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心得(2)
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更不用说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了,所以父母要做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用一颗充满关爱的平常心去正确的引导教育。趁孩子还未长大之前,尽可能多的和孩子一起共同参与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享受到更多除了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粮。同时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不等同于放纵。对于家庭教育,我们做父母的也处于一个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我相信,通过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再与幼儿园的配合,一定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心得3
“追求赢”到“学会输”
有一年,我见我们全运会柔道冠军的时候,觉得很受启发,问他心得,他说我们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第一课就是学会摔倒之后不受伤,你首先必须不断地被人打败,然后你会滚翻,用特定姿势确保你倒下之后,伤不了你。他说这是最重要的一课,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失败之后不受伤,在失败后看到光明。
我曾经和白岩松老师交流了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心得。两个奥运会的转播,他都参与了。在北京奥运会上,他的感觉是。我们的运动员只会赢,赢了之后热泪盈眶,我们不会输。在伦敦,他感觉到,欧洲运动员都学会了输,他们即使拿个第6、第8、第21,都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那个过程中已经有了收获。比赛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段而已,并非全部。
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我的儿子他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他的爷爷下军棋、围棋、象棋。为什么?因为每次都是他爷爷输给他。后来我看不下去了,我和他下.每次都会让他输。尽管他不愿意和我下,但我每次让他必须跟我下,让他必须学会输,不然这样下去特别危险。
“我希望孩子在学校办的社团都垮过一次”
什么叫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经受挫折的时候,知道有光明。为什么有些孩子跳楼?就是他们经受挫折后,就觉得完了.人生一败涂地了。人生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要让孩子知道,败了不要紧,败了一定还是有光明在的。但是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只有让他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去寻找,他会发现还有一线亮光.慢慢地就可以走出来了。多走几次后,他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人生风险自然降低了很多。
在十一学校.我们一个学生创业的基地——松林书苑,这里会不断挂出“重新开业”的牌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司“死了”,“死了”后又重新开张。说实在的,我知道我们十一学校有200多个社团。但我也搞不懂究竟是多少个,因为今天建了两个,明天垮了三个。
有人就说,你能不能派老师专门辅导下,让他们别垮了,我说不可以。因为一旦老师介入,学生的很多东西就得按老师的想法做了。而且我希望孩子的社团在学校都挎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这里垮了比到社会上办公司垮了的成本低多了。
我经常要向学生道歉
在十一学校,有个“道歉日”,是每年的10月12日。由来是有个秋天,学校着急栽大树,结果这个大树晚上十点以后才让进五环内,所以拉到学校已经是凌晨12点了,但又必须种起来,就安排在学生公寓旁边栽。那时候,工人没太注意,吵吵闹闹,把好多学生搞得没睡好。
学生当天晚上就给我发短信了。我就告诉总务处,不断地启发他们。他们终于在我的启发下,在学生的公寓楼,向全校贴了两封“道歉信”,向学生道歉。这一道歉,学生马上就变了,学生就觉得,我们也得道歉,不该这么计较。所以,后来这一天就成为学校的“道歉日”。
2011年的校运动会,一个班经过主席台跳舞的时候,老师把音乐给弄错了。怎么办?教导处老师写道歉信,道歉。老师们可能感觉。无所谓,但孩子不得了,原本排得那么好的舞蹈,音乐给配错了,多难受阿。但老师一道歉,就消气了。
我也经常给学生道歉。有次中国教育学会临时安排我到台湾去,平时我的出访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但因为我是学会副会长,他们说在台湾有个论坛没人去,临时让我过去,我没办法推辞。但是和孩子们周一的“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两个星期前就已经约好了,我去不了。怎么办?道歉,给所有学生写道歉信,后来学生们也原谅我了。回来后我给大家补了饭。
从我经历的种种总结得出,当我们学会输时,孩子也学会榆了。对人生而言,学会输是很重要的。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心得4
