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2)
有一段时间,《平凡的世界》始终陪伴着我,它呆过我的床头,草筐、村前一片凉风习习的树林子,伴随着和我一起到外婆家旅行。这本书是姐姐从学校带来的,不像现在书店里分上下册或上中下三册,而是厚厚的一大本,文字特别小,躺下休息基本可做枕头用。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路遥其它的文字,因为我觉得这部超常文本已经足够吊动一个中学生的胃口,用如饥似渴这个词来形容我当时的状态毫不为过。我上高中的表哥说,你一个小屁孩能读懂个什么呀,他说的或许是对的,也许以后我要经历过许多阶段,才能读懂这本书,说归说他并没阻止我狂一热的阅读,在书厨里翻腾了半天,一抽一出一本《人生》出来,说这个你也读读吧。
《平凡的世界》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书,96年的夏天我通读不下6遍,而且不止一次哭过。我博览群书的表哥却这次却不曾嘲笑,据舅妈说他读《人生》时也曾暗自流泪。现在想来,这本书之所以让一个中学生流泪,主要是情节引人入胜,平民化的写作使得他的降低了阅读门槛。一个个平凡的爱情故事,一次次平凡的思想斗争,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生死离别,人间永恒的亲情,纯洁的友情及美好的爱情,很轻易地就能打动读者。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对我们平凡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诠释,而且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战胜挫折,去超越苦难。对于身在农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许多农村青年来说这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路遥的作品显然对农村读者触一动更大,当年有许多人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许多人看到了如何去战胜挫折,去超越苦难,从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运命。
路遥离开我们十五年了,可又怎么样呢,我还是为自己当初找到这位内心强大的精神知已而温暖。许多时候在阅读关于农村文字时,以此来检验乡土生活是不是像某些作者所说的那么诗情画意。关于路遥,人们下过许多经典深刻的评论,我在这里说喜欢他的作品和跟风无关,仅仅是一种认识上的情不自禁。他的文字,的确让我在孤独寂寞中得到安慰,在柔软无助时汲取进取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4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真正意义上肯静下心来细细地去阅读的名著了。而我也慢慢的发现,我已经成为岳老师说的那种已经对这本书达到爱不释手的那种境界的人了。在这本书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优美的语句,更重要的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孙少安和孙少平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尽管他们的结局不同,但他们却都时时刻刻为家里人着想:孙少安放弃了辉煌的中学生活而回家下地干农活是为了帮助年龄大的父亲分担劳苦;孙少平来到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也是为了帮经济贫困的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人物就是孙少平了。他的生活丰富多彩:有过失落,也有过辉煌。从他第一次“失恋”起开始他就变得越发的成熟,他开始逐渐地分担家庭的困难,而同学田晓霞的帮助更让他找到了人生追逐的目标,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他不想顺承当一个农民的命运,他要打破这种世俗,到大城市里去谋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虽然他在这条道路上受过艰辛,磨难,但他从来没有过怨言。相反,他常常用自己的目标来激励自己,迫使着自己去努力,去奋斗,正是他这种顽强的毅力何不怕苦的精神,让他从一个到处找工作且吃苦卖力的揽工匠成为了吃“公家饭”的煤矿班长。
孙少安虽然没有闯出农村,但他也凭借自己的勤恳在农村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文中还描写了:从追求自己的幸福到最后屈服于生活的田润叶;与孙少平志同道合且又互相深爱着对方的田晓霞;渴望自由爱情却被家庭无情拆散的金波······这每一个凄美的爱情和感人的故事都会吸引着你继续去阅读。这本书值得大家去阅读!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5
昨天我又看了《平凡的世界》,又有了些新的想法。
我感觉孙少平只是孙少安的一个复制品,孙少安所生活的家庭属于贫困家庭,可是在那个时代家里所要的孩子注定了不止一个,对于孙少安的辍学也只有感到无奈与同情。他要开始负担这个家,可是他又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于是路遥老先生就让少平来替代他完成。
同样我也有理由相信田晓霞也是田润叶的替代品。孙少安与田润叶可算是青梅竹马,可是随着田润叶的继续求学,孙少安的回家务农,田孙两家的生活环境的悬殊越来越大,注定了他们不能够在一起。
可是我们的作者是有感情的,于是他就新创作了两个人来替他们完成。于是孙家无论如何都要供少平读书。即使随着情节的不得已发展(谁叫他们有一个太不成器的姐夫),孙少平不得以离开学校出去做工不过作者还在想办法让他能够留在城市(得到贵人办了城市户口)。
因为他不再愿意看到孙少平和田晓霞再次因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而分开。
可是事态的发展已超出了作者的设想,孙少平和田晓霞还是不能够在一起。可是啊我们不能够在看到一个悲哀的润叶啊。田晓霞也只好在一次出人意料的车祸中出人意料的解脱。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读平凡的世界心得
★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