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及感想
《三体》中的每一个文字,仿佛都蕴含着神奇的魔力,把每一位有幸读到她的人都深深地吸引住,锁在小说中描述的那个奇幻的未来世界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体读后感及感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三体读后感及感想1
作为一名女生,我一直以为对科幻类别的小说不感兴趣,但《三体》这本小说完全改变了我这样的看法。
《三体》系列小说分为三部,而昨天刚刚看完了第一部。作者刘慈欣在当前的科技基础之上,向读者们构造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调宏达、神秘而又悲壮。在故事当中我遇见了很多物理学的名词,比如宇宙背景辐射,哈勃红移,为了搞清楚故事的发展,我也随时准备着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词就查。故事假设在银河系之外的一个天狼座中有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为三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于是双方陷入了一种思考。而地球上,知道对方的存在的人类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会高层当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三体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体人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恶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体人永远都不要登陆地球,因为三体人能够给地球带来的未必是福音等等。尽管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三体人却将地球人当做一个敌人。尽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体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体人要成功登陆地球需4、5个世纪,从中地球可以发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准,而这对未来的三体人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威胁。这就是《三体》小说的总基调。同时这样的基调也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即两个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文明碰撞时带来的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显然,就历史看,这个结论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欧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夺财产,杀烧掳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复,最终被欧洲人统治且殖民。我想,这是因为每个文明体都像一个个体一样,如果让其走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
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而《三体》小说中也是这样,尽管三体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随着时间过渡,未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过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会赶超三体文明,到了那个时候三体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个问题了。作为地球人和三体人而言,最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时消灭对方。或许这样的一个结论让很多人感到悲观,但这却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结果,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现实的社会当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于此类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类似的选择。但是就作为一个个体的我们,我还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种族、宗教、国家等能够引以为界,找到一条超出武力威胁的和平之路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将来。
三体读后感及感想2
在音乐,电影和书三者,音乐可以单曲循环,但是有记录以来循环最多的也没超过一百次,这还是在很多时候音乐只是干其他事情的背景而已。而电影,在我记忆里面,绝对没有像别人所说一部电影看十次五十次的存在。说到书能让看第二篇的就更屈指可数了。
我想起我两年前第一次看三体的时候,趟在学校的床上几乎两天没动,包括了一个几乎通宵的夜晚,像被整个宇宙压着动弹不得。然而事实上这一次我发现我第一次看到的和千百次躺在家乡村里楼顶上看星空生出的感觉毫无二致,不认识星座,不存在物理,也不理解相对论,我就是喜欢看这件事情本身。
这是第二次了,书里面很多的细节呈现在我面前,洗澡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宇宙。我更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去重复,我害怕细节,我掌控不来细节,甚至细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或许我喜欢的只是是震撼,不是为什么会震撼。
但或许我又会看第三遍,谁知道呢。
三体读后感及感想3
我找了三体系列的小说看,觉得这部小说挺好,作者刘慈欣真是个人才,想象力丰富,看得我一惊一乍!所以就想写写读后感,而且我觉得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对小说描写场景的想象丝毫不亚于电影画面。有自己的特色,在科幻界中应该算是独树一帜了。
我看得很有趣,因为我是从第二部《黑暗森林》开始看的,一开始引人入胜的是一只蚂蚁在三维世界里怕在二维世界里想象,刚开始看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现在回想那不就是人类的写照吗?人直接感受的是包括时间的四位空间,按照如今维数理论,更高维的就存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就有更高维的,只是凭借人类的结构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靠想象,而人的想象力也并非无所不能,它受到物种的限制,就如蚂蚁永远无法想象球是圆的这种感觉!
三体读后感及感想4
首先我要感谢本书作者的产出和推荐人,让我度过了两个本是耗费而无创造的夜晚。完全是一种新的题材阅读。现想想外国有很多巨匠级别的科幻大师,中国确实不多,有人说中国的科幻比外国的晚发育了150年。鲁迅曾经琢磨着通过科学幻想唤起中国人地科学精神,然后发现中国人连饭都还没有吃饱。就像文中说的一句话: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现在的情况应当是大不一样了吧。《三体》对我这种科学文盲的科普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再次表示感谢,物理数学天文甚至神学都以另外一种新面貌出现在了我面前。不过,有点儿黑色幽默的是,科幻题材的书籍总是以童趣的封面被搁置在儿童读物上。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书不再仅是配菜而成为主食那也是我朝精神文明建设的功绩了。
回到《三体》,三个质量相同或相近的物体,会在引力作用下进行着无规律、永不重复的复杂运动。它是一种运动的形式,是一种文明存在形式,是三体人。在这文明的承载物上面临一个麻烦的问题--他们的太阳有三颗。太阳正常的时期叫恒纪元,其他都是乱纪元。乱纪元时候,休眠;恒纪元的时候,才能繁衍生息,文明才能发展。三体人文明的一个核心就是生存,为了适应艰难的生存条件,三体人可以用脱水的方法来应对乱纪元,读后感《女儿的读书笔记--《三体》读后感》。他们对地球的看法就是,那里是天堂,地球人是被宠坏了的。除了乱纪元恒纪元,更大的麻烦事儿是可能随时来临的下一次大撕裂。与此同时地球孕育的文明中产生了异化,一小部分人对人类不可救赎的恶产生了绝望的情绪,他们觉得人已经到了无法解决自身问题的时候,因此他们呼唤外星文明的帮助。这一部分人在后来迅速扩张并形成一个类似宗教一样的组织,组织内部有先后分化出三个派别:降临派,拯救派,幸存派。对于幸存派成员,作者对构成的解释是亚洲人居多特别是中国人,这是个不错的调笑。地球上的所有这部分人被认为是三体叛军,而背叛的对象就是全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