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感想与心得大全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名著出自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之手,它以独特的手法传神的勾腻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书感想与心得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红楼梦读书感想与心得大全1
开篇自鸿蒙,这一红楼情绵长;开到荼蘼了,这一大梦空悲切。追随那通灵顽石,我读这一部失意事,叹这韶光十里,散的太潦草。
一叹容华富贵好,可怜宫闱扫。元春为贾府带来了无数圣恩,在传闻中,她是那个正月初一日诞生的富贵女子,生就福瑞,祥气萦绕。后来得入圣眼,一旨青云。不过一次省亲,贾府便斥巨资为她修筑大观园,可谓羡煞旁人。
可有谁人知,大观园内咏菊赋海棠,她只能在深宫空待明月眠,故里迢迢,音容难面。她一人的寂寞许是成全了贾府的兴盛,可从来天命无常。容华来时凤栖梧桐,一朝春去红颜薄命。便是整个贾府,也只剩个虚架子,散得太轻易。
思故里,思明月,宫闱深深,梨花寂寞,春色容易晚。富贵由天,生死无常,谁料得恩宠几时长?繁礼束缚了旧时女子,世俗葬送了多少韶华,莫羡宫墙,只羡天伦百姓家。
二叹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二小姐迎春素来胆怯,观之可亲却总招来嘲弄。她步步迁就,原想求得一夕安稳。然而她既没有咏絮才,也称不上停机德,在一众姐妹中,实在是太过普通。凡事只求周围人收手就好,不敢计较。
可惜这安稳从不是迁就能换来的,她步步退后,反把一席之地拱手让人,硬是看着忠心护主的司棋离去,硬是看着累金凤被下人去换钱,甚至不敢多说一句,哪怕不是挽留而是求情。后来更是被无能的父亲送给了中山狼,忍受万般虐待,她只能日日以泪洗面,原也是花柳质的贾府小姐,竟落得这般下场。
迎就春光韶华,迎就春风十里,她没迎来她的春天,她迎不来她的顺遂。原来热闹不属于她,惨痛全交付与她。
三叹英气俊眉眼,此去远经年。探春原该是大观园的玫瑰,才气一身,爽利干脆,是姑娘们中的佼佼者。顾盼间,眉眼神采飞,见之即忘俗;落笔处,不为凡琐劳,堪得胜春华。身世未得束缚姑娘的远见,她的心间装着另一番天地,可惜那是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苦将姑娘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姑娘,在旧社会实属难得。可惜当年的灯谜一语成谶,探春成了那只断线的风筝,被风吹向远方,远到杳无音讯。
生如夏花,不同凡尘,或许上天也有几分嫉恨。枉然精明志,败于末世运。千里与东风,但愿飞云不易散,此梦遥遥终为真。此去经年,莫负良辰,莫负花期,多保重,勿惦念。
四叹侯门绣户女,独卧青灯旁。旁人说,惜春“身量尚小,形容未足”,有关四丫头的笔墨也委实少寡。在为数不多的情节里,小惜春待人冷漠,年纪尚小,口齿却伤人得很。后来三位姐姐的命运太过可怜,小惜春便弃了尘心,绞了头发,循入空门。看破虚华,弃了便是,落得干净。从此山海映星辰,与青灯古佛做伴。
缁衣一身,改了昔年妆,勘破三春景不去,何必对此费思量。莫如空门循身去,净手焚香拂旧尘。俗世苦,悲欢忘,便只作一场南柯梦。
画梁落香尘,浮华容易空,姹紫嫣红枉鲜妍,开到荼蘼花事了。山中雪寂寞,林中玉空埋,原应叹息春归早。红楼梦,又是谁的梦。
红楼梦读书感想与心得大全2
《红楼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本书吧,是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
在图书馆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翻开了这本书,认识了她——林黛玉,她最后可以说是患忧郁症死的,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她那张眉清目秀的面孔,天真的想法,还有和贾宝玉的那段令人感伤的爱情故事。
上个星期,回头望了望图书角,又发现了《红楼梦》这本书,一时心血来潮,借接回家看看,回顾回顾这本中国的经典名著。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很奢侈,贾府的贾母很有权势,说话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心肝宝贝。也许因为是贾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贾政(贾府的老爷)和贾宝玉两个男人吧。贾宝玉有一个表妹叫林黛玉,她很爱哭,但很有才华,很漂亮,也就是那个令我映像最深的人物。做诗、画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但别人都说宝钗比林黛玉好,唉……不过,林黛玉不是很坚强,还有些疑心病。现代的孩子要坚强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最后他们贾府也是死的死,嫁的嫁……最后,还是以悲惨的结局结束了这段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绝后的爱情故事真是让人深思。想想红楼梦,真的想别人说的那样“红楼梦中梦难醒”,但林黛玉的知书达理还是我们女孩子要学习的哟。
红楼梦读书感想与心得大全3
《红楼梦》著成时为18世纪中期的乾隆时代。前八十回由我们熟悉的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初时《红楼梦》命名为《石头记》并以手抄的形式流传。自乾隆年间关于红楼梦的续也都纷纷出笼,并出现了“红学”。
《红楼梦》以贵族名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富贵鼎盛到家族走向衰落、死亡。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迎春、探春和惜春。一些人为主人公的男男女女之间的真实情感和充满着悲欢离合的一本历史故事书。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便是那“湘云备设螃蟹宴,黛玉魁夺菊花诗”。这一章回主要写了大家一起开了一个“海棠社”。作者从正面描写了薛宝钗、李纨、贾宝玉、惜春等一些人的才华,但是取他人主要为了衬托林黛玉的冰雪聪明,顺便为后面的一些故事埋下伏笔。
直到宝玉失玉时,此书拉开了贾府走向败亡的帷幕:宝玉赏花时丢了玉,袁妃染恙去世,王子腾死亡等等最终以致贾府衰落。
通过宝玉黛玉爱情悲剧的描写,表现了人生理想的灭亡,具有很强的批判意义。但此书最终以朝廷腐败为主题——葫芦僧乱断葫芦案,呆霸王强夺薄命女。这一章以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场景向我们揭露了当时的腐朽和黑暗,这和现在的腐败很像,但我们应该杜绝这种腐败,应该做一名“干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