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经典名著读书心得大全(2)
前文中写道孩子们十分喜欢赛会,年幼的鲁迅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但是父亲的“魔鬼式教育”或许给年幼的鲁迅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即使后来鲁迅先生在文学有了很大成就,或许也无法掩盖那段回忆吧。
时代的背后是无尽的深渊,无尽的深渊之下是那些深陷泥沼苦苦挣扎的人们。当时的教育方式成为了那个时代孩子的噩梦,他们远没有我们现在轻松。我觉得它打击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孩子内心深处那种对新鲜事物求知的渴望。一盆冷水浇下去的是孩子的天性,换来的只有孩子的失望。那时候的四书五经对于孩童时代的他们背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但也仅仅是背下,对书的理解也仅仅是一知半解。从书中的另一个故事——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小鲁迅提出了问题,私塾的先生却并不做解释,而是沉默、一言不发,甚至训斥小鲁迅。
五猖会这篇文章也表示了鲁迅先生对教育的批判与失望。而五猖会也只是五猖会,和小鲁迅背《鉴略》一样都是表面的意思。五猖会中没有着重描写五猖会的热闹情景,而鲁迅儿时背诵的《鉴略》到了后来也被鲁迅了几乎忘掉了。读完这篇文章我似乎从年幼的鲁迅身上看到了他的童年,没有像寻常孩子一样的快乐,但是小鲁迅内心是渴望的,渴望自己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
朝花夕拾经典名著读书心得大全5
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仿佛在欣赏一幅多姿多彩的幸福画。我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散文,眼前仿佛看见鲁迅小时候的活泼可爱:有时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进百草园,整天呆在院子里。他要与小花、小草、小虫子作伴,还要坐在树枝上吃野果。虽然有时会得到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的眼神,但也仍免不了孩子的淘气。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鲁迅以他幼年时孩子的眼光写下这本书,让我倍感亲切,是我充满了激情。我的童年也是那么多姿多彩。我家有一个小院子,小时候,我总倚在一颗白果树上,发着呆,那时是多么自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倭瓜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蝴蝶随意地飞,时而从墙头飞来一对白蝴蝶,时而从花朵上飞走了一只黄蝴蝶。有时候,我还会到田里去玩,那是田里早已成为孩子的天地。大家都忙着捉泥鳅呢!赤着脚丫,踩着烂泥,别提有多高兴!童年时光,真好!现在,我们都在为学习着想,再也不能享受那种快乐了!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受童年时的快乐,真好!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面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归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瞅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全部感触全部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归味,也学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布满激情。
我家属于郊区,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时侯,总往那里享受着和煦的阳光,秋日里的习习微风,把那里的油菜花摘得一朵全部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我和伙伴全部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努力得读书,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儿时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几分亲切,少了几分自由,也少了几分对大自然的热爱。
朝花夕拾经典名著读书心得大全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