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内容
一个人,一片湖,一座木屋,一程坚守,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精神世界的传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内容1
梭罗,瓦尔登湖畔的那个孤单的灵魂,只有他,在简单的生活中将思想和文字静静地打磨。
《瓦尔登湖》是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细心品味的好书。它是一本简明轻快的书,因为它不晦涩,它只是一曲灵魂的高歌。从山间清晨的一阵阵微风到晨昏照耀下的树林和随着季节变幻的乡村田野;从水天一色下的鸥鸟到树丛里惊恐逃走的小兽;从垂在小灌木枝头饱满的浆果到耕作于湖畔放眼远眺的灵魂。这里是他灵魂的栖息地,也是他心灵宁静和温暖的港湾。
正如他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这种宁静和温暖是多么让人向往啊,每个人或许都愿意像他一样,平静地居住于瓦尔登湖的湖畔,安静地老去。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对生活还抱有太多地所求,这些"所求"使我们的灵魂不堪重负,无法抛下一切。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追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需杜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你是否也应该有一颗平静的心来面对这不再简单的世界?
在越来越紧密的钢筋丛林中,心灵的罗盘仍应固执地指向宁静和自然。只有这样,你的灵魂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回归自然,那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也是心灵最好地归宿!而在今天,我们却无法想象它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幻想!
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几乎随心而动的舒适,水泥柏油路面光洁如新而路旁的植物却在忙乱地扎根;室内墙纸五彩缤纷、梦幻动人而室外却一片昏暗布满阴霾。昏暗遮住了我们看清世界的双眼;调味剂麻痹了我们分辨甘甜泉水的味觉;日复一日的工作指挥着我们的身体,如同机器一样周而复始,生锈了便会送往医院修理,修理不了便会送往殡仪馆,最后只留下一个精致的小盒来包装自己。这不应该是我们人类应该渴望的生活!我们渴望回归自然,归于尘土!
但社会不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就算你的坚定地放下一切回归自然,又上哪儿去寻找这一块净土?要知道,瓦尔登湖只有一个,而人类却有几十亿!
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那么还不如做一个在都市里隐居者。我们或许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而有的人却甚至连这都做不到,这是人类的悲哀!一次次地追求解放,却又一次次将自己束缚在这片土地上。
幻想归于终将遥不可及,只能欺骗一下自己贫乏的内心。我们终究是不属于瓦尔登湖的,不像梭罗,他是瓦尔登湖的孩子,只有瓦尔登湖的孩子,才能融入瓦尔登湖这片净土。
曾经那瓦尔登湖的清泉,清澈、宁静、欢畅,一滴滴汇成一泓,如同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涓涓不息,永不停滞。绝不是一滴滴尿液,汇成一股洪流,将它染黄!我只知道,当最后一片净土也被染上了人类的色彩,迷途的灵魂终将会永远找不到方向……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内容2
梭罗没有像李固《遗黄琼书》中指斥的以处士之名“纯盗虚声”,也没有像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那样壮怀激烈地谴责不再隐居的人。他注重的是生活得自由,而不是执着于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他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来到湖畔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余两天,然后告别——“到时候了,可以走了。”一句“可以走了”,将自始至终的湖畔生活完整地联结成一个完满的结局——如此简单,而没有造作和伪饰,也没有对生活的消极和疲倦。
结庐而居于辟野,似是在呼应大自然的召唤,寻找内心深处的自留地,以及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梭罗离群索居,基本上与外界隔绝。他自己劳作耕种,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关系,他从不纳税,拒绝任何政府行为。除了必须的比如农事和砍柴,他的剩余时间就用来观察自然,思考问题。两年后,他终于又回到了文明世界。然后把在大自然里采撷的诗篇,化成至纯至清的泉水,流淌到只有灵魂才能触及的深处。
前些日子去探访了阳山脚下的拾房书院,它掩映在桃花从中,安详自珍。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闭门即是深山。无论是桃花源或是瓦尔登湖,也许只是寻找它来盛放一颗渴望孤静充盈的心。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内容3
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是梭罗给我的启示。
生活方式就好比是一双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如果鞋子尺寸不对,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换下来;如果鞋子里渗进了沙子,就应该及时抖落。否则,外观再精致漂亮,它也不能伴随你顺利地走完长长的充满未知的旅途。
