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个人读书心得(2)
小说的第二个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写作方式,或许应该说是体裁方面。小说没有其他小说那样的叙事手法,整部小说几乎是由一百多封信组成的。这也是小说在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我们在读它的时候,仿佛就是在读一位老朋友的来信,听他诉说他呼之欲出的激情,无可名状的悲伤,陪他一起激动,一起伤心,所以在读完《少》之后,你往往会有一种又谈了一次恋爱的感觉。
小说的第二个语言特色在于它的诗意。歌德作为一位诗人,他的小说处处也都有诗的痕迹,像对于小城拉茨维尔优美景色的描写完全可以作为一篇上乘的散文诗佳作。小说在技巧上的引人之处,无外乎情节和语言。《少》的情节固然不算跌宕,但它的语言绝对堪称经典。
还有,在整个故事中,歌德也加了一些很耐人寻味的细节。比如说那个因失恋而投河自杀的少女;爱上自己女主人的长工;还有那个也爱上绿蒂最后发疯的书记员等等,它们的出现加深了这部爱情小说的内涵,细细体味,你会发现它们实际上表达了歌德对爱情的一些看法。
最后,想谈一谈我个人对维特这个人物的看法。纵使数百年已过,歌德笔下的维特还是有着太多与我们相似的地方,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惟有情感,可以穿越千年而历久弥新”。维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追求自由,鄙视一切条框和束缚;他热爱自然,厌弃宫廷的倾轧和虚伪;他渴望爱情,甘为爱人赴汤蹈火。他率真的话语,自然的流露,比结尾他的自杀给了我更大的震撼,我有时甚至想,在这个充满花言巧语的人世间能够做一回维特也是一种幸福。
好了,就到这儿了,希望大家可以找一个下午,读读这本不怎么厚却很重的小说,和维特一起,恋一次爱吧……
少年维特的烦恼个人读书心得4
假期里,我阅读了德国作家歌德的著作《少年维特的烦恼》。闭上眼,主人公维特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着维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心中有太多的话儿想告诉这位悲情的少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的青年维特独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尽情地沉醉于这梦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这种惬意的日子没过多久,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绿蒂,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可谁也没想到绿蒂竟然已经订婚了,她的忠诚使她无法将自己的爱情献给维特。这无疑是给热恋中的维特一个沉重的打击,一系列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他只好告别绿蒂,不舍地离开了。
歌德描写了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很同情维特,也很理解他为何如此烦恼。但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烦恼,什么挫折,都不能像维特一样选择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充满鸟语花香,我们绝不能跌一跤就说没路好走,就放弃。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
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维特,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少年维特的烦恼个人读书心得5
崇尚自然,崇拜天才,推崇民族意识,渴求冲破精神和物质束缚。疾呼反抗要求自由这些精神充溢在狂飙突进作家作品中,而歌德在此期间创作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狂飙突进运动精神体现最为充分,印象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品。与歌德大部分作品一样,这部《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本人爱情生活的一次折光。歌德回到法兰克福不久,就得知自己的朋友耶路撒冷,在魏茨拉因恋人之妻而借凯德涅的枪自杀的消息。相同的感情,相同的遭遇,在歌德内心激起了创造的冲动,他手不释卷,四周之内就完成了这部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这个小说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歌德曾有这样一句话做了概括“我描写了一个有着深沉细腻情感和真正观察力的年轻人,他陷入迷茫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在沉思冥想中慢慢毁灭自己,直到最后被不幸的激情,特别是一种无止境的爱情粉碎,用一颗弹丸射进自己的脑子里”小说情节十分简单。
从这个简单的情节中,读者可以体现出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他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精神的压制,渴求自由,张扬自我。
这部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写成的,这种题材适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的心理和迷茫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袒露心扉,毫无矫饰,毫无做作,无论是主人公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了读者情感情感上强烈的共鸣和精神上极大的震撼。
少年维特的烦恼个人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书心得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