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故事阅读心得(2)
一个孩子的电话,居然打到了防空司令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一个美妙的巧合说起。
7岁的琳娜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华盛顿小女孩,家里有爱她的爸爸妈妈,还有慈祥的爷爷奶奶。就在二十多天前,琳娜祖孙三代幸运地参加了一个参观圣诞老人的活动,于是就萌生了给圣诞老人写信的念头。
琳娜信中向圣诞老人汇报了自己的良好表现,同时,她还悄悄告诉圣诞老人,自己的圣诞袜子已经放好,就等圣诞老人钻进自家烟囱,送来神秘的礼物了。
琳娜把信寄往圣诞老人位于北极的洞窟。不想,她的信件被缺乏幽默感的华盛顿邮局给退回来了,并在上面贴了“地址不详,查无此人”的贴纸。琳娜的爸爸得到这封退信,为了不让孩子那一颗美好的童心失落,就将这封信藏匿起来,准备自己以圣诞老人的名义回信,但却一直没想好该怎样回复。
因为迟迟没收到圣诞老人的回信,也没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琳娜不免有些焦急,于是就打开当天送到家里的《华盛顿邮报》,查找圣诞老人的电话号码准备询问,没想到竟然让她顺利地查到了。
原来,当时的一家玩具公司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广告:“圣诞老人驾着九头驯鹿拉的雪橇,带着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周游全世界。根据洛克公司多年来追踪圣诞老人所收集到的大量信息,我们相信圣诞老人是存在的,他活在全世界孩子们的心中。”广告后面玩具公司还煞有介事地“提供”了圣诞老人的电话号码。但因为排版错乱,漏掉了一个数字,而这恰巧是当时北美大陆防空司令部的一部空警电话。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琳娜与舒普上校那一段有趣的通话。
舒普上校立即把这件事向司令部最高长官斯科特将军作了汇报,斯科特将军止住了舒普上校的检讨,说:“你没有做错,你呵护了一颗纯洁的童心,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很快,这部电话成了热线电话,不时有孩子打进电话询问圣诞老人的行踪,于是,在斯科特将军的提议下,决定将错就错,把琳娜打进电话的这个号码改为圣诞老人专线,舒普上校也利用这部电话与琳娜的爸爸妈妈取得了联系。
当琳娜从爸爸妈妈那儿得知圣诞老人即将驾临华盛顿时,连忙把好消息告诉了爷爷奶奶。当晚,琳娜激动得难以入睡,这时,只听爸爸在客厅里喊:“琳娜,你的信!”琳娜奔向客厅,从爸爸的手中接过信来,她一看,果然是来自北极拉普兰的信,只见信封上绘有漂亮的天使,还贴着圣诞老人邮票。琳娜好像想起了什么,又拿着信奔向另一个房间。
原来,琳娜是在找她的圣诞袜子,正如琳娜所盼,袜子里塞满了圣诞礼物,琳娜一边展示着她收到的礼物,一边拆开信念了起来:“亲爱的琳娜,得知你很乖很听话,我很高兴......送给你口香糖,是希望你口气清新,吐出的话语可爱而甜蜜;送给你绘图铅笔,相信你能用它绘出你美好的未来;送给你救生圈棒棒糖,是希望你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伸出援手......我得给其他小朋友送礼物去了,祝你圣诞节快乐!”
再说北美大陆防空司令部(后为北美海军司令部),他们知道有千千万万像琳娜一样可爱的孩子,在期待着圣诞老人的圣诞礼物。从此,司令部开始承担起了追踪圣诞老人的任务,通过雷达实时“锁定”圣诞老人位置,并预告下一站目的地,信息就公布在司令部特设的网站上。每年圣诞节前,孩子们都要打开网站,欢天喜地地查询着、跟踪着、期待着......圣诞老人到达哪里,哪里的孩子就会收到亲人以圣诞老人的名义悄悄送来的神秘礼物......
中外教育故事阅读心得5
暑假期间,我抽空读了《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这本书,感受颇深,尤其是让我重新认识案例。事实上,很早就听学校里的老师讲过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并不是时新的事物,1870年首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使用,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认识达到对法律规则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即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被倡导、推广和使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此后案例教学又在哈佛的商学院得到推广使用。而运用于教育领域则相对较晚,1986年经教育学家舒尔曼倡导开始运用于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目前案例教学已经成为美国所有专业和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方法。
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它所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的教育现象或具体的课堂教学实况,是典型事件的真实回放和再现。概而言之,案例无一不蕴含问题,具有困惑性,也正式引发人们探究和思考的。所以,今后我将不再把教学案例当成额外的工作负担,而是把它当作教学实践研究的实际依据。在案例的记叙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这本书中收集的案例都是教育问题关注的永恒主题,真的是常话常新。师生关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材的使用等等。这些不管在哪一个时期都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所关心的话题。但这本书的真正的价值所在毋庸质疑是每篇案例后面的解读。这些案例的解读采用通俗易懂、活泼清新的语言表达了理性的教育观点,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解释了教育实践。全书分成五大部分:教师篇、教育篇、教学篇、德育篇和管理篇。以案例为载体,讲述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优秀的处理方法。这些无疑可以帮助我学习一些必要的、优秀的管理与教学经验。
削梨的孩子是《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一书中的一课内容,刚拿到这本书我很认真地阅读,发现里面有那么多好的文章,值得我学习的借鉴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当我读到《削梨的孩子》一文时,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肩头重任。
本中讲述了一个农村转来的叫刘巍的孩子的故事。他刚来到这个新的班集体,班主任汤老师让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可刘巍却说什么也不会。汤老师非但没有批评鄙视他,而是启发鼓励他,什么特长也行,让他第二天再来告诉他。第二天,刘巍很胆怯地说:“自己会削梨。”汤老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刘巍树立加强信心。我想,这是大多数老师做不到的。大多数老师认为书法、绘画、唱歌、舞蹈、电脑、钢琴等是特长,“削梨”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怎么能作为特长展示呢?然而,汤老师却在班会当天,隆重地请刘巍表演了削梨。同学们看得出神,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汤老师还奖励了刘巍,刘巍也很高兴,在今后的学习中成绩也有很大地提高。可以说由于这一件小事,就帮助挽救了一个孩子。如果汤老师对刘巍不是鼓励,支持,树立信心,而是横加指责,甚至是鄙视他,那后果可想而知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我知道了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卸下自卑的包袱,为之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自信者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自卑者在希望中看困难。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不相信自己,他怎么能勇敢地面对生活和挑战呢?文中的汤老师正是知道自信的重要,给予他的学生极大地自信和鼓励,让他的每一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有了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决心,使自己在学习中更加成功。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要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里、言语里、行为里读出关注、赞扬、肯定,也许你换一种角度和眼光看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聪明的、自信的。
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工作,我给予学生的赞扬真是少了。我感觉有点吝啬了,文中的汤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主动地帮学生树立自信,发现他们闪光的一面,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也将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本书中收集了中外各个国家的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引人深省的。从《一堂阅读课》我看到了原来教材可以这样地利用。《灰姑娘》这个传遍世界的童话在这里有了全新的演绎,教师不在局限于灰姑娘的品质,同时加进了时代的精神——灰姑娘的成功是因为她自己渴望成功同时付出了努力的结果。同时教师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午夜零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多么精彩的问答,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看老师如何吻一头猪》,一拿到书最先吸引我的就是这个题目,多惊世骇俗的事情。看过以后,才明白原来学生可以这样改造。同时也为这样一位老师深深感动。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愿意做一切事情的勇气与敬业精神,还有那种说一不二的守信品质,都不得不让人敬佩。更难得的是他的那份洒脱,那份童心,让人在惊叹之余,也不禁莞尔。
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案例,都非常地具有可读性。《天使的翅膀》、《哭泣的贺卡》、《雪融化了是春天》……这些案例都有共同的中心,我们的教育提倡“爱”。爱不能单独存在——爱本身毫无意义。爱是要付诸行动的,而行动就是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育要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开始,从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开始,一提升生命质量开始。所有的教育教学应以此为出发点。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惟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认为缺乏色彩。
中外教育故事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 主题教育学习心得
