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

关键词: 看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感悟
宇优0 分享 时间:

灰尘的旅行是一篇科学的文章,它讲述了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到处漂流,它无处不在,处处都有它的行踪。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看《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看《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1

读完《灰尘的旅行》这本书,我深有感悟。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菌儿”的细菌,它为我们娓娓讲述了其菌类家族不同的族群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细菌,更让我们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里面还有一位科学家,大家都称他为“胡子先生”。每次一发生什么病疫,胡子先生就断定是菌儿所干。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河流中有一种可以杀死病菌的两种好细菌,受得人们的爱戴。

因此,病菌们就很想换回名声,做一个好细菌。可胡子先生否认了它们的决心。

于是菌儿们就四海为家,能到哪儿算哪儿。可由于名声关系,只能受人类的折磨。

看《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2

呼呼,我是一粒灰尘,天天就是吃睡吃睡,无聊地待在主人卧室里,日复一日。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主人打开了窗户,好久也没有关上,于是,我顺着纱窗姐姐的缝隙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草地上,遇到了一些熟悉的老朋友:你好,亭亭玉立的郁金香!你好,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你是在等谁呢?你们好,欢乐的小草!

一阵风吹过,我降落在一只飞过的小鸟身上。它感到了我的存在,高兴地直唱歌。噢,它优美的歌声让我不禁想与它高歌一曲。在它穿过树林之际,我跳了下去。“啊!”我落在了蚂蚁将军厚厚的甲胄之上。我抬起头,一列方阵铿锵有力地向我走来,“一二一”的口号响彻云霄,这么大的阵势,一定是在庆祝胜利吧。

告别蚂蚁之后,我继续往前走。

我飘到了悬崖上,只见老鹰妈妈正带着小鹰宝宝学飞呢,它一步步艰难地往前走去,沉默许久后它鼓起勇气,张开稚嫩的双翼,在半空中盘旋,渐渐地,它仿佛没了力气,慢慢地停了下来,疲惫不堪地趴在老鹰妈妈怀里;我飘在一棵榕树之上,百灵鸟正字正腔圆地读着每日新闻,小兔子们竖起耳朵,小狐狸停下脚步,洗耳恭听。为无私勤勉的百灵鸟竖起大拇指……

“起床啦,起床啦!”我睡眼惺忪地从床上起来。伸一个懒腰,打一个哈欠,要不是老妈打断,我与小灰尘的旅行还没结束呢!

看《灰尘的旅行》感悟心得3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飘流。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游荡着,对于气象的变化发生了不少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在天空遨游,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不能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的功用。

在宁静的空气里,灰尘开始以不同的速度下落,这样,过了许多日子,就在屋顶上、门窗上、书架上、桌面上和地板上铺上了一层灰尘。这些灰尘,又会因空气的动荡而上升,风把它们吹送到遥远的地方去。

1883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岛上,有一座叫做克拉卡托的火山爆发了。在喷发的时候,岛的大部分被炸掉了,最细的火山灰尘上升到8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八倍的高空,周游了全世界,而且还停留在高空一年多。这是灰尘最高最远的一次旅行了。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上面所说的火山灰,还有的是采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学工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工厂、呢绒工厂、面粉工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这些无机的灰尘而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孢芽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

有许多种灰尘对于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性的。自从有机物参加到灰尘的队伍以来,这种危害性就更加严重了。

152243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