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实习工作心得体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的实习工作心得体,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的实习工作心得体1
作为一名新教师,面临的就是新课程的教学。在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觉:面临新课程,教师首先就是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还应成为学生活动学习的引导者,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强灌给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作为我们刚分配的年轻新教师,更应该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要成为学生的参与者,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拉近学生与自己的距离,成为学生的伙伴,让他们与自己交流。
在教材的内容上,新编的新教材与原本的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动,更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对于我们要充分的了解教材,要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的时候要输入自己的教学特色,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所以在备课的同时要将教材的知识加以重新的组合,选取更好地内容并进行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丰富自己的课堂。同时,新课程常用的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不能死教,所以在这同时还要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
充分地备课示教好课关键,但如何把握好课堂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深沉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所以课堂上不能满堂灌,而应通过提问去起把他们,给他们充分想象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
最后我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的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主生成的过程。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以上是我在一年的教学生活中的一点体会。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还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与思考,使自己尽快地成长。
教师的实习工作心得体2
教师在学校有自己的教学活动,但是这些教学活动并不能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是教师个人原因,另一方面,学生方面的原因,教师们一直在强调学习,但没有关注学生本身的动机需要,如何让学生能有自觉性,自觉性学习,自觉管理好自己,以及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自立性品质的个性。
一、启发学生自省
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心理状态不定,大多数学生不习惯于积极内省,更懒得排除干扰,整理内心。试想一个学生浑浑噩噩,没有学习的兴趣,怎么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呢?老师可以利用任教师身份的优势,在启发学生自省、自我教育与自我学习互渗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用笔真实的倾诉自己的喜悦、困惑、烦恼,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自我、渲泄自我,检索自我,反省自我;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一个心理渲泄和自我安慰的机会,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二、促进学生自知
在现在的高中堂上,仍然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被动学习,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学什么”、“自己怎么学”、“怎么学好”等问题,把这些问题全推给了老师,让老师包办一切。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自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更多地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辅助学生自导
教师都清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住这种学习欲望、兴趣和热情不容易。教师可以帮学生制定计划,帮学生制订出大的计划,比如三年学习计划;又要制定小的计划,帮学生拟定出一天、一节自习的时间安排。让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层次鲜明、严谨具体的计划体系,对学习任务心知肚明,做到争分夺秒,认真过好每一分钟,积极自我管理,自我指导。
四、监督学生自控
高中生有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太过苛刻,不然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学生制定了计划以后,教师不干预计划制定,但是要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进行宏观上的监督;给予学生信任,相信他们能按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完成,在完不成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提醒,让学生严于律己。
教师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相信,教师们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探索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会有提高,教师们不能轻言放弃。
教师的实习工作心得体3
在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两眼望去,四周还是绿油油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在这里已经顶岗一个月了,我们在这里积累了很多,看见了很多同时也懂得了很多。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备课这一件事,我记得我的导员说过,你要想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中就会多一分的收获。教师要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还要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才能更好的将重难点传授给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要随时随地翻阅教材,要体会有关章节的精神实质,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灵活应运,确定教学目的。备课不等于背课,也不等于写教案。备课首先要放飞自己的思想,走进学生的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起看世界。有时候在教学中我们容易忽视了孩子的认识和情感,任凭我们的想法在课堂中满堂飞,这就造成了课堂上预设的教学目标过高,课堂效果欠佳的现象。我们所讲的内容的方法并不适合孩子。我们备课要备学生,把课备进心灵深处。教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我们在备课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同时备课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也要有自己的风格备课是一项具有创作性的劳动,它不等于一成不变地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就够了。它没有现成的模式,而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积累,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在深钻细研、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找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这三者的最佳结合点。要用多样化的备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经验总结。而且后期的反思也很重要,反思自己在这堂课上有什么不足,值得改进为自己的教学做到尽善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