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的心得作文
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只有经过思考,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变为自己的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月的心得作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读书月的心得作文1
20__年广东的夏天,非雨即晒,只能在家中吹着空调避暑避雨,友人介绍《三体》颇值得一看,以前没有看过长篇科幻小说,遂找到电子版抱着打发时间的目的打算慢慢读一读,不想一个多小时以后,即被大刘构建的世界所吸引,娘亲责备到:“手机上那么小的字,弯着脖子一看好几个小时,眼睛和脖子不要啦?”后来买到实体书,又仔细读了一遍,微信读书这里是买一赠一送于友人,只是偶尔点开找几个印象很深的桥段略作回味,虽说大刘的文字总被戏称“电工儿童文学”,不过读来仍是感到荡气回肠,仍能重新沉浸到《三体》的世界里。
这次得空看了看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结尾部分,一是“黑暗森林”理论的推导与罗辑以命相搏建立威慑,一是太阳系的毁灭与程心的沧海桑田。我一直认为《三体》第一部算是故事背景介绍,第二部和第三部围绕“黑暗森林”理论来展开故事,才是整个小说的核心。在现实中,物理学家费米提出了著名的“费米悖论”,大致意思就是如果确实存在外星文明,为什么一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大刘以独特的视角,以让读者拍案叫绝的“黑暗森林”在小说中对费米悖论进行了解释,同时又以极宏大的时空构建细化、延展故事,把人类文明的毁灭和延续、把以爱为标志的感性和以生存为标志的理性、把宇宙“田园时代”的过去和不断降维结局难测未来娓娓道来,令人叹息、发人深省。
再来说说人物。普遍认为第二部是写得最好的,我感觉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二部的角色构思刻画的好,铺开说可能会说很多,这里提三个名字——罗辑、史强、章北海,相对于第一部的汪淼、叶文洁,第三部的程心,这三个第二部的主角感觉更加入戏,更加深刻。
最后再说说《三体》中的金句。曾经关注过知乎上的一个话题,让大家谈谈《三体》中的一些说的非常好的话,该话题跟帖无数,比如“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等一些句子确实有很强的哲理性,第一遍读的时候为过剧情可能会忽略,但之后再读看到这些句子时真的会让读者掩卷深思,我想这也是《三体》成功的一个因素吧。
真心推荐朋友们闲暇之时读读《三体》,看宇宙之深邃、文明之存亡;感人性之坚韧、智慧之光芒;辩伟大与渺小、冷漠与热肠;思过往与未来,蛰伏与翱翔。
读书月的心得作文2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
每个人都一定读过书。也许有些人读得多,也许有些人读得少。有些人读书到废寝忘食。有些人没有心思看,有些人把书当作食物,如果有一天没有读书,就好似到肚子饿了一样难受。
对我来说,当我孤独的时候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娱乐的消遣品,拿到一本书阅读,我会感到很开心和放松。
读更多的书有益无害,在我读的书中,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以下的几篇的:从“悬挂”我觉得这篇文章:因为家境普通,不幸的是我被迫辍学,让父亲一生内疚,连学校里的一个女教师都为此感到遗憾,其实,这世间爱是无处不在的。
爱来自平凡而又伟大的灵魂。从文章《我的知青老师》中我体会到: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在学生受到毒蜂攻击的时候,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这种恩师给予生命的爱,足以证明刻骨铭心的师生之谊。
从《山妹》这篇文章中我认识到:山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为了保护同学们,不顾个人安危与200多磅野猪搏斗而牺牲。
读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乐趣,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闲;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可能是一剂灵丹妙药,枯燥、无聊和读书解忧;无知,阅读可以帮助找到答案,阅读对于我们的益处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你能在实践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使用书本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使用,就读书的最高境界。
一本好书就犹如是由钻石似的思想和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无价之宝,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智慧是如此珍贵,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啊!相反,如果我们读了不健康的书,我们不是在获取知识或乐趣,而是在贬低自己,使自己庸俗和无知。
在书的海洋中,有时它会让你发笑;有时它会让你觉得你就是属于这里;有时它会让你觉得你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读书给人安静,快乐的体会,是金钱都不可替代的,书就像人类的精神营养,缺少了它,生活就枯燥了。如果你想让的生活充满乐趣,拿起书,来理解生命的真谛吧!
读书月的心得作文3
森林报是一本是一本十分搞笑的科普书。里面描述了许许多多搞笑的,关于小动物们的古树,这些故事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不到,听不见的。这本搞笑的科普书是苏联的比安基写的。
比安基老爷爷是苏联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生中写过许许多多的书。其中,森林报是我十分喜爱看的。森林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本书,写了在四个不一样的季节里,不一样的动物们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生活习性全都写了下来。书中的知识写的很全,十分清楚,还很容易让人阅读。让我仿佛真的身处森林中,看到了书中所描述的东西。
“兔妈妈什么时候生下了小兔?黄鹂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林中大汉”麋鹿为什么打架?这些消息你都能在《森林报》中看到”。我看到了这则推荐广告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于是我就买了第一本《森林报》。《森林报》分为春、夏、秋、冬四本,以星座分篇,每篇最开始的格式像日历似的,左上角还有星座起、止日期,右上角是鸟儿们要做的事,最下方是目录。这么别出心裁的结构,与众不一样的分层方式,让我知道写作文的方法:首先开头要新颖,越不一样越好,写作的构思、分段、资料也要特殊,不能“一根筋”,要跳出常规。再看看资料吧,有太阳诗篇、林中大事记、林中大战、群众农庄生活、打猎、打靶场、广告“神眼”称号竞赛,有时还加点别的,如各有各的住处、绿色朋友、东南西北……等等。说它是一本让我们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夏秋冬快乐、蓬勃、多彩和忧伤的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列宁格勒省的人民写下的一本拥有魔力的日记。一翻开,我仿佛进入书中,和他们一齐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乐趣。
书中的好词句和比喻让我感到它们好像活了,在我眼前展现自己精彩的故事,动植物之间的斗智斗勇,生存竞争,好像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缩影,我们不正和它们一样?《森林报》不像有些书,死板、僵硬,《森林报》生动、活泼,我甚至认为不只是书中的动植物是活的,书也是活的,是有灵性的!正是正因那些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它教我写作要多用比喻、拟人,这样文章才会更生动。《森林报》让我们从钢筋水泥大楼走进神秘莫测的大自然。让我们一齐品味《森林报》,走进大自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