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孝经心得体会

关键词: 孝经读书心得,孝经读后感,孝经
启智0 分享 时间:

《孝经》,以孝为中心,为历代儒客尊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读孝经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关于读孝经心得体会1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这是当孔子把孝经,讲解给曾子时,曾子发出的感叹,同时,也是我学习孝经的最大感受。孝经包含的内容太多了,太伟大了。在如何处理与家人关系、处理与同事关系、教育教学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它让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谨身节用,立身行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孝敬父母,不让父母担心受怕,不让父母因自己不良行为受侮,要努力学习工作,让父母因自己的成功而骄傲、自豪。

让我们懂得了为人处世,要“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对待长辈、上级要敬,对待上级要顺,也就是要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做好本职工作,在哪里都能扎实有效地完成相关任务,才会被上级认可,被大家所认可。

更让我们懂得了教育引导学生要“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教育学生要因势利导,顺应天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圣人“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如果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管理好一个班级,一个团队,要顺势而为,让学生学会爱父母,就要先去爱学生,给学生做出爱的榜样。要想让学生讲道德,讲道义,就要先让学生明白德的意义和内涵。要让学生不争,就要先教导学生学地礼让。要让学生有礼貌,就要先教会学生礼节,以及各种场合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要想让学生不违法犯罪,就要先教导学生哪些是不法行为,会给大家带来伤害。总之,“教之可以化民”,更可以“化学生”。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学生,就一定会彬彬有礼,有修养、有气质。这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积淀的精华,我们丢掉了他则多么的可惜。

这本孝经,应该自己学,家人学,学生学,以至于全社会都来学。家人学有利于家庭和睦,学生学可以谛造学生的幸福人生,全社会都来学,建设和谐社会就一定会变为现实。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是精僻、经典。

当我把孝经通读了一遍后。感慨万千,哎呀!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学好它,人生会少走多少弯路啊!太应该让儿子学了。于是,我以让儿子帮我背诵为名,和儿子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每天一章,半个月全部背完。“四十不惑”,可是,我却觉得仍有许多迷惑纠结着自己,学习了孝经,确实让人对人生看得更清楚了,多了几分淡定,少了几分焦躁不安;多了几分睿智,少了几分鲁莽。

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新学期,和孩子们一起再学习,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新的收获!并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精神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从小具有君子风范:“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为培养出有修养、思维活跃的学生而努力!

关于读孝经心得体会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很喜欢《孝经》里的这句话。要知道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对我们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我们的每一根毛发都来自于父母,每一寸肌肤都来自于父母,我们要好好保护好自己,不要伤害到自己,这就是孝心的开始啊。

“仲尼居,曾子侍”,这六个字能看出孔子在上课,曾子就侍奉在老师身边,文字虽然简单,可是我已经能够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说明曾子是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大孝子,在《二十四孝》里我读过他的故事。书中记载着,曾子有一天上山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一个人在家,不知道怎么接待,怎么办呢?因为过去没有电话,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结果她这一咬,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心里就觉得痛,家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就赶紧跑回家里。回到家里一看,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告诉他:“儿子,我不知道怎么找你,只好咬手指,我想十指连心,你一定能够感受到。”所以你看呀,曾子纯孝就有这样的感应。我就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他妈妈咬手指,在那么远的距离,他居然能够有这个感应。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曾子心地纯孝,心里没有其他的.妄念,

只有孝亲这个念头,念想到自己的父母,才有这样的感应。然而,现在父母经常叫我们别贪玩,好好学习,可我们时常就是玩疯了,唤不回来。这多有不该呀。

我也要做个尊师孝亲的好学生、好孩子,与老师、与父母有心灵的感应。认真体会《孝经》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因为它能教会我做人的道理: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百善孝为先。《孝经》教会了我怎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多改善自己的行为,也希望大家多多去背背《孝经》,它能教会你们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

关于读孝经心得体会3

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套《国学经典书法教材》,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书。老师让我们看《孝经》,其实我一点都不懂它的意思。然后听了老师讲解,我知道了这本书的意思。

孔子有一个学生他叫曾子,有一天,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148875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