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实习心得5篇(2)
我科改变传统的“护生是护士的附属品”的观念,从护生入科开始,科室便通过护生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针对每个人的优点与长处,鼓励护生展现个人的优势与长处,让其在适当的时机得到充分发挥。并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鼓励经常向老师提问,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一起进步。且关心护生的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分享其实习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让护生感觉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4、重视护理教学查房、鼓励护生积极参与
我科能严格按护理部的教学要求及认真执行科室教学计划,按要求定期组织护理教学查房,事先安排护生对查房病种相关知识进行预习,让其按照新的护理查房模式开展查房,改变过去搬书照念的习惯,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老师在整个教学查房过程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判断对错等方式引导护生自己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实行以来,发现比以往老师“填鸭式”的一味讲解效果明显。
5、提高护生工作条理性及动手能力
首先,让其在实习前阶段制定实习计划,有目标的去学习,并让其了解护士的工作流程,明确每班工作任务,脱离一味听从带教老师安排的呆板学习方法,多动脑思考,灵活安排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及条理性;其次,培养护生动手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作为带教老师将一些复杂的操作技术分成简单容易的操作程序,以促进记忆和操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逐步熟悉操作规程后,再到实践中应用,做到了熟练,并指导她们按正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从一开始就养成错误习惯;再次,培养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恶习。
6、加强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组织带教老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时查找在护理带教工作中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隐患,一经发现立即予以纠正。带教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组织实习护生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指导护生明确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法定职责范围,要求严格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病人实施护理,不能独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纠纷和差错。
20__年在我科实习较突出的实习生:何蒙蒙、左群峰、刘盼盼、银立姿、佘颖颖、刘雨、肖丝丝、海彬彬、康红苹、李昱婷等。
外科医生实习心得4
日子过的可真快啊!转眼间在外3科实习两个月的时光以匆匆而过,而我又学到了些什么呢?有一份耕耘便有一份收获,虽然收获不多但必竟多少是有那么一点的,下面且对两个月的实习所学做一总结:
实习地点:渭南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实习时间:7月5日至9月5日
带教老师:杨老师、孟老师、庞老师。
我所学习到的东西:1.住院病人入院及处理流程;2.各种检查单及处方的书写格式;3.外科换药;4.中药涂擦;5.拆线;6.外科打结;7.病历书写;8.进手术室(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1.住院病人入院流程:
(1)病人前来就诊,首先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问诊(问病史和病情)及体格检查并详细说明大概治疗花费和报销情况,做好病人知情工作,以免事后发生医疗纠纷;
(2)开住院证,并协助病人办好入院手续;
(3)护士安排好病房床位;
(4)完善各种相关检查;
(5)下长期医嘱,做好入院记录;
(6)对症治疗或手术;
(7)时刻严观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病程记录;
2.处方书写格式:
(1)写好姓名、年龄、科别、日期等项目;
(2)在空白区R下写药品名(全称)间隔一段距离写上药品的规格和用量,然后在下一行这上用法;
(3)在下面打一斜杠,最后最后在医师签名处打一斜杠写上名字。
注意: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应注明皮试符号;每张处方最多只能开五种药。
3.外科换药:
(1)原则:无菌原则;
(2)目的:a.观察伤口;b.去除坏死组织;c.清洁创面;d.引流通畅;e.促进组织生长。
(3)准备物品:两个换药碗、两个镊子、碘伏棉球若干(具情况而定)、敷料、敷贴、纱布带(伤口在四肢者);
(4)操作步骤:a.先用盐水浸裎拮橹有黏连的敷料(无黏连则可省略此步);b.揭开并去除敷料;c.两手持镊子,左手镊子起传递作用,右手镊子给伤口消毒,两镊子不可相互接触,更不可混用,而且镊子前端应向下不可倒立过来,先用碘伏棉球消毒三遍,消毒面积应达到伤口周围5cm,然后在伤口上铺一层酒精纱布,最后盖上敷料贴上敷贴或纱布带缠绕(四肢)胶布固定,这就搞定了。
