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好公民心得体会

关键词: 做文明好公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文明
启智0 分享 时间: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做文明好公民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做文明好公民心得体会1

学习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其中实施细节中首先就提到: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分看重成绩和分数,弱化了文明养成教育,从而导致违规违纪、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理性地判断是非美丑、荣辱善恶。

那么, 如何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呢?

一、创设一定的文明礼仪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

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而学校又是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1、从校园环境入手,做好校园文明礼仪环境建设

在学校设置展板,张贴《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我校养正至善,汇至行远的校训和言行和雅 至善至美的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一个人的文明礼仪和气质修养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如: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公德,爱护环境。

二、榜样示范,言传身教

1、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师德规范中,对于教师的思想、行为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实就是指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出榜样,让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再加上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极其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低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他们的成长是通过模仿他人而进行的,而教师就是这个他人中的重要他人。低年龄段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永远是权威,永远是最让他们觉得钦佩的群体,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在他们心中拥有着不可置疑的重要性。所以,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我们不仅要保持威信,还应该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树立优秀学生榜样。

我们说教育方法其中有一个就是树立榜样,很多老师喜欢树立一些名人给学生作为榜样,但往往效果不大,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低端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阅历不多,对于那些所谓的名人不了解,这些榜样对于他们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这种时候,可以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知道,只要他努力一点也是可以成为榜样,让他以身边的榜样来激励自己,养成良好的额行为习惯。

三、多种渗透,促进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发展

1、课堂教学主动渗透

在指导纲要中提出,首先应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我们可以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思想品德课为主阵地,与各个学科相结合,逐步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做到全员育人。

2、课外活动丰富延伸

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外,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丰富延伸。其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采取讲故事、文艺演出、辩论会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黑板报、宣传展板、校园网站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社会公益活动:这是指集体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的活动。它包括环境保护、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紧急援助、青年服务等。这类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整合家校,形成合力

家长式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文明礼仪形成与否不能单纯依靠学校,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为家长讲解文明礼仪知识,让家长形成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意识;其次,我们学校现在也在建立家校同盟会,可通过家校同盟会,组织家校活动,进行亲子互动,让家长在亲子互动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这不是一句空谈,而要落足于实践,真正用心去进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正如前文所提到,教师的榜样力量更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低段的思品教师,我更是时刻努力着、思索着,为培养出优秀而懂文明、有修养的学生而奋斗!

做文明好公民心得体会2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大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居住的家园,我们住在这里,就应该爱护它,爱护它的环境,爱护它的花草树木,爱护它的一切。胡锦涛同志在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现在的我们对于生态还很陌生,但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并不陌生。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污染物大量排放,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无疑成了我们的头等问题。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保护我们的环境,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的问题做起。比如说,垃圾分类。我们每人每天都会扔垃圾,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垃圾会被扔到垃圾场,但是垃圾场的费用是昂贵的。人们大量的排放垃圾,工厂农业大规模的生产垃圾,这样做我们的`地球还会好吗?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日子还有多久。所以,我们要垃圾分类。其实,垃圾分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难,如果我们勤奋一点,我们的家园正在向你挥手;如果我们少玩一点电脑,剩下来的时间倒不如去垃圾分类;如果我们节约一张纸,就等于救了一棵大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保护环境,这毕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废物利用,节约能源,这对我们来说很难吗?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污水排放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如果我们节省一点,北方的旱灾不会这么严重。我们可以利用洗菜的水来淘米,用洗澡的水来与拖地,用洗衣服的水来冲厕所,总之,废水再利用的例子远远不止这三种,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节约用水,就会节省下大量的水去做它应做的事。也许我们经常会看到水在没人的情况下大股大股地流,这看着不寒心吗?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不节约用水,那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泪水。让我们一起节水吧!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这不单单的一句口号,而是行动前的鼓舞,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植物多样,环境舒适,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做文明好公民心得体会3

14356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