当我们为生活的种种而茫然的时候,解脱自己吧!像梭罗一样,去亲近自然,从而回归自我,奇妙的大自然会给我们无穷的安慰和启示,让我们稍作停留,继而更好地前进。当我们为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苦苦追逐而不可得感到痛苦的时候,为自己减负吧!像梭罗一样,过滤掉自己过多的贪念,收获简单的快乐和幸福。像梭罗一样,果断地进行尝试,不去在意他人的误解,纵使避免不了艰辛和困苦,至少能获得自我心灵的慰藉,活出生命的本色。
一个人,一片湖,一座木屋,一程坚守,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精神世界的传奇。我们或许不能够像梭罗一样将生命的诗意与浪漫发挥到极致,却可以在行色匆匆中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后执着而心无旁骛地在这条路上且行且歌地走下去。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内容4
你有过因为喜欢一本书的封面而渴望读它的经历吗?你有过刚开始读时感觉艰涩难懂却越读越有味道的经历吗?你有过读后久久回味其中的阅读经历吗?我有!《瓦尔登湖》这本书的阅读经历就给了我如上的全新阅读体验。
这本书是一位懂书的小姑娘送给我的,我猜,这本书不是她送给我的初衷,而是另外一本书。而我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因为我太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了。蓝,纯净的蓝,似天空,像湖泊,若森林……蓝得悦目,蓝得悦心,蓝得想融入其中。纯净的蓝上漂浮着嫩绿的、鹅黄的树叶,让你想到春天,想到秋天,想到一棵树,一片森林……我不懂配色和设计,却被这美好的画面所吸引,忍不住走进了它。
翻开这本书时,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很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之所云。”彼时,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读书时段,我深吸了一口气,合上书本,静静地想了想——是的,我确信我已经静下来了,我确信我能够让我的心静下来,读下去,于是我再次打开了它。
这本书是作者亨利记录的在瓦尔登湖一个人生活的经历,从亲自动手建造必须的小房子,到种植豆类等生活必需品,再到他留心观察瓦尔登湖的动植物的变化,他用他的眼睛和心灵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闪烁在文字间的他的思考则如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吸引着所有的读者去欣赏,去感受,去思考。
《经济篇》里,他说:“大多数人,即使是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土上的人们,也仅仅因为无知和错误,满载着人为的忧虑,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何尝不是呢?我们大多数人不都是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忙碌操劳,似乎这是生活的牛车拉着自己必须如此,如果不是我们的欲望太多,奢求太多,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的旅途中采集一些生命的美果,芬芳生命的旅程的。
《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里,他写道:“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的简单,同样的纯洁无暇。如果每个早晨我们并不是给我们自己的禀赋所唤醒,如果并不是由我们内心的新生力量和内心的要求来唤醒我们——如果我们醒时,并没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白天,即便能称之为白天,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可言。”我们经常说,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崭新的太阳照耀下的我们,是不是也是全新的自己呢?!是不是可以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可爱,更努力,更向上呢?
在《阅读》这一篇章里,他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许多人学会了阅读,为的是他们的可怜的便利,好像他们学算术是为了记账,做起生意来不至于受骗;可是,阅读作为一种崇高的智力的锻炼,他们仅仅是浅涉略知,或一无所知,然而就其高级意义来说,只有这样才叫阅读,绝不是吸引我们有如奢侈品,读起来能给我们催眠,使我们的崇高的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种读法,我们必须踮起足尖,把我们最灵敏、最清新的时刻,献予阅读才对。书本是世界的珍宝,多少世代与多少国土的最优良的遗产。书,最古老最好的书,很自然也很适合于放在每一个房屋的书架上。要坐着,而能驰骋在精神世界的领域内,这种益处我得益于书本。”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甚至有一种兴奋的感觉,仿佛作者就在我的眼前,和我侃侃而谈,思想的契合,观点的一致,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精神交流。读书,或许是最不能和“功利”相提并论的一件事,“我们在肉体的疾病方面花了不少钱,精神的病害方面却没有花什么,人的灵魂必须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那么,就去阅读吧,因为,“一本书,能解释完美的奇迹,又能启发新的奇迹,这本书就为我们而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