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我与地坛阅读心得(2)

关键词: 中学我与地坛阅读心得,我与地坛,阅读
文凤0 分享 时间:

思考二:如何更好地活?

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可他们并没有告诉后人应当如何去好好地活。史铁生也知道其问之难,“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于是他仍然到地坛中去,希望这位静邃渊沉的老人能够指点一二,使其最终醍醐灌顶。然而在这一点上,地坛没有明确回答,只是在以处变不惊的态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众多的人出现在史铁生那时的生命之中,虽然都是过客,却隐含着问题的答案。一对十五年后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侣,他们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知是否在后来交上了好运;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态随意放浪不羁;一位捕鸟的汉子,痴等着一种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飞鸟;还有素朴优雅的女工程师,被埋没了的长跑健将,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

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静或跌宕,或有激动的际遇,或有遗憾的叹息,但他们都坦然地应对,过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坛里享受一时半刻的宁静清幽,最后就像雪泥鸿雁一般杳无踪影,只为史铁生增添了一份记忆的盛筵。 他们虽然消失在无涯的时间荒野之中,但终究还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们活的方式,他们活出了他们的滋味,更引领着史铁生找到了救赎的道路,即“该怎样活”的答案:“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是的,自觉生活与己无关,当然无法进入生活;而过于进入生活之中,则像佛语所说的“住色生心”一般,难以逃脱心中的罣碍。与生活保持若即若离的姿势,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思考三:母爱有多伟大?

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让人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朱自清散文里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母亲戴着花镜坐在灯下为我织毛衣,深夜里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们应该懂得亲情。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她为我们这些孩子做的太多了,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即使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活,也算是为了爱我们的母亲,报答我们的母亲而活下去,否则会把她的心伤透的。 哪个母亲愿意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慢慢凋零?但是有时,她也不敢直说出来,怕刺激了孩子。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

我们也应该为这一细节而感动,那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走了过来,文坛上多了一个新秀。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母亲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让他活下去,简简单单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而这种爱鼓励着病痛中的他好好地活着。

为了母亲,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未尽的责任,让我们都好好活着。相信,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中学我与地坛阅读心得5

“假如生活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和高尚又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这段是我有幸在《我与地坛》中读到的一段话,而这恰恰是对矛盾的最好诠释。诚然,这个世界不会因人的意志转移。我们也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可能我们会为赢得身前身后名利奋斗,也可能碌碌无为虚度终生,若有时因为一时的失利而一蹶不振,恐怕就将陷入作者苦思冥想多年才能解脱的问题。而这问题便是文章的开头。

就命运而言,无论公道。

社会无疑是多样化的,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但因此便存在高低之分。看来差距是必然存在的,人类剧本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于是又一个令人绝望的问题存在那。由谁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会时间的幸福骄傲,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公道可讲的。

我也如同作者般设想过。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因其司空见惯而腻烦和乏味?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或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痛苦。如果能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痛又由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一切我们所不喜的食物和行为也都可以尽数消灭,当世上所有的人千篇一律的健康美貌高尚,结果又会是怎样。恐怕世界这一剧本也将收场,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无半点生机可言。

在当今社会,存在一群利己主义者。在获得美好事物的同时希望把自身的一切厄运转移给他人而又让自身充满幸运。殊不知幸运之路就像天空的银河,它是许许多多星星的聚会或集结,这些小星星分开了是为人所不知,但合在一起才能绽放光彩。可能对于人来说,星星可能是小优点,才能甚至可能是厄运。那些“非己不爱的人”往往下场不好,他们总是牺牲别人成全自己最终成了无常命运的牺牲品。他们本以为已经用利己之道绑住了命运的翅膀却永远不可能飞上蓝天。

命运似乎总爱和人开玩笑。21岁,风华正茂之时。正是努力之时,可他却与轮椅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以后还要与它相依为命,就想他说的一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但是不论怎么可疑,人生还要继续下去。令我欣慰的是,虽然他也曾幻想死亡却最终面向现实,在地坛的思考让他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用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上帝的这个玩笑似乎并未停止,就在他刚刚做出点成绩时,母亲却悄然离开了人世,她并未看到儿子带来的骄傲。世间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子欲养而亲不在。在失去母亲后,他又遇上更大的磨难,他患上了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虽然不能多说话,但他的脸上依然保持着笑容。

命运的手永远不可能为人所操控。我们无法去改变肉体上的苦痛,但却能如作者一般心灵甘之如饴。与其说作者是凭自己的才思敏捷写出的作品,不如说是他思索人生的心灵日记。若没有这份苦难,恐怕史铁生也如芸芸众生般泯然众人了吧。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是一时的厄运成就了他一生的幸运。从这个意义上说苦难对弈我们每个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不是我的末日。

中学我与地坛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落叶读书心得600字

观看人世间的心得体会8篇

2022活着读书心得体会作文

《祝福》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命若琴弦》读书心得10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200字

18773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