一、保持孩子“本色”不等于放任自流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水到渠成的事,到时候自然会达到应该达到的样子,所以万事不管,给老师一个“本色”的孩子,一张正宗的“白纸”。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1000名儿童追踪研究的结果证明,1-4岁幼儿的智力发展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期。儿童2岁时脑重达到成人的70%,6岁已达成人的90%,智力达到8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儿童天资发展的关键在于出生后头三年孩子的经历,也就是在于脑细胞生长发育时期孩子的经历。因此,没有生就的天才,也没有天生的笨蛋,关键在于脑细胞所受刺激的多少。如果对孩子在发育的关键期放任自流,不管不教,没有给他足够的刺激,其结果和可能就如同布卢姆所说的那样“幼儿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的儿童,永远达不到他原来应该达到的高水平”。
二、培养孩子自觉不能不闻不问
大人有时还会犯不该犯的错误,何况是自控力很差的孩子。教育学告诉我们,要到达自律,必须经过漫长的他律过程。有一本名为《千万别管孩子》的书,初看书名时会吓人一跳,读后才知道它是倡导一种新的理念──自主教育,这里的“不管”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不管中“管”,给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它对父母的要求提高了,如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激励和启发教育,耐心倾听孩子心声,用赞美、鼓励引导孩子,给孩子正确的爱,对孩子进行必不可少的挫折教育等。据调查,成绩好的学生90%以上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良好的生活习惯迁移过来的,那么良好的生活习惯又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无疑是家庭教育。所以说,父母责任重大啊!好的习惯,孩子将一辈子受益。在孩子没养成良好习惯时,父母就应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而且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造成前功尽弃。因此,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就科学地管管他吧!
三、没有绝对民主,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
家庭教育需要民主,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自信心强、性格独立。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有些事情对错原本就有定论,怎能因为孩子一些荒谬的理由而动摇。这种“民主”,只会助长孩子的诡辩恶习。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它在操作时分四个层面:·赏识孩子正确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正确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绝对不能姑息迁就,而以何种方式帮助他改正,却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把赏识教育当成灵丹妙药。在赏识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要赏识其他孩子,你行别人也行,这样孩子的自信就不是盲目的自信。
四、进好学校把孩子“全托”选择一所好学校是父母的明智之举,它会让你安心、放心。但这并不是说,只要进了好学校就一劳永逸了,就不用管孩子了。要知道,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竞争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父母身上。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最清楚,通过及时和老师交流,能使老师限度的帮助孩子打个比方,老师就好像雕琢玉石的工匠,但如果把探矿寻宝的任务也一并交给他们,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父母能够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老师才能挖掘出学生深藏的潜能。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心得5
我班的曾龙小朋友每回到午睡课时,就和我大眼瞪小眼比赛,我常常败下阵来,不盯着他了,顺其自然,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幼儿就行了。
细细想来,他的午睡课在小班阶段就睡得比同龄孩子少,在中班阶段睡着得时间越来越少了,我观察到他在被窝里老动个不停,当他与同伴说话,我会制止,鼓励他俩进行比赛,常常是同伴睡了,他还没睡。他的入睡点比同龄的孩子晚,精力旺盛。就拿一次他带病来园上课来说吧,在午睡课时,他翻来覆去地动个不停,我说:"曾龙,你今天上午呕吐了,现在赶快睡,休息好了才玩得动。"他点头答应了,可最终仍没睡着。今天我盯着他,看他哈欠连连,我就悄悄巡视其他幼儿了,结果当然是没睡着。有时剩他一人没睡,我盯他看,整个午睡室静悄悄的,我的眼皮都重了,想睡了。有时我发现他也很努力地睡,可就是睡不着,看着他烦恼的样子,我就放手让他管住自己,叮嘱他不能影响同伴睡觉。
在平时我也会和他家长联系,让他早上早点起床,跟全班孩子讲讲午睡的益处,他有点滴进步,适时表扬。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心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