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实习内容心得(2)

关键词: 教师实习内容心得,教师实习心得,教师
德洁0 分享 时间:

关于教师实习内容心得3

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节课时,我故作若无其事地讲课,却不敢多说一句话,也不敢多看他们的眼睛,就怕自己善感的性情泄露了秘密,包藏不住脆弱的眼泪,那一节课气氛很沉重。或许孩子们也知道我们要分别了,他们都很认真地听讲,谁也不说话,可我却从他们的眼里读到了浓浓的依依不舍。

尽管听了无数次“老师好”,但每每回应的时候我依然带着欣喜的笑容。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名好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记住我,那么我的实习生涯就有了难以泯灭的闪光点。

在实习中,我还发现了,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顾这半年的时间,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毕竟是一名实习生,实习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甚至因为读错了某个英语单词或某个字后,学生把错误指出来而无地自容、羞愧几天的事情也有过。

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样,我都会以人为本,把实习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关于教师实习内容心得4

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而对于我们却是眼界的开阔,是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是对英语教学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共听了四节不同风格的中学英语课,听了专家和省教研员的精彩点评,并积极参加了互动活动,我们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下面就谈谈我们的感受体会: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这几堂课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尤其是来自济南东方双语学校的黄伟老师,青岛平安第二小学的老师的课,她们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受益匪浅。另外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她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和故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

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英语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学习成绩上的体现也不同。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并积极促进英语学科间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们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扯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上一堂好课,不容易呀!

老师可是需要经过层层的‘打磨’,才能达到醇香浓郁啊!”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位老前辈同行说。是啊,也许正是有了这层层的“打磨”,才有了这回味无穷的上课技巧,也才有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这次听课,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我们一定能拉近与这些名师的距离,不断进步!

关于教师实习内容心得5

孔子在《学记》里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喜欢自己的老师时,才会相信和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渊博知识,擅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教师,会有更多的追随者。“亲其师,信其道”,多少年来,我们把尊师爱生奉为调节师生关系的准则。经过两个多月的顶岗实习,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纵观古今,我们提倡师生平等,但是在情感方面,师生关系还是不同的。教师是爱学生的,但学生却多数是怕教师的。凭借我做学生时代的经验,喜欢一个老师和畏惧一个老师,对于学习该科目的驱动力是不同的。因畏惧老师而学,学习是具有压力的;因喜欢老师而学,则学习是轻松快乐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我换位思考之后,决定了我的教学风格不是严厉和让学生畏惧,而是严慈并济、与学生打成一片。

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个人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想让学生欣赏、佩服、敬重,那位于首位的应是我们自身优秀的人品和良好的素质。在言谈、举止上,老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当你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具有极高的期待。因此,像我们这样的年轻实习老师尤其应该注意,在自己从学生向老师的过渡过程中,尤其要在学生中树立积极的形象,赢得学生的好感。

二、“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准备一桶水。”

要想教好学生以及受学生喜欢,老师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教学功底。我们平时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准备一桶水。”如今,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这对老师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老师的知识更要向纵、深发展,不断充实自己。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会从内心敬佩的老师。这一点,也正是像我这个阶段的实习生所缺少的,也是我们需要在实习中重点学习的。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我想大概我们也就有半桶水吧,如果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需要做出很多努力:认真备课、研课、上课、辅导、讲解……这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很多经验。

三、“人人平等”

作为一个班级的老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平等。学生总是有差别的,有学习好的,也有差的;有学习努力的,也有不努力的,等等。对学生一律平等确实不易,但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待人,就会有学生觉得被忽视,从而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就肯定不会受到多数学生的喜欢。所以需要我们实习生关注每种类型的学生,每位学生。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体现出来,写一两句小评语和鼓励,都是对学生莫大的关注和触动。

其次,老师的平等思想还表现在勇于向自己的学生承认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是普通人当然也会犯错,但是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教师尊严”而去敷衍学生。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欺骗和搪塞他们,那时间久了,教师的信服力也就没了。在实习的这两个月里,我也犯过错误。我对于教师尊严和承认错误之间也思考过,我选择了坦诚面对,结果发现也没有什么,学生们也是坦诚的。我觉得,作为教师尤其是实习生,能够在犯错时及时修正并继续努力就好了。也正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成长,我学会和纠正了很多知识。

四、“亦师亦友”

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跟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但这绝不是随便几次“谈心”和“聊天”就能实现的。很多老师的确经常会找学生谈话,但是这种谈话对于学生来讲是等级分明的,在学生看来只是老师对学生的说教。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学生却不走心,导致这种谈话毫无成效。而我可能会问一下他最近有没有什么烦恼、薄弱科目有没有进步等等。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整体发展,比如,我虽然是生物老师,但我班有几个男生的英语缺科导致整体排名落后,我会教他们一些英语的学习方法。我想这种关心对于学生更易接受,也更具有感化力吧。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寄宿在学校,开始离开家人独立生活,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肯定不少。但是,他们既不能及时和父母商量,同学、朋友那里也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很容易走弯路。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排除这些干扰,使他们生活无忧、心理健康,从而更专心于学业。老师作为长者、经验较多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以外的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当然做到这一点,着实需要精力、时间和耐心。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学校,又没有家庭的事情分心,所以只要想做一定可以做到。

五、“投学生之所好”

“投学生之所好”,可以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从而可以和学生成为可以“交心”的朋友。 我们想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应该先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心态和喜好。然后通过真心实意的交流谈话,师生才可能成为可以“谈心”的朋友。通过经验,也发现年轻老师要比老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我想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和年轻老师有一样的兴趣爱好和相近的生活状态和追求。

总之,我认为“亲其师”和“信其道”应该是相辅相成,并且能相互促进的,因此,可以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仿佛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其实,真正做好是不容易的。教学教育工作艰巨、细致、复杂且漫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曾至,心向往之。


关于教师实习内容心得相关文章:

有关教师个人实习心得

作为教师实习心得600字

大学生教师实习心得600字

疫情期间教师实习心得600字

小学英语教师实习心得

小学音乐教师实习心得

英语师范生实习心得

教师实习周志10篇

钢琴老师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内容与心得体会

16157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