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关键词: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读书
德洁0 分享 时间: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永远不要忘记,孩子们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1

4月份的阅读书籍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一年前,听着这个书名大脑中产生好多疑问:第56号教室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室?有什么样的奇迹产生?本月有幸又拜读了一遍并聆听了金老师的线上领读,让我对这本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部分:信任为基础。多数教室以害怕为基础,我们的教室却以信任为基础。信任就如一副粘结剂,把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紧紧的粘合成一个大大的“我”,“我”有一个目标就是不断的努力,精进。以信任为基础,孩子不再为做错事受挨骂而害怕,而是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了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很少有人能像雷夫老师一样把能持续获得孩子的这份信任看的如此小心翼翼,日日反求诸己,维持像他们要求这份信任的资格。而反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要求孩子这样,要求孩子那样,对孩子的行为总会有一丝不信,言语中或带着讽刺或嘲笑或威胁,可怜的孩子总是默默的忍受着,由于害怕而不敢发声,按着你旨意行事。而越是这样,亲子间信任的基石就会慢慢裂缝,直至坍塌。没有了亲子间的信任我们”幸福家庭”的口号就变成真正的口号了。我们需要给孩子信任,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态度温和的告诉他正确的方法,而不是指责和埋怨。最关键的是需要在孩子听的懂得时候告诉孩子什么是“信任”,告诉他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的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更需要和孩子分享玩信任练习的经验,让他能直观的理解。(P8,有人向后倒,有一名同学接住。这种接人游戏就算连续玩过100遍,只要有一次朋友开玩笑故意不接住你,你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不管他怎么道歉,承诺再也不让你摔倒,你就是无法不带一丝怀疑地向后倒了。)

第二部分:合乎逻辑的规则。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更需要合乎逻辑的规矩,让孩子明白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这些规矩要看起来合理和公平,比如当我们在制定家庭公约的时候,仅拿孩子的问题说事,制定的公约仅让孩子遵守,这样就显的不公平,合乎逻辑的办法是应该全家都要遵守。不合乎逻辑的规则会让孩子表面上迫于压力会遵守,但是内心确会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满。

第三部分:激情的榜样力量。做一件事情,光喜欢还是不够的,只有有激情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而雷夫老师正是有这样的激情和情怀,才会真正的帮孩子考虑,想着法儿帮孩子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能买到便宜的吉他,想办法认识乐器店的老板,并和他做朋友,以后孩子们只要谁想去买,报一下雷夫老师的名字就能买到价廉质优的二手吉他。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实验器具,私底下告诉那些希望送礼给自己的家长,如果捐助些实验器具就更棒了,渐渐的教室里的实验用具就越来越多了,孩子们做的实验也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事情雷夫老师做的很多很多,我想除了情怀和激情,别无其他。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激情不够,光想着孩子怎么做,自己是否先努力去帮孩子多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让孩子做之前,自己要先充分的了解和弄懂,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因此,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产生奇迹,我想是因为它拥有了一些其他教室没有的魔力:信任、合乎逻辑的规则、充满激情的榜样力量、家的温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下月践行的就是“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完成的,自己也要完成。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2

暑假里,我服从校领导的安排,假期里进行自我学习,我认真的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真是一本好书,对我们一线教师最有好处。看了之后,我深有体会。

雷夫,一个平凡的教师讲述着一个不平凡故事。他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漏雨的小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__年,这间教室被称之为56号教室。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读了这本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自己的`感受。

一、为奉献而感动 。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 点到下午2点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

二、为疑惑找答

细细品读这本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可以直接操作的东西。例如本书的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为我苦苦寻觅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书中第4页有这么一段话——真相很简单:这年头,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读到这里,我很受触动,雷夫将我们教室的现状概括为“害怕”两个字,一针见血。读到这里,我也很害怕,事实上,我们真的就是深陷在相同的陷阱里。就像雷夫所说的,我也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喜欢他们的班级,而且学到了各种美好事物。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以后在一线的工作中,如有困惑,我还会认真阅读,从中获得解决疑惑的方法,这真是一本好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3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这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尹建莉在推荐序中写的一段话。正是这段话让我在刚刚开始翻阅这本书时就被深深地吸引。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以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应该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让我敬佩的是雷夫以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中,并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我相信能在56号教师里和雷夫一起学习,是学生们的一大自豪与荣耀。雷夫是上帝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虽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但雷夫却是一个通才。他在第56号教室不仅教学生各科,还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且细致入微。这让我着实自愧不如。同时他对我们语文阅读也提出了个性化的见解。他提倡要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这和我们新课标所倡导的大量阅读、终身阅读思想不谋而合。我觉得,这不只是巧合,而是儿童发展的真正需要。

在谈到阅读时,雷夫提出了几点举措:

首先,需要大人的指导。雷夫老师用了一个孩子挑选食物的例子说明对于孩子的阅读,大人帮助的重要与必要。我把他盘子上的"垃圾食物"拿走,帮他做更明智的选择。或许他会有些失望,但他很快就会恢复体力,度过美好的一天。因为我年纪比他们大。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语是因为教师比之于学生而言具有文化上的优势。这提醒了我们,在提倡生本教育的今天,同样不可忽视教师的作用。我们应该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

14070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