可医生们都诊断不出是什么病,最终享年66岁的居里夫人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科学实验,离开了这个世界。
居里夫人传阅读心得6
1867年波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诞生了,她就是玛丽·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的原名是玛丽·斯科洛多斯卡。她从小就对数学、科学感兴趣,成绩优异。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只能上完中学就工作。虽然环境艰难,但居里夫人还是在勤奋的自学,坚持不变对科学的热爱。在工作中,居里夫人认识了和她志同道合的皮埃尔。居里先生。于是,他们结婚了。最终,居里夫人拥有了自我的实验室。虽然很简陋,可是,她就靠这些简陋的设备,发现了一种神秘的新元素——镭。
居里夫人虽然发现了元素镭,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她还是继续研究神秘的镭。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好几年。最终,她发现镭还能够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并亲自赶到前线,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作用。这样的研究是需要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闻名的学者,又是科学界的劳动者。
居里夫人使我明白了奋斗的意义,她还告诉我:“想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
居里夫人传阅读心得7
居里夫人身为一个伟人,在她在世的时候就享有盛誉,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样,无论在生命中的什么时候,她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能够说是十分简朴。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仅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由此可见,他们的家,是多么的简陋。而居里夫人,也从没想过要改变这种简陋。
而之后,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不“大方”。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说居里夫人一向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这种做法,在今日的我们看来,或许很难想象,也很难理解,但这恰恰证明了居里夫人是多么的简朴,甚至到了我们今日所说的“抠”的地步吧。
应对这么简朴的居里夫人,你能够想象她是什么打扮吗?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可是让这位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妇人,就是居里夫人。由此看来,居里夫人的确是与众不一样,或许她是不拘小节吧。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她对仪表的华丽能够说是一点也不重视,在她的心中,仅有她的实验,仅有她的研究。也许,对科学热爱到了极点的人都是这样吧,你明白吗,据说爱因斯坦穿鞋子,从不穿袜子。在他看来,穿鞋还穿袜子,实在是不必之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许多富翁的生活能够说是极尽奢华之能。勤俭节俭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曾几何时,我们也迷失了。是的,我们应当向居里夫人学习,重拾美德,过简朴的生活,而不是在纸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居里夫人传阅读心得8
看着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籍,我抽出一本《居里夫人传》,轻轻翻开,一股淡淡的书香便迎面扑来,我闻着淡淡的书香,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少年时期曾因家庭条件的原因,耽搁了想去巴黎上大学的梦想。后来,居里夫人靠自己做家庭教师赚钱,圆了自己的求学梦。她在巴黎邂逅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皮埃尔的追求下,居里夫人嫁给了他。婚后,他们一直留在法国,致力于科学研究,成就斐然。后来因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闻名于世,但他们生性不喜功名利禄,将全部奖金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大多数人们看到了他们头上光鲜璀璨的光环和数不清的荣誉、奖金,而我看到的却是光环背后,他们对名利的淡泊。经过45个月的努力后,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他们本可以将自己发现的提炼镭的方法申请专利,成为百万富翁。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无私奉献给人类。他们将满腔热情献给了科学研究。
看到这,我想到了中国第一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被人们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他对最高科技奖的奖金不为所动,将它们用在科研事业中,而自己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活在田间地头,用尽毕生所学,只为提高每亩水稻的产量。他成功了,从每亩200斤,到600斤、800斤,1000斤甚至是20__斤......他发明的杂交水稻,使多少挨饿的人们填饱了肚子,有了生的希望。
是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位位科学家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居里夫人传阅读心得八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