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院综合实践心得(2)
这次实践中还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老人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院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家帮忙打饭打水,帮助收拾屋子,几个细心的大妈,还隔三差五出去买点水果,分给那些没法行动的老人。还有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院子的空地上开辟出了小菜园,老人们这样说,闲着也是闲着,种点菜,大家吃着鲜。
尽管这样,我还是发现了敬老院的一些问题。我对此也为敬老院和上级民政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院民寝室的硬件设施落后,并且不齐全。最突出的是供水问题,年近八旬的老人还都得自己去二百米远的餐厅处去打水,万一逢雨天路滑老人的安全没有保障,还有敬老院防火设施不齐全,整个敬老院只找到五个灭火器,而且都安置在二楼,一楼没有安置,对此院长给出解释,一楼由于打水比二楼方便所以没有安置。我告诉院长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万一一楼起火没有灭火器后果不堪设想。对此,院长也同意只要下次民政拨钱,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敬老院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我所在实践的敬老院虽然已经安排了医生,但并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这一点成为敬老院最大的缺陷。在这样一所敬老院竟然没有一位专门为老人服务的护士,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只能靠自己,这样老人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生活就很难十分的保障。我将这一点跟院长协商后,向县民政局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县民政已经协商要处理这个长期忽视的问题。
部分寝室安排不合理,很多老人行动不方便,住的寝室却离洗手间很远,甚至还将一位八十多,视力很差的老人安排在了二楼;我将这个问题给院长进行了反应,院长说他也觉得不合理,只是老人住进来的有早有晚,住在一楼的老人都不愿意再搬到二楼去。我和一位住在一楼的大爷进行商量,终于说服他跟二楼的那位大爷交换寝室,在我离开的那天他们已经顺利交换,院长答应对其他不合理的安排进行调整。
虽然敬老院近年来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我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亟待解决的一件事,虽然每个院民室都有一台大背头电视机,但大多数已经年久失修不能播放,这一点我直接县民政进行了反映,希望帮助老人修好电视,然后安排电影下乡走进敬老院,活跃敬老院的文化氛围。我还建议院长多订阅几份中国日报和齐鲁晚报进行传阅,还可以安排视力较好的识字老人,定期为大家读报纸,使老人们的生活不至于太过单调。
实践过程中,我对附近几个乡镇敬老院进行了调查,发现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只有一个由两乡镇联合成立的养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较高,我将上述问题总结后为县民政局写了一份建议信,希望对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尽到自己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我思考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养老问题,在我所在的山东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承担着重要责任,然而随着养老现实成本较高,实际上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大障碍,而在身边的农村养老保险贯彻的并不彻底,农村养老也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这一步还有较长的的路要走。
社区养老院综合实践心得4
在一个庄严的法庭上,法官刚结束一件案子,判处被告每月按时给原告300元。这并不是一个欠债还钱的案件,这是一位年过七十仍以拾垃圾为生的母亲状告不孝子的案件……看着这一幕,不禁的让我疑问:中国这是怎么了?一向以尊老爱幼为传统美德的中国是怎么了?
今年暑假我和我们镇上的几位大学生来到了我们镇上的敬老院,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老人们一看到冒着酷暑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十分关心我们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我也详细询问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们没有因为酷热的天气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
在回来时大家都笑容满面的说:“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社区养老院综合实践心得5
寒假,我回到了我的家乡__市,在__敬老院进行了为期__天的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在和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交流和帮助后,我意识到这群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迫切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在志愿服务同时,我实际调查了邻近乡镇养老院的情况,引发了我对中国农村敬老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并为相关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我特地找到了几名有相关实践主题的初中同学协助,为了让这次志愿服务真正帮助到急需帮助的群体,我们把实践的地点选在了我们乡的__敬老院。
__敬老院是我们__乡的一所敬老院,接纳全乡十几个村子的孤寡老人。在实践之前,我们先是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长了解老人的情况。我们说明来意之后,院长对我们几个人的敬老院志愿服务之行给予了肯定,并把老人的情况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说明。___敬老院现共有老人23位,全为男性。大部分老人来敬老院是因为孤寡原因,少数几位因为儿女外出打工无人照料来此。
为了更好地了解敬老院中老人的生活情况,我们利用这7天时间依次到老人寝室看望了他们,通过这7天的志愿活动,我们发现虽然敬老院给那些孤寡老人提供了安身之地,可是他们在此的生活并不如我们之前想象的那般美好。虽然我们预想到了农村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同大城市敬老院的种种差距,但是我们也万万没想到农村敬老院的生活是如此这般清苦甚至悲惨。
农村敬老院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我们发现的敬老院的几个主要问题:
1、老人们的饮食情况令人堪忧。老人们每天只吃2顿饭,而且时间并不固定。早餐:大约在八 九点钟,馒头和大米饭,“大米饭稀的就和喝水似的”;午餐:没有,听老人们说,如果怕中午饿,早上就多拿几个馒头,晚餐:吃地瓜或者馒头,提供的菜多是白菜萝卜,“很少有油花"、老人们反映,即便在过年他们的饭菜依旧如此,没有改善。
饮水问题也十分严重。敬老院的水源是附近的汶河,他们都是从这条河抽的水。有时老人会自己拿着壶自己去提水,然后烧开喝。我们到河边看过,河水很脏,岸边还有一个垃圾堆。老人们喝得就是这样的水!
老人的营养如何保证?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要吃这样的饭菜,要喝这样的水?
2、老人们的取暖成问题。每个宿舍都有暖气管道,可是敬老院考虑到费用问题,就不再供暖。没有暖气可以理解,但是连炉子也不烧,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老人们就是这样没有取暖设施地熬过了一个个寒冬。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不给供暖?
与老人告别后离开了敬老院,下午3点多。
社会上有很多需要我们关爱的人群,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懂了很多。应该献出一点爱,尽我所能去帮助他关心他们,这样的社会一定会和谐。
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献出一份爱,给需要的人带去一份关怀吧!
社区养老院综合实践心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