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六年级读书心得(2)

关键词: 三国演义六年级读书心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读书心得
德洁0 分享 时间:

读《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刘备宽厚仁德,深得民心,宁愿自己被曹兵追赶,也不撇下百姓逃跑;曹操善权谋,“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孙权知人善用,东吴文有鲁肃,武有黄盖、吕蒙;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表现出他的英勇无畏与忠心耿耿,“刮骨疗毒”表现出他的勇敢;周瑜才智过人,却气度狭小,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死去;诸葛亮是本书中智慧的代表,他博学多才,志向高远。“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是他一生的功绩。

《三国演义》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三顾茅庐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刮骨疗毒告诉我们勇敢是我们最宝贵的武器。

读三国,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有人说:“每一本书都是一盏明灯,照亮求知者的路。”《三国演义》就是一盏明灯,我心中永不灭的灯。

三国演义六年级读书心得6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卷首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精辟的总结了历史的发展趋势。读罢《三国演义》掩卷沉思:这分分合合岂非人力所为?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的长篇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文人某事的斗智斗勇,各方的用人原则和谋士的脑力风暴一次次撞击左右了战争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

善于用人是成就伟业的保证。

曹操三次颁布求贤令以获得良才为己所用,事实证明人才的招揽为其统一北方规划了可行的蓝图。

曹操的谋士毛玠曾经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采纳了谋士毛玠的建议,并予以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的路线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袁绍的谋士沮授也曾进言“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袁绍一犹豫,曹操就抢先了一步,获得民心。可见袁绍不善于用人,虽然空有雄兵猛将,却不懂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工具,最后难免失败。官渡之战中又错失许攸,因为不能听进人言以超强实力完败,也充分说明问题。可见知人善用威力无限。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东汉末年正值乱世,许多有识之士,治国良才,隐居山林期待救世伯乐以一展雄才大略。诸葛亮就是其中最让读者敬佩的一位。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与亮相见后,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我们常常赞叹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实际上这天下三分其实是诸葛亮根据天下形势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策划的。否则以刘备无立足之地的形式能和孙曹抗衡应该是难于上青天。一人之得,便得三分天下,善于用人真是成功的前提啊。

其实非是《三国演义》能看出用人之重要性,就是历史中例子也比比皆是:秦始皇任用李斯、王翦 、蒙恬、尉缭,可谓英雄不问出身,只要你有才能我便用你。而且能够平等对待臣下。最终这些人都为秦始皇成就伟业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中自己获胜时说说:“军事谋划,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是当代豪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得胜的主要原因。项羽连一个多谋善断的范增都不肯用,所以失败了。”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同样的是汉武帝,启用董仲舒、主父偃、卫青等人实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唐太宗善于用人,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善于用人,出现开元盛世,后期任用奸臣出现天宝危机。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演绎也好,历史也罢。人才决定兴衰;无论当今,还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人才,谁就会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赢家。

未来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才交流不断频繁,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还是教育的发展。读罢《三国演义》深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我们手上,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尽全力,去奉献。


三国演义六年级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六年级读后感心得500字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阅读收获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心得样板5篇

六年级四大名著读后感两百字左右

孩子读故事心得感受

三国演义心得读后感范文600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600字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500字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500字

223610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