4.中药涂擦:
这就更简单了,先将我院特制膏药均匀涂在绵纸上,然后贴在患者疼痛部位,以纱布带缠绕固定即可。
5.拆线:
(1)揭除敷料,用碘伏绵球先消毒两便;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轻轻将埋在皮肤内的线段拉出针眼外少于,在该处用剪刀剪断,用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3)再用碘伏棉球消毒一遍后覆盖敷料,胶布固定。
6.外科打结:器械打结、双手打结
7.病历书写:
(1)门诊病历:a.主诉;b.现病史;c.查体;d.辅助检查;e.处理;f.初步诊断。
(2)住院病历:a.项目(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b.主诉:主要症状及发病多长时间;c.现病史:发病到入院期间的整个过程刻下症;d.既往史:以往身体情况;e.个人史、家族史、婚育史;f.体格检查;e.专科情况:现下临床相应症状;f.辅助检查:检查单所示情况;g.初步诊断:中西医各自的诊断病名。
8.进手术室:
(1)取一双无菌拖鞋,放入无菌去,在有菌区脱下脏鞋后在跨入无菌区,再将脏鞋从空中拿进无菌区放入指定的柜子里;(2)拿上手术室专用衣服衣、帽子、口罩到更衣室更换衣服,戴好帽子口罩;(3)在手术室外面的洗手区进行洗手(七步洗手法),用无菌巾擦干手后再用消毒液揉搓双手到肘部;(4)保持拱手位,进去手术室;(5)穿手术衣:两手术衣在空中轻轻打开,讲手术衣略向上抛起,顺势双手同时插入袖筒,手伸向前方,巡回护士在后面协助穿衣系带。
外科医生实习心得5
见习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一件要命的事情——我可能不适合搞临床。
作为我国北方医学类知名院校河北医科大学20__级临床医学一大班的一员,我见过我的同学们面对老师提问时的应答如流,见过他们面对白鼠家兔和蟾蜍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的手法——或许这里用“她们”这个词更加合适,我还见过他们课本上密密麻麻画满的重点知识和示意图……
这些,都是为了进入临床而做的准备。而我,在即将接触各科室之前扪心自问,深感自己对于课本知识太过浅尝辄止。鉴于此,对于见习的生活,我的内心是有巨大压力在的。
好在一切焦虑都被白大衣胸牌里那个过分PS的照片上自己阳光大气的笑容掩去了。走过医院长廊,还有路过的大妈亲切地问我卫生间要怎么走?我强装老练,和善地把她指向分诊台那里,肯定会有人帮她的,我想。
一切看上去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换上拖鞋,整理好洗手衣和帽子口罩,我们被带到了手术室。谨慎地踏步迈入,大家都在忙碌,除了带教老师没有人理我们,万事都没什么问题,透过口罩,你一定能看到我满面春风。
站在手术台前,这是一个甲状腺二次手术的患者,尽管我用尽全力踮起脚尖,还是只能看到手术刀柄和医生们团团围住的塑胶手套,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我身高的问题,可心底还是有些沮丧。
见习的内容是麻醉,大家都知道手术进行前患者就已经接受过麻醉了,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手术进行中也是需要继续麻醉维持的,我很庆幸自己不是那些大多数。
所以我们还有的看,面对显示仪上三条颜色不同波形不同的曲线,我突然陷入了沉思,我知道这些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life. 那时,我意识到临床工作的神圣。
他们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让每个患者的波形都能跳出美丽的弧线。而手术刀握在手中,一个血管,一条神经,甚至一小片组织,都错不得。我的满面春风早不知去向,温度不高的手术室,我清晰感觉到毛孔里有细微的汗液慢慢往外渗,老师在旁边讲解的麻醉操作和知识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见习回去以后,我把课本和幻灯又重新看了一遍。
第二次见习时,我已经轻车熟路,再没有上次那么紧张了,我甚至觉得上次的自己太过神经质。
这次是在麻醉科办公室,正在进行一例病案讨论,患者是一位妊高症剖宫产的产妇,一位年轻医生在讲,我感觉有些快,思路并不能跟得上。
真正touch到我的是她讲完以后整个办公室里其他医生们连珠炮般地发问——为什么要静注麻黄碱?有没有其他药品可以替代?术中术后补液的种类应该是晶体还是胶体?补液量以多少为宜?于是,我刚刚松弛下来的情绪又被重新拉紧。真的到千钧一发,真的到刻不容缓,真的到无从下手的时候,该怎么处理?
我需要冷静冷静。
以前,我只是在“周一清晨”里看过这样的场景,那个刻薄的主任一丝不苟地质问每一个医生,一丝不苟地挽救每一个可能挽救的生命,我以为那只是电视剧,没想到我竟真的在现实中亲历了。
提问结束以后,医生们给出了很多指点,又一次陷入沉思的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我注意到办公桌上一个硕大的保温杯,它或许归属于这其中的某一位前辈,我被这“中年男人和保温杯”的故事吸引了。他年轻时或许也曾下了手术后就拿起一大杯凉水痛饮,如今,他也端起泡着枸杞的保温杯了。
我朋友圈里有很多晒着健身房健身照的同学们,大家叫嚣着年轻就要打副好身板,我知道他们做好了为祖国医疗卫生的准备。我并不担心那位保温杯医生,他身后有这么多我辈中人前赴后继,向着这个没有日夜没有假期的职业飞蛾扑火。
我有点庆幸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
事虽已至此,我仍然对自己进入临床工作有一点信心不足,两次见习我竟然都在关键时刻陷入不知所谓的沉思,什么也没有学到。我对自己非常不满。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有点想快点见到那个微信里斜眼笑见面时板着脸的带教老师,她是有偶像包袱吗?
希望下次见习的时我不会因为这个问题再次陷入沉思。
外科医生实习心得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