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心得作文(2)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传习录》读书心得作文4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习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传习录》读书心得作文5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