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读书心得800字(2)
书化作叮咚叮咚的泉水,在我们身边唱起了醉人的歌;书化作香气,时时萦绕在我们身旁;书化作太阳,照亮我们的人生;书化做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书化作沙漠中甘甜的水,解救我们干渴的心灵。我愿与书为伴。
我从小就爱读寓言,寓言虽然简短,但它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寓言与我一起走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转眼间,我已步入了六年级的学堂,今天我又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这两座山挡住了他家门前的去路,于是,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山搬走!因为抱着这样的信念,每一天,愚公一直挖山,挖一点就少一点。有一天,一位名叫智瘦的和尚看见了愚公在努力地挖山,就取笑他,说:“这两座山这么高,又这么大,即使你生命将尽,也挖不掉这一座山,更别说两座山了!”面对智瘦的嘲笑、讥讽,愚公坚定地回答:“这两座山虽然又高又大,但只要每天挖一点,它就会少一点,就算有一天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死了还有儿子的孙子,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的挖下去,总有一天会把大山挖平。”智瘦听了愚公的话,哑口无言,低着头红着脸走了。
也有很多人对愚公移山不理解。如果愚公怕费劲,图省事,安于现状,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房子搬到别的地方去,而不用大动干戈挖山。但愚公并没有这样做,他心无杂念,决定以自己艰苦的劳动改变现状,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由此,让我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深深的认识到,老愚公搬走的不仅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而更重要的就是,他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
读《愚公移山》的故事,还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愚公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必须发扬光大的。如果安于现状,不敢冒这失败的危险,去创新,就尝不到胜利的喜悦。
愚公移山读书心得800字5
暑假里,我翻开了《全阅读》这本书,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诗歌、有散文、还有经典名著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
故事很普通,主要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90多岁叫愚公的老人,他家屋前有两座叫做太平和王屋的大山挡住了路。他们每天外出都要爬山,十分辛苦,于是愚公就下定决心把这两座山移走,并叫上了全家人来帮忙。有人说:“愚公,你这么大岁数了,是移不走这两座山的。”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这是一位执着的老人,这是一位有恒心的老人,朴实的话语中,足见老人的那份决心。有了这份勇往直前的勇气,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
我合上《全阅读》,眼前不禁浮现出愚公率领儿孙们在山脚下穿梭忙碌的身影,我被愚公的精神所感染而折服。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这时,我们不要害怕,要相信“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努力并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我们必然会克服困难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一样,就像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愚公应对两座山都不怕,我们不能被平时学习上的作业题给难倒。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练习跳绳,我从小就是一个运动神经不发达的人,手脚的协调能力也很差,看着别的同学灵活的身影,我羡慕极了。于是我开始积极练习跳绳。可不管我怎么努力,绳子好像和我捉迷藏,总是绊着我的脚。我气馁了,扔下了绳子。这时,妈妈劝慰我说:你想想那位90岁的老人,再看看你字迹,你要知道有志者事竟成。你再试试,掌握好方法,咱们一步一步来!”听了妈妈的话,我再次投入到练习跳绳的征途中,我掌握方法,慢慢提高跳绳的个数,然后再训练自己的速度,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一分钟也能跳150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
愚公移山读书心得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