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梦的解析读书心得(2)
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
名著梦的解析读书心得4
从“梦”开始到“性”结束的心理学大师
一个普通人不会对日常梦境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就像一日三餐那么简单平常。而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解析,成就了一派心理学,追随者众多,影响了在他之后的心理学家们,所以,我们首先要承认弗洛伊德为心理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了新的课题。当时,其他学者仍然认为梦来自现实,也是现实的补充,但没人能找到梦的真正来源。来自什么刺激?为什么会有种种表现?哲学家考察到“我们在睡眠过程中接受的感官刺激很可能成为梦的来源”,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潜意识”的重要性,促成了备受争议的著作《梦的解析》,其后多次出版,在1917年又出版了《精神分析导论》,是对《梦的解析》补充论述。这些著作鉴定了他在心理学上的卓越地位,荣格、阿德勒等人热切地跟随他,其后因学术观念分离,各自开创了心理学派。
弗洛伊德研究精神病患者,他的解析也是首先建立在精神病的心理症状上,然后扩散延伸到每个人,关于每个梦的意义。其中,他列举了很多实例,解析梦中的物是人非,强调“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论证。笔者对此有所体会,与一个朋友有段时日未见,显得疏远了,我总是在意:我们之间是不是再没有那种默契了;在梦里他为我摆平了一件事,这个梦让我心安理得:他还会帮助我,我们还会是从前那样的朋友般情意。我在梦里满足了我的潜意识需求(他不会疏远我)。因此我也领悟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每个梦都有意义和心理价值。
弗洛伊德结合自己的梦境,或者病人的说梦,得出超前新颖的结论。梦和最近的事情有关联;梦里都是“显意”,蒙蔽了难以发觉的“隐意”;构成梦的内容,常常是之前无关紧要的印象,这些论断结合我们自己的梦,都会有所体会。有些印象我们自认为早已忘却,却在不经意间在梦里被组织起来,虽然看起来很混乱。常常是不沾边的事情全都集合到一个梦里来了,这就是弗洛伊德所阐述的,“梦把同时存在的所有刺激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弗洛伊德说,每个梦都涉及到做梦者本人,没有哪个梦不是出自自私的动机;即便没有自我出现在梦里,也会通过自我等同,将自我意识隐藏在陌生人背后。如此一来,梦具有了文学作品般的魅力,你读那些经典小说,总是会深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感同身受,不胜唏嘘。梦中事物显露的象征意义可供挖掘,梦是荒谬的,颠倒的,混乱的,但弗洛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给其解释和定义,赋予其科学的理性。梦也有不能被解释的时候,造成梦的伪装的心理阻力有时候力量巨大,使人无法逾越。
名著梦的解析读书心得5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表达,也就是说,梦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被满足的渴求。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现象引发的,“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而一些科学的解释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部分的大脑皮层尚未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表象。梦到底是什么,谁又有一个确定的回答呢。
对于这本理论著作,读一两遍是不足以参透其中的奥妙的,所以我只有“窥探”这座冰山,力求溶解其中的一小块。
--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梦的解析》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采用的材料很多,也很翔实,是弗洛伊德多年研究精神病症的成果。当然这些材料大多是他自己的梦,只是梦中解析的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只有占据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个细致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超强的耐心和毅力。而且,这些材料的覆盖面比较广,也很有深度,其中有小孩、青年、老人的梦,有男人、女人的梦,有荒诞不经的梦,有啼笑皆非的梦,有高兴的梦,也有痛苦的梦……仔细和认真,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读后感·占有了丰富和繁琐的素材之后,弗洛伊德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一个个梦从梦者口中断断续续的讲述出来,没有多少逻辑性,然后又要整理、分析,直至得出结论。而有的时候,结论是很难得出来的,因此,就会给人带来许多的麻烦。但弗洛伊德说过,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一个难题解不开时,不妨再加上另一道难题,一并考虑,反而有时能找到意外的解决办法,就如同你把两个胡桃核凑在一起敲碎,比一个个分别敲碎容易。是的,“以毒攻毒”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方之一。
梦的冰山正如同我们自身的愚昧,在黑暗中不被我们所识破,《梦的解析》仿佛是一缕理性的阳光驱赶了我内心的黑暗和愚昧,让我们目睹了梦的朦胧的面孔。愿理性的阳光普照在我们的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