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大学生村官工作感悟,大学生
文凤0 分享 时间:

大学生村官是指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选派或培养的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大学的基层工作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优秀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优秀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1

选派大学生“村官”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们如何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在农村这个天地里锻炼成长,我认为,要从十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要穿农民衣。“穿农民衣”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这一要求的核心就是,“村官”要像一个农民样子,在穿着上与农民差距太大,溶不进群众。衣近群众亲。要溶入群众,“穿农民衣”是前提,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染发,做到“一辆自行车,一支手电筒,一双胶鞋,一顶草帽”“四个一”,简单实用,干净整洁,清清爽爽,一下子就从衣着上拉近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

二是要吃农民饭。湘西的农村很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但与城市差距仍很大。“村官”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农门可能就很不适应。“村官”下去后,在吃农民饭上要特别慎重,注意好三点:第一,要敢于吃饭。特别是在访贫问苦中,要敢于与群众同锅造食,粗茶淡饭不嫌弃。第二,要善于吃饭。要慢慢适应吃土家苗寨的“炊炉子”、“火坑饭”。按顿补给老百姓伙食费,不要让群众吃亏,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第三,要从吃饭中发现问题。老百姓生活好不好,困难不困难,从吃饭中可一目了然。

三是要住农民房。大学生“村官”下去后,当地党委、政府、村委会很关照,会把最好的房子给“村官”住,尽力会让“村官”住得好、留得住。而作为“村官”在住房方面,要注意处理几个问题,一是不要嫌弃,条件差要克服,因为“村官”到基层本就是来锻炼的,本就是要有吃苦的打算;二是要尽力自己克服困难,特别是生活设施条件差等方面的困难,适应农村的新环境;三是要尽力不给住户添麻烦,有空了打扫打扫院子,帮助住户做一些家务,不做客人做主人。

四是要讲农民话。大学生“村官”从校门到农门,学生腔会很重,书面语言会很多,“普通话”也很多,一些农民群众听不懂,难与群众打成一片。在这方面,大学生“村官”要多学当地语言。特别是土家语、苗语,懂得一些简单的常用词汇,用当地语言打个招呼,问个好,无形中就会拉近与村民距离。同时,也增加自己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本领。

五是要走农民路。湘西的农村贫穷,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村,交通不便,通村公路等级低,到组入户得靠走路,我们的大学生“村官”就要穿上胶鞋、套鞋,学会走山路,学会走泥泞路,学会走夜路,学会走赤脚路,经常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同时,要尽力向上级申请、组织群众改变路,把泥路变成水泥路,让农民群众因此而走上一条“富裕”之路。

六是要干农民事。很多大学生“村官”下去后,感觉无事可做,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与农民打成一片,没有干农民事。干农民事是大学生“村官”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深入调研,把村里的发展思路理清楚,把村里的资源优势弄明白,请教专业大户、农技部门、科技专家,成立好专业技术协会,把产业做大。同时,也可以与村民合作,在“做好一亩田、种好一亩菜、栽好一亩果”等方面下工夫,亲自示范做引导,把农民群众引上致富之路。

七是要尊农民俗。湘西是民族地区,各个民族风俗各有不同,吃饭、喝酒、婚嫁等均有很多特定风俗。大学生“村官”入村后,要深入各民族群众中,向村支两委干部请教,向村中老人讨教,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说的话不说,不能做的事不做,真正入乡随俗。

八是要拜农民师。大学生“村官”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拜农民为师:一要学习农民群众勤劳、朴实的品德,学会做人;二要向农民群众学习干农活,懂得“五谷”来之不易;三要向农民群众学习勤俭持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四要向农民群众学习吃苦,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九是要交农民友。在交农民友方面,要将视野放宽一些,,既要交村干、党员朋友,也要交普通群众朋友,同时,更要与老、弱、病、残群众成为朋友,做到无话为谈,亲密无间,为他们帮困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真正做到“村官”三年、朋友一片。

十是要做新农民。大学生“村官”要通过穿农民衣、吃农民饭、住农民房、讲农民话、走农民路、干农民事、尊农民俗、拜农民师、交农民友,将自己真正融入农民群众中,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引领群众、帮助群众走上富裕之路,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

优秀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2

作为大学生村官已一个月之久,在这段深入基层的锻炼中使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调研,发现农村工作需要做的太多太多,同时也发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既然国家信任我们,委以我们担当村官的重任,那么,我们就应该发挥自己所有的特长,展现自己所有的能力,尽自己最大力量,造福一方子民!

