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心得感悟(2)
命运捉摸不定,谁也无法把握。”记得前几天的月考成绩下来后,我因为数学没读懂题目做题丢了15分,因为语文阅读差而丢了分,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第2名的我这次只考了第3名,虽然班级中只是退了1名,但年级中却由17名一直退到了35名。回到家后,爸爸看了名次和成绩,说我粗心了,不经常做些练习了,态度不端正了,等等。但是我当时听了却不屑一顾的说:“哪有啊?我这次不是因为失误了吗?我以前不一直都是第2名吗?我下次认真点就是了……”
爸爸听后什么也没说。现在想想,我当时说的话真是不对啊!不管我以前怎么样,现在都不如以前了,现在就是现在,也许是我退步了,也许是同学进步了,第2名已经成为历史了,我应该清醒一下,接受现实,同时应好好学习,因为未来还是个未知数,但我的目标是第1!《伊索寓言》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它让我学会了反省自己,同时也明白了许多。
大学生阅读心得感悟4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上一个好朋友,读书让我插上了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热爱生命》这本书收集了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八篇中篇小说。杰克·伦敦的这几篇文章情节紧凑,语言精美,人物刻画生动,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
《热爱生命》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荒野上与饥饿、寒冷,并和野兽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一个在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途中被同伴比尔抛弃了,他的背包里装着很多黄金,还有跟黄金一样重要的火柴,他十分爱惜这些火柴,总怕弄丢了,所以经常把它们倒出来重新数。
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并且通过冰天雪地的荒野挣扎来到了一望无际的海边,终于被一艘捕鲸船救起。
换作是我,肯定早就疼得哇哇叫了。记得以前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结果摔了膝盖,就哭了老半天,后来发现原来只是轻微的擦伤而已。拿我和这个淘金者相提并论,真是相差太多了!
读了《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我才知道: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烦,多大的困难,都永远要坚强。
大学生阅读心得感悟5
《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描述了爱与被爱的诸多痛苦,向您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的真谛,又聋又丑的加西莫多,被克罗德神父收养于巴黎圣母院中担任鸣钟人,道貌岸然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了美丽的吉普赛爱斯梅拉达后,为其美色所诱惑无法再清修,他指使西莫尔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不料却被弗比斯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因此而爱上了弗比斯。岂料弗比斯同样只是个玩弄女性的伪君子,后终被克罗德刺杀,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这时丑陋的加西莫多挺身而出将爱斯梅拉达救至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最后终为军队所杀,或许她致死才明白面貌丑陋而心灵高尚的加西莫多才是真心爱自己的人,爱斯梅拉达死后,加西莫多抚尸徇情,巴黎圣母院空留千古爱的传奇。
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他成了我心目中“心灵美”的典型,他的每一句话都短小精悍,无论是“水”、“美”还是“避难,避难”,甚至当他把神父从楼顶扔下去的时候,他也摒弃了“代表埃斯美拉达宣判你死刑”的判决词,而只是短短的一句“这都因为你!”所有的愤怒都掩藏在了最后的.惊叹号里,掩藏在两臂暴露的青筋里。影片最后,当他在坟墓里和心爱的人一起化为尘土的时候,在我的心目中,他也成了像《追捕》中的杜丘一样沉默果敢的英雄。
弗比斯的出现成全了我对喋喋不休的人本能的反感。“我要有妹妹,我爱你而不爱她;我要有全世界的黄金,我都给你;我要是妻妾成群,我最宠爱的就是你。”当他对两个不同的女人说出同样的话时,巧言令色一下子成了世界上最容易理解的词汇。
对于我来说,神父弗罗洛却远没有“巧言令色”这样的词汇那么容易理解,这个人物的存在也成为我对名著保持应有的敬畏的理由。压抑和变态是不属于我当时年龄的东西,这使弗罗洛的坏看上去十分突兀,毕竟迷恋邱岳峰就像迷恋罗大佑一样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对阴郁绝望有一种本能的绝望。
