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运动史观后感及心得7篇(2)
推荐文章
作为新青年,应该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力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是彰显实力的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有发展,民族就有希望有活力。本文由文易搜高考作文编辑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青年运动史观后感及心得(五)
时代的洪流不断奔腾,实践的脚步从未停止。回顾历史,马克思洞察历史规律,自觉担起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林觉民牺牲个人幸福,拯救中华民族;面对疫情,医护人员主动前往一线,拯救病患。无数有志之士自觉担起时代重任,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为“我们的使命”不懈奋斗。
五四运动时期,数万万名中国青年不愿做屈服的羔羊,演奏出了一场“四万万人齐声唱,甘未民族赴火场”的壮烈高昂之歌。只因他们,中国才免遭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五四青年承担起了旧中国给予他们的使命,救民族于危难。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我们的使命”又将是什么呢?
我国虽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但仍存在着许多发展问题及国家安全问题。世界虽表面看似平和,但战争冲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存在。我们的使命在我看来,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要心怀祖国与人民,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又如何完成我们的使命呢?
首先,我们先要确定好自己的志向与目标。有了发展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正如瑞典公主所说:“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坚定的人生目标,加上长远的规划便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完成我们的使命,奋斗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奋斗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奋斗是永不过期的通行证。不懈地奋斗,不懈地奔跑,哪怕成功的道路布满荆棘,哪怕一次次失败受挫,我们都应怀着一颗勇往直前的奋斗之心,去博得我们美好而光明的未来。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加入“抗击疫情,使命有我”的行列,体现出了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相信经过这场战役的淬炼,我们会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自信的胸怀,更加坚毅的信念去实现我们的使命,加油吧,少年!
青年运动史观后感及心得(六)
直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_大上说的一句话,依然在我脑中徘徊,这句话是这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也就是说,中国梦的重大担子,现在落在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的肩上了。
不知道你们走在校园上,有没有留意到这么一条横幅“学文习武两不误,保家卫国一肩挑。”这个是大学生征兵入伍的宣传标语。但我觉得,它应该还有另一层意思: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业上的学习,还要时刻武装自己的头脑,把自身的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结合起来,主动承担伟大的中国梦。
我们总感觉中国梦离我们很远,我们瞎凑什么热闹。然而,在广商,我看到过关心国家大事,具有钻研精神的老师;我看到过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师姐;我看到过严于律己,有思想有抱负的师兄;我还看到过集体观念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所以,我们并没有瞎凑热闹,而是一点一滴地在为之努力。
你们知道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那会,有多少名党员吗?_多名。那现在呢,截止到20_年为止呢,又有多少名党员?是以千万作为单位算,八千九百多万。在这么多名党员里面,在大学里就成为党员占的比例很大。也就是说,大学生里,是有很多人想要加入党组织,成为党员的。那么想要成为党员的目的是什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途径。因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党上下齐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望过去,近现代史上的中国,经历过一段阴暗而又艰难的日子,中国人遭列强欺辱,中国内政不稳,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所以,多少革命先烈的浴血牺牲,多少创业先驱的呕心沥血,多少仁人志士的不屈不挠,奋力抗战,才换来今天中国的强大,才换来今天中国人能昂首挺胸。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这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美好的现实!那我们要怎么做?从两个方面来行动,一个是大方面,另一个是小方面。先说说大方面的:首先,要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因为祖国的自然资源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其次,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就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第三,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如果没有千百万名解放军战士和公安队伍,没有每个人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今天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小的方面是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的,这表现于,我们在学习上的进取、生活上的恪守己心、工作上的严于律己、思想上的勇于探索。
十_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我们的初心是爱国,使命是实现中国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我们身为一名大学生具有的优秀特质。这个优秀特质引导着我们在学习中,领会十_大精神的核心要义与精髓,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持初心,督促着我们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
青年运动史观后感及心得(七)
人们谈论教育,喜欢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但是,我还是喜欢鲁迅先生的比喻描述:年轻人是小溪,清澈一点好,不会浑浊不堪。
鲁迅先生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把青年人描述成为一道道小溪,意思就是,青年人个性独特,思想活泼,富有前途,保持着新鲜与活力,保持着好奇与创新。
不过,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还得把鲁迅先生说的话,细化具体一下,或者说清楚一点。
小学生好比小溪水,从大山深处流出来,保持着大山的本质,点点滴滴亮干净,清晰自然,流淌不息,活力四射。
新时代的儿童,可以说都保有这个特点,清新活泼阳光,我们摆脱了对小家小巷小村的依赖,有一种奔向富裕的内心愿望和自在要求,我们阅读的书籍,就好像睁开的眼睛,放出眼光,不光是知道眼前三寸远的知识,我们还需要大把大把地吸收历史和前人的知识,成就一个渐渐长大的小溪流,富有活力。初中生好比小河水,观看两岸风景,吸收沿路风物,听从需要,可以灌溉农田,也可以蓄养鱼虾,还可以映照生活,跟人们握手言欢。
新时代的青少年,不再是被动学习的人,而是主动求职的人,我们学习的课程,不再是语文、数学这简单的几门,而是六门十几科,我们的同学也不再是小地方的几个人,而是融合了各地的人群,各人都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高中生好比大江水,不但吸收沿途的小溪小河的水流,日长夜大,江流不再是弱不胜风的小妞,而是茁壮成长的汉子,藏蓄能量,富有冲力,托起舟船,养育发电,给老百姓带来美食、力量和光芒。
我们不再是朝下游走的水,而是鱼儿来往,船儿往来,水流左右冲刷,上下腾挪,把力量发挥到极致;我们不是孤家寡人,而是大家彼此融合,理想、志向、尊严、力量;我们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古今中外,都汇集到我们的心中,知识科学都成为我们的手臂。
我们即将奔扑大学,用长江黄河两只手臂,抱着中华,流入大海。大学就是那海洋,需要我们富有强大的本领和无限的能力,看一看,理想的大学在朝我们招手致意:你不来,我不老……
青年运动史观后感及心得7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