怀着满腔热忱的大学生们刚迈出大学校门,即使是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也并非全面而真切的了解三农问题,退一步讲,纵然大学生们所学的专业对口,但是从书本知识的掌握到实践经验的取得,还需要相当长的实践积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象牙塔走到最基层,大学生村官首先应放下身段,接上地气,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诚心与农民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先当村民,就是要尽快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大学生有文化有素质,但不要在农民面前摆架子,发高调,一定尊重农民和农民打成一片,不妨多到农户家坐坐,多去田间地头跑跑,多和农民拉拉家常,在这个过程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只有真正融入到农民之中,他们才会信任你,支持你,而这种信任和支持就会变成对你今后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大学生们都有好高骛远的缺点,我们应该尽快走出这个误区,我们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尽快将自己的学识以合适的方式与农村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可能有的大学生初到农村,感觉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对工作无从下手;也有的本来就没打算在农村扎根并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只想虚度的混过三年,等考公务员加分,其实这些想法均不是大丈夫所为,没有负担起这个重任的雄略和胆识,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这样走过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我们大学生村官,要树立先当小学生后当大学生的意识,虚心的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同行同事学习;要时刻保持朴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多研究、少空谈,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农村苦一些,但能锻炼人;农村累一些,但能考验人。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即使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相信今日在基层一线经风雨,明日必定是绚烂的彩虹。

深入基层的这段经历,必定会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谱写不朽的诗篇,必将成为我们收益终生的财富,大学生村官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脚踏实地,搭当起这个重任!

优秀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3

8月11日-17日,我有幸参加中组部、农业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班安排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培训基地,共有来自云南和贵州各村的100名大学生村官参加学习。在这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期间,我收获了很多,有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农村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也有云南、贵州两省大学生村官之间的浓厚友谊,因为此次学习培训,我们聚在一起,交流心得和感想,抒发理想和抱负。这都要感谢中组部、农业部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贵州核桃坝村培训基地,感谢各位老师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为期一周的培训紧凑灵活,课程安排包括理论讲授、实地考察、分组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学习了农民精神培育、强农惠农政策解读、创业意识与理念、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变革、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形势与任务;实地现场观摩培训基地及遵义市湄潭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现场、生态文明经济区发展情况,重点参观了解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万亩茶海种植基地发展情况和阳春白雪茶叶加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100名学员分为五组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交流自身工作方法、创业经验及发展规划;同时也进行了创业实操和训练,优秀村支书、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增长了见识,感触颇多,对我日后开展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一周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增长了见识。参加此次培训,自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刚到培训基地的那一刻起就触动很大,拿自己任职的村与核桃坝村来比较,差别很大。核桃坝村这里不像是在农村,而像是在旅游休闲庄园,这里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街道卫生整洁、经济发展水平高,这里因茶出名,因茶富裕,全村发展围绕茶叶,种茶、制茶、售茶、茶旅游等等。还有离培训基地不远的兴隆镇田家沟村,通过实地参观田家沟新农村建设,见到幢幢小洋楼、宽敞水泥路、丰富多彩的村民文化生活图片资料,给了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经验,也给我们留下的诸多思考。

二、坚定了信念。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工作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有时下村民小组开展工作,和村民交流沟通,他们会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怀疑我们不能干好农村的工作。通过此次培训交流,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们一如既往的扎根农村的决心,特别是贵州毕节优秀大学生村官周靖农村工作成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想在未来的路上,我一定会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142096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