这种绝望的情绪在我看到卡西莫多用石块和滚烫的石灰水砸向泼向营救埃斯美拉达的乞丐王国的乞丐时达到了高潮。“如果教堂是神圣的,我们的姐妹也是神圣的,我们要夺回姐妹,洗劫教堂。”卡西莫多听不懂这世俗的喧嚣,保卫埃斯美拉达的安全是他心中惟一的圣经。
从艺术风格上说,小说富于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情节紧张奇特,想象丰富瑰丽,场面宏伟变幻,善恶美丑对照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在小说的原序里,雨果曾谈到他的构思。圣母院钟楼暗角墙上神秘的希腊字“命运”或“桎梏”,深深地激动着他,引起了他奇特而丰富的想象。他的小说决定要控诉宗教教条的“桎梏’’,揭示宗教教义与人性的矛盾。宗教教义造成了副主教克罗德的巨大苦闷,而更主要的是他所代表的天主教会勾结专制王权,铸成了波希米亚卖艺女郎和敲钟人所代表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艾丝美拉达和加西莫多两个善良的小人物,他们在教会和专制王权残害下的惨死,有力地控诉了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但是,雨果突出地描绘教会统治下
的中世纪,决不是单纯地为了揭露中世纪的黑暗,而是借助中世纪历史题材,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进行再批判,对波旁王朝的反动暴政进行清算,以启发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封建专制统治的残暴,鼓舞他们去同封建复辟势力作殊死的斗争。作者激情满怀地描绘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乞丐王国”,平民、乞丐、流浪者们互助友爱、精诚团结,向专制王朝、向天主教会大胆挑战,为营救受难姐妹而攻打巴黎圣母院。他们英勇战斗的壮烈行动,显示了人民群众反封建的强大力量,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广大人民,对波旁王朝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憎恨情绪和革命形势,深刻地体现了1830年“七月革命”的伟大精神。雨果虽然写的是历史题材,但他依据“假想的逻辑加以推想”,描绘了新时代“所愿望,所可能有的东西”,正所谓“发思古之幽情,寄希望于未来”。因此,《巴黎圣母院》对巴黎人民声势浩大的暴动的浪漫主义描写,实际上是对“七月革命”的艺术再现,它寄托了作家民主主义、共和主义的浪漫理想。
《巴黎圣母院》带有作家浓烈的抒情色彩,他展现不受羁绊的艺术想象,通过奇特非凡的人物来表现理想。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是一个代表真善美的理想化典型,作家的热情的笔触细致刻画了她美丽动人、纯洁善良、坚贞不屈的可爱形象及其高贵品格。在野蛮的中世纪黑夜中,她正是一支明亮的火把。爱斯梅拉达虽为恶势力所杀,但这火把的光辉却更加灿烂夺目,照亮了苦难人民正在摸索的前进道路。小说虽以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告终,但并没有悲观色彩,浪漫主义的理想之光闪耀在每一页的字里行间。
翻开小说,两个迥然不同的生活画卷便展现出来:一个是以克罗德、路易十一、法比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教会僧侣的世界,他们残暴、黑暗、堕落、伪善;另一个是由艾丝美拉达、加西莫多以及妓女、小偷、乞丐们组成的下层平民的世界,他们受苦受难,却善良、正直、勇敢、友爱。如此鲜明的对照,既反映了法国中世纪阶级对立的历史真实,又概括了当代法国两种势力冲突的社会现实,并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乞丐王国”怪厅对甘果瓦的审判,和宗教法庭对艾丝美拉达的审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审判,似乎滑稽,然而平等、公正、人道,滑稽中寄寓着崇高;后者的审判,貌似庄严,实则随心所欲,草菅人命,强加罪名,残害无辜,庄严中包含着可笑,充满诡谲凶险。善良美丽的艾丝美拉达蒙受冤屈,受酷刑,遭杀害,而真正的罪恶元凶克罗德却逍遥法外,甚至坐上审判席。这些意味深长的对照,对反动虚伪的封建法律,进行了最辛辣的嘲讽和深刻有力的批判。
人物形象塑造的美丑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不仅体现在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也体现在人物自身外形与心灵的美丑对比上。
《巴黎圣母院》不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丰碑,小说以紧张非凡的情节,奇拔突兀的夸张,宏伟磅礴的场景,活泼奔放的文思,纵横跌宕的运笔,显示了雨果作为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精湛的小说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大学生阅读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