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愚公移山》有感心得800字(2)
读《愚公移山》有感心得800字4
读完《愚公移山》这篇经典故事,我的心里非常感动。
故事讲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们出门的路,与其他村的人交往要绕很远的路,极为不便。因此,愚公就带领全家齐心合心想办法搬挖掉门前的这两座大山。村子里的人说:“这么高的山要挖到什么时候呀”?愚人说:“只要每天坚持不懈地挖下去,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来挖,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来挖,总有一天会挖完的”!愚公这种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想到自己在学琴时遇到一些困难就想退缩、就想放弃,很是惭愧。刚入门的时候,老师只教了我“勾、挑”两个指法,让我每天各练二百遍。第一、二天的时候,我还认认真真地弹,可到了第三天,我便觉得学古琴太枯燥了,嚷嚷着“不学了”,妈妈听了,立刻皱起了眉,严厉地说:“你算算你一共学了几天琴?才学两天你就要放弃?你学琴以前不是发誓以后会好好学琴吗?做随便什么事都要坚持,包括弹琴!如果你这点事情都坚持不了,你就别学了。”听了妈妈的话,我默默走进书房,认真地弹起琴来,并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过了几节课,老师决定教我按弦,按弦是用大姆指右侧的一块肉紧紧按在琴弦上,然后拖动。我按要求轻轻拖动了一下,呀,可真痛啊!要知道,琴弦就等于是钢丝,用肉划钢丝能不痛吗?仿佛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狠狠地切着我的手指,十指连心,我的心也在痛。我停下来,想歇一会儿,可老师却说:“继续,弹琴要有恒心,要坚持,磨出老茧就不痛了。”我只好继续练琴,我忍着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嘶!”我忍不住叫出声来,低头一看,手指已经出血了!见我的手指出血,老师才叫我停下来,不过还是让我每天都要多练。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发现,我的手上竟然已经长出一个老茧了!仔细回想,在学琴的几年中,有泪水,有欢笑,有喜悦,有紧张……一次次,我在班级联欢会上展示弹琴,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甜的。我坚持,我收获!
读《愚公移山》有感心得800字5
今日,偶然翻阅初中语文课本,重读了《愚公移山》一文,又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上2年级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过《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愚公那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可我却在心里想着:“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早早地搬了家,可以节省多少劳力,去创造多少财富呀!”现在想来,“移山”“搬家”各有道理。
移山,贵在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太行,王屋2山看起来是多么庞大,雄壮,相行之下,北山愚公又是多么渺小与卑微。然而,这看似渺小的愚公却立下了一个大志—移山,为后代子孙造福!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挖山。愚公明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时而不平?”上一代创下丰功丰绩,搬走这俩座大山子孙后代就可以免受“出入之迂也”之苦。愚公的这种挖山不止的精神,似乎像是“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但他能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不可改变的,经过人们的努终于将它改变、征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便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挖山不止的精神。
然而“搬家”并非过错。“移山”是为了免受“出入之迂也”之苦,而“搬家”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搬家”与“移山”相比较,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将更多是世界用在创造更多的财富上。如此之利,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是“移山”所得的好处,不仅在于自己,同时他人也是一种方便,而“搬家”则是仅仅方便了自己。
“搬家论”不算新见,但作者却抓住了其仅利自己的实质。有见地,也为下文论述的铺开打下基础。
当然,如果遇到我们目前的确是力所不及的问题时,采取“移山”的方式无疑会带来极大的浪费,浪费人力、物力。这时,我们所要采取的便应是“搬家”之法。
读《愚公移山》有感心得800字相关文章:
★ 老人与海阅读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