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三十回读后心得
猪八戒好吃懒做,油嘴滑舌,一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想退缩,但在师傅唐僧的训诫和师兄的教导下,渐渐地懂得了责任和担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游记第三十回读后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西游记第三十回读后心得1
首先,从书的背景看,《西游记》是一部借助“神魔”二字来表达现实意义的“现实小说”,影射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朝后期,民不聊生,宦官长期干政,社会矛盾激化。而吴承恩也正经受着这些动荡所带来的问题。作者虽一片好心,想做一代廉吏,但最终仍落下牢狱之灾。这种社会问题,使得他在晚年完成了《西游记》这部创世之作。内容中所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就影射了当时老百姓们生活的苦难;而最后师徒四人取得了真经,代表了老百姓们生活下去的决心。
其次,从书中的人物来讲,师徒四人各个都代表着当时的一类人:孙悟空代表了当时智勇双全的人,唐僧代表了心慈面软的人,猪八戒代表了贪食好色的人,沙僧代表了当时任劳任怨的人,而那些小妖怪代表的就是人们平常遇到的困难了。这些人都是当时社会上的几类人,作者通过小说影射了当时这几类人生活的状况。
最后,从书的内容说,也影射了一些社会问题。就拿孙悟空举例吧,他是非常神通广大的,一路上护着唐僧到西天取经,但是在他取经前、“大闹天宫”后的五百年间,还是被如来佛祖扣在了五行山下,包括在路上,唐僧也是随时为他准备着紧箍咒的。但是那些小妖却与孙悟空不同,在关键时刻,他们的统治者往往会出现,来一句“大圣请手下留情”,然后,孙悟空就不得不留了妖怪们的小命。如果不给他这个面子,那孙悟空脑袋上的东西就会给他“当头一棒”,他也就无路可寻了。这就体现了统治阶层们的不正之风,影射黑暗政治环境后的无力和无奈了。
所以,《西游记》通过背景和内容,影射的是当时的社会问题,也给当今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让我们为之思考。
西游记第三十回读后心得2
《西游记》是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好书。它充满了离奇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故事。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电视上接触到它,每次看电视或看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并且每每读《西游记》,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沉浸在那精彩的故事情节之中……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这本书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他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认为最吸引我的是猪八戒。虽然有很多人都不喜欢猪八戒,认为他好色、贪吃、懒惰、爱贪小便宜等,并且没有优点。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尽管他有很多缺点,然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我要在这儿为他正名。
我认为猪八戒有能吃苦、强硬、勇敢、单纯、心直口快等优点。
且说猪八戒在高老庄时,文中描写到:“他的模样高高壮壮的,浑身都是力气,干活从来不费力,挑水劈柴扛粮食各种活都能,一人当三人使,而且干活很勤快,没有父母兄弟,没有家庭负担,除了食量很大,一顿要吃百十来个馒头,其他都挺让人满意的。”这里详细刻画出一个勤快、力气足、食量大、吃苦耐劳的优秀人物形象,丈人也称他为:“倒也勤劳,耕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这难道不是他的优点吗?
在降妖途中,猪八戒尽管被捉走也往往是骂不离口,从不低三下四地向妖怪求情。他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斗争,对妖怪毫不畏惧。他也常常和悟空协力合作,打得妖怪纷纷逃走。
他心直口快,从不隐藏什么,有什么就说什么,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它的豪爽、大大咧咧。
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也值得我为它正名。听了我对他的描述后,你们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西游记第三十回读后心得3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事。这一路上,他们求取芭蕉扇,翻过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让我想到了它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觉得自愧不如。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孙悟空是一个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__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如果我们能一件事从头到尾,不管我们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这对我们说也是好的,因为我们去做了,而且已经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