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书心得分享(2)
高老头为女儿献出了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其实,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是想让女儿们快乐的生活,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小的愿望而已,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心愿。父母对孩子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让孩子茁壮成长,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你的笑容,永远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高老头读书心得分享4
一个富有的破产老头,两个自私自利的女儿,三个因亲情联系在一起的灵魂,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头将自己一生的爱全部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并以高昂的嫁妆作为基础,将她们捧入上流社会。然而,高老头最终却被女儿们赶出住处,独自住在小小的旧公寓中,就连临死前想看一眼女儿的愿望都未能实现。
在绝望与孤独中,高老头感叹“金钱能买到一切,包括女儿”。这位可怜的老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醒悟了,他悟出造成这种过错的原因。不是他,不是钱,是爱,是他对女儿们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不顾一切的付出来满足女儿需求的爱,是一种不恰当的爱——溺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与高老相似,不少单亲家庭与丧偶家庭的父母们,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子女身上。给他们最好的,给他们更多的零花钱,想在物质上弥补孩子所缺失的父爱或母爱。然而,往往在这样的爱的浇灌下的孩子是孤僻的,对社会充满了敌意。他们很难感受到爱,这样的人往往与其他人之间是有较大隔阂的。
除了单亲家庭,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为其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父母将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给孩子买各种名牌衣服,自己不舍得买的只要孩子需要都会尽一切努力办到。久而久之,子女们自然而然的认为好东西都是自己的,自己不要的都是父母的。这种习惯和想法就会被保留下来,当他们进入社会后,会沿用同样的习惯和想法待人接物,最终造成整个社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风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这种以金钱作基础和手段,满足子女欲望的溺爱,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不良人生观,最终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然而,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本身并没有错,这种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虽然爱的方式不当,但爱却是真的。所以,我们如何正确的去看待这种爱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高老头读书心得分享5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一向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曾被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很大的触动,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
这本书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位老人,他六年前住进了这所公寓。但不知为什么,他由原来最好的房子换到了最差的房子,人也越来越瘦。终于,高老头的变化之谜被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揭开了。原来,高老头以前是个商人,他为了讨好女儿,卖了店铺,把钱分给了她们,而女儿拿到钱后竟把高老头赶了出来。心狠手辣的女儿又来向高老头要钱,可怜的老头被逼的拿出最后一分钱后,不久就病死了。临死前,两个女儿谁也没来看他。而作品的另一个主人公拉斯蒂涅,更是经历了一个堕落的过程。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之下,他的性格慢慢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不断刺激着他的欲望,最后终于没有抵抗住金钱的诱惑。作品中所描写的这些世态炎凉,使人深思。
谁能说当今的社会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多少人一旦走向社会,就禁不住金钱和各种利益的诱惑,最终当了金钱的奴隶。贪污受贿,敲诈,偷盗,抢劫……不都是为了钱,可最终谁又能有好下场呢?
这部小说,从几个方面描写了十九世纪的贵族社会,同时又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临死前的场面对我触动很大。两个女儿只认钱不认父,在美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丑陋的心。巴尔扎克把两个女儿阴险,虚伪和高老头的善良,纯朴描写的淋漓尽致,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完后我不禁感叹起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巴尔扎克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细致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锋利的笔刻画了当时法国背后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是当时资本阶级的真实写照。
读完《高老头》后,我不禁为巴黎上流社会只以金钱为中心,人情之间的冷漠而悲哀。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其实,我们拥有最大的财富在于拥有绚丽多彩的生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活得更加快乐,更加坦荡。
高老头读书心得分享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