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遵纪守法心得体会

关键词: 学生遵纪守法心得,学生遵纪守法感悟,遵纪守法
启智0 分享 时间:

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遵纪守法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学生遵纪守法心得体会1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省行党委审时度势,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对内控合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特别是“四个规范”(即规范经营、规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核算)、“三个严格”(即对员工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当前经济下行、内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要求的提出,对于提高全行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实现从严治行工作目标,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必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建行的一名员工,如何紧跟省行党委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我认为要从立足“四讲”入手:

一、讲学习,确保知行合一。古人云:不立规矩,难成方圆。这些规矩,具体对每一个公民来说,就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安守本份,不越红线;对建行的每个员工来说,就是既要尽公民之责,同时还要遵守建行内部的规章制度。“头上三尺有神明”,这里所说的“神明”就是规矩、法律、制度。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高悬在我们头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每个人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违法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遵法守纪的前提就是要学法知规,无知就会无畏,无畏之后行为就会无边。建行每一个员工,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要时刻加强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知道违反禁令、规章、法纪的严重后果,勿以恶小而为之,严守道德底线,不触高压线,做到知行合一。

二、讲纪律,提高执行力。“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工作中我们要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来要求自己,自学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认真执行中央、上级行的重大决策部署,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主动维护党的团结,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坚决遵守组织程序,不越权办事、先斩后奏;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不欺骗组织,跟组织讨价还价。只有确保全行每个员工都有执行力,建行这个团队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让竞争对手永远生活在我们的阴影之下,才能确保建行衡阳分行永远被模仿,从来不会被超越。作为中层干部,要时时、事事、处处走在讲纪律的最前列,对于分行安排的工作、布置的任务,不讲价钱,不讲困难,自觉将思想行动与分行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要管好人,看好门、做好事,上为分行分忧,下为员工解愁,规范经营、规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核算,确保业务发展和风险案防两不误。

三、讲责任,做好表率。要敢于担当,牢牢树立责任意识,对员工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担当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一种忧患意识。普通员工就要勤勤恳恳办事,老老实实做人;中层干部就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当前,建行的转型发展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全行员工一定要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不辱使命,以行兴我荣、行衰我耻为己任,敢于应对,主动作为,只争朝夕,大力弘扬正能量,为建行事业添砖加瓦。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行的中层干部,是领导联系员工的纽带,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既是管理员,又是营销员,是建行发展的中流砥柱。增强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是建行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讲感情,提高自身修养。修养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个讲感情的人,必定是一个守志向、守廉洁、守本份、守清贫、守气节人,做好了这些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个高尚的人。王岐山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国家”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一个讲感情、懂得感恩的人,首先是一个爱自己、爱亲人、爱家庭的人,只有从身边做起才有资格谈论爱国家、爱建行。我们每个员工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亲人的一份牵挂,平平安安上班来,高高兴兴回家去,家是人生的港湾,家人的期盼就是港湾的航标灯。如果触犯法律,身陷囹圄,甚至与亲人阴阳两相隔,我们还怎么尽孝?如何尽忠?讲感情、关爱家人的最好方式,就是遵法守纪,大力弘扬建行企业文化,让家人放心,做一个优秀的儿女、称职的爱人、合格的父母,守住人生底线,让家人少一份担心,多一份幸福,天伦之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每一步都走得平稳、走得舒坦,人生才不会跌跌撞撞、磕磕碰碰。

学生遵纪守法心得体会2

在人们的口中,常常会出现“遵纪守法”四个字,这四个字对大家是是熟视无睹,人人口中都嚷嚷遵纪守法,那你做到了吗?

星期六,我们我们学校举行活动,家长也来参加,学校在邀请函上也写着“所有车辆不能进入校园”但是,还是有些家长带了小车来。活动结束后,我和同学有说有笑的走出校门。总算没那么拥挤了,我心想:平常,小小的鸡巷里,挤满了车子,交通堵塞,车子和车子之间没什么距离。我们急着赶回家的小学生不禁抱怨道:“这些家长,明明在鸡巷路口贴有告示,都说了车子不能进来!”话音刚落,就听见吵架的声音,原来是载着鸡笼的摩托车刮到了一脸崭新的小车,两位车主就大吵起来。摩托车进来还可以理解,但小车……如果大家都遵纪守法的话,也就不会这样了。等我回过神来,看见一位交警正在罚单上刷刷的写着,一定有哪个家长不听劝告,没有遵纪守法就挨签罚单了。

要做到遵纪守法很容易,就拿小学生来说,如果小的时候能够养成好习惯,那也不会像中央十二台所说的青少年犯罪行为,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这是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在百度上,我一打上青少年犯罪这几个字,我的手抖抖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因为有太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案例,例如上网了,没钱就偷父母的,投不了父母的钱就抢劫,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同学们,遵纪守法是多么的重要,要从小做起,网吧、毒品、冲动的本性等,它们这些肮脏东西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些东西就像一个无底洞,一个恶魔的手,一股极大的旋风,慢慢的侵蚀着我们的善良,使我们生活的小船摇摇欲坠。但是,只要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遵纪守发的公民,这样,那些东西就对我们敬而远之了!来!从小事做起:不吐痰,在公共场所不骂人,不乱扔垃圾……

学生遵纪守法心得体会3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才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什么叫遵纪守法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人走在马路上行走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被车撞伤,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学校也有学校的“法”,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有的同学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他们对校纪校规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中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旷课、偷窃、为一点小事结伙打架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这些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命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行为的必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现如今青少年犯法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势在必行。遵纪守法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他就有多大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做一个懂得遵纪守法的人并不“吃亏”。一个有法制观念的人,他的守法行为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并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好象,如果你诚实可靠,那么你就会获得大家的信任。这样,你做任何事情就顺利得多。如果你关爱他人,你就容易得到别人的关心,从而形成有利于合作的环境和氛围。如果你保护自然环境,宜人的环境就是对你德行的回报。因此,我们要从生活点滴做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作为新时期中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才会更加地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一起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做一个新世纪的遵纪守法的合格的中学生。

学生遵纪守法心得体会4

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光荣任务。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劳动者,法律素质高低越来越被重视。宪法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对未来劳动者的法律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存在,不少学生成了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失败者。他们年龄还小,心理压力大,心理发展很不稳定。在他们身上,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发生违法行为,加上一些学校应试当先,忽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极易导致上述学生造成或轻或重的法律后果,使得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因此当前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充实和完善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那么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如此之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年龄不成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得法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还表现在:由于对自我的要求过分高于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客观生活环境困难,使得他们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家庭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父母过度关怀子女:有的不惜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舒适的环境;经济条件好的,更是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要啥给啥。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气,极易导致心理脆弱。 而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都是因心理的脆弱而诱发的犯罪。

143640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