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美警察事迹心得体会
人民警察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最美警察事迹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最新最美警察事迹心得体会1
在这个舞台上,也有一些基层民警早已家喻户晓——
有暴雨中,用脸盆撑起“爱民伞”的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孙建军;有被誉为“寻人警官”的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警务督察大队民警隋永辉;有100多个离散家庭的“天使爸爸”,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公安局肖湾派出所民警邱军;有勇敢战胜病魔后继续服务群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公安局三里店派出所社区民警于伍生;有“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贵州省都匀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王焱刚……
基层民警的岗位是平凡的,他们的业绩却并不平凡。寻找2021“最美基层民警”系列“云”直播活动给了广大基层民警展现良好形象的舞台。
政治忠诚、实绩突出、群众认可、清正廉洁。
一场场直播,一次次定格,让广大人民群众记住了一个个基层民警的平凡面孔,也感受到了他们数十年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最新最美警察事迹心得体会2
1月18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当晚20时10分,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闪亮的名字——20__最美基层民警发布仪式》节目,向全社会集中发布20名“最美基层民警”当选者先进事迹,来自我市武胜县公安局的民警熊中华名列其中,也是全省公安系统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民警。
据了解,在《闪亮的名字——20__最美基层民警发布仪式》节目中,一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不忘初心、恪尽职守、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优秀基层民警讲述了“最美”的故事,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文明网、央视频、中国警察网等平台也进行同步直播。1月19日,节目还将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央视综合频道重播。
2018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选派5700余名干部组成11个综合帮扶工作队,坚决攻克大凉山深度贫困堡垒,支援彝区脱贫,确保凉山州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熊中华主动请缨参加脱贫攻坚战,挂任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禁毒专职副书记。
从伟人故里广安到700公里外的高寒山区乌依乡,面临贫困、毒品、艾滋病、辍学等多种问题交织,熊中华没有退缩,以决战决胜的信心、不胜不归的态度,对毒品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禁种铲毒,帮教吸毒人员,树新风除陋习,两年多来,走访群众近2万户次,帮扶困难群众200余人次,帮助留守学生8名。
最新最美警察事迹心得体会3
郊区两间小土房,刘家老少5口,病的病、小的小,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靠拾垃圾和租种2亩菜地维持生活。
1998年,在部队服役的陈帅开始了对这一家人的帮助。春耕了,他买来菜种,施肥、耕种;夏天热了,他买电扇、拉防晒网防暑降温;入冬了,他送去旧军装、被褥和煤炭;搞养殖,他出钱,帮着盖大棚、买猪仔……
自2004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公安机关,身为锦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突击队大队长,他带领尖刀力量,筑起人民群众的安全屏障。
“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陈帅说。
正是一件件简单平凡的小事,织就了无比坚硬的盔甲,为人们抵御了现实的风寒和生活的不易。
在帮助73岁的“流浪汉”王某利解决落户问题后,因其无法想起生日,浙江省长兴县公安局虹星桥派出所民警沈云如为他选择了7月1日作为出生日期。
“这是党的生日,也是我重生的日子。”王某利说。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户籍民警沈云如来说,这句话意味的是,让没有户口的弱势人员拥有户口,得到医疗、低保、养老等社会保障。
坚守边疆17年,扎根公安基层20年。沈云如一颗红心向党,使命情怀在肩。
这一片坚贞的红心里,也跃动着青春的力量。
1985年出生的宣恒,被誉为情报尖兵,也是寻亲达人。
身为安徽省宣城宁国市公安局情报大队副大队长,他依托“大数据+网格化”优势,每天处理数以万计的涉“疫”数据,保障了全市疫情传播扩散“零发生”。
2015年以来,宣恒成为打拐防拐志愿者,助力120多个失散家庭团圆,帮助180余名残障人员找到家。
让爱照亮回家之路的,还有41岁的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情报指挥联勤中心民警肖振宇。2017年,他加入寻亲志愿者团队,参与公益寻亲600余次,帮助500多个家